项目强省会 |济南市社会福利院新院计划2026年建成 位于槐荫区建宁路以北、德兴街以东,占地面积12035平方米

2024-04-10 06:53:09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赵璐

责任编辑:田艳敏

项目强省会

  做好城市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工作,是兜牢民生底线的重要内容。日前,济南市社会福利院迁建项目自启动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在9日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大力深化项目建设 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6场上,市民政局党组成员王燕就市社会福利院迁建项目进展进行回应。

济南市社会福利院新院计划2026年建成 位于槐荫区建宁路以北、德兴街以东,占地面积12035平方米

  王燕介绍,市社会福利院始建于1948年,位于经十路和谐广场对面,总建筑面积14300平方米,主要职责是养护市区城市特困人员、市救助管理站长期滞站人员和市儿童福利院移交的特困人员。全院按功能设置划分为综合楼养护区、卧床特护区、爱心院智障人员生活区等,是集福利救济、养老助残、医疗护理、康复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现有服务对象350名,残疾率在90%以上。

  建院70多年来,市社会福利院坚持用心用情为特困人员搭建温暖家庭,先后获得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模范养老机构等荣誉60余项,涌现出全国、省、市级劳动模范、先进个人70余名,30余人次在全国和省、市级养老护理员比赛中获得佳绩,4人在全国养老护理员职业竞赛中获奖。

济南市社会福利院新院计划2026年建成 位于槐荫区建宁路以北、德兴街以东,占地面积12035平方米

  为进一步改善特困人员生活条件,更好地承担政府兜底性养老保障职能,济南市启动了市社会福利院迁建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31559万元,拟今年开工建设,暂定2026年建成。根据规划,市社会福利院新院位于槐荫区建宁路以北、德兴街以东,东临槐荫区崇华实验学校,总占地面积120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094平方米。设置床位582张,分别按照双人间、三人间、多人间设计。建成后的新福利院,将着力打造养护中心、康复中心、文化娱乐中心、护理员技能培训中心、营养膳食中心、后勤保障供给中心等“六大中心”,搭建“智慧养老”信息平台,环境更加优美、设施设备更加完善、服务更加优质,软硬件都将实现质的提升,能够更好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的多重养护需求,让服务对象获得更多幸福感和满足感。

  【养老】

  今年济南新建家庭养老床位不少于2000张

  在9日上午的发布会上,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岳长胜就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建设情况回答新黄河记者提问。

  岳长胜介绍,近年来,济南以入选全国第一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实施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将全市60周岁及以上低保、优抚对象、计划生育特扶家庭、80周岁及以上高龄独居老年人纳入政府购买居家照料服务范围,依托有资质的养老服务企业(组织)、养老服务机构等,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居家照料服务,并按照护需求评估等级实施差异化补贴。其中,低保、优抚对象、计划生育特扶家庭老年人照护等级5-6级补助400元/月,3-4级补助300元/月,1-2级补助160元/月;高龄独居老年人补助80元/月。

  实施普惠性家庭养老床位服务项目。针对全市60周岁及以上,经评估为4-6级的中、重度失能老年人,积极探索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符合条件并有居家照护服务需求的老年人或其代理人,可以向社区(村居)提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的申请,经街道(镇)审核、区县民政部门审批后,依托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对老年人的生活空间实施必要的改造,在家中设置护理型床位,按月提供医疗护理、生活照料、远程监测等专业服务。同时,申请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可享受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和每月300元的服务补贴,低保、优抚对象、计划生育特扶家庭的服务补贴标准提高到每月450元。

  实施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聚焦老年人面临的身体机能退化、居家生活不便等突出问题,积极开展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对纳入特困供养,享受低保、建档立卡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的居家生活环境和设施,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进行最急需的适老化改造,并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家庭给予户均2000元的改造补贴,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舒适度和安全度。

  目前,全市新建社区全部按标准配建社区养老设施,已建成街道综合、社区日间照料、社区养老服务站等各类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255处,农村一半以上设立了幸福院,为4034名老年人提供居家照料服务,建成家庭养老床位2524张,实施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4536户,为老年人打造了更为安全、舒适、便利的居家养老环境,满足了部分困难、失能等“最刚需”老年人的“原居安养”养老需求。

  岳长胜介绍,“下一步,我们将以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支点,持续加大居家养老服务推进力度,健全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制度,今年新建家庭养老床位不少于2000张,实施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不少于800户。”

  【救助】

  全市已发放“一事一议”救助资金127.23万元

  新黄河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已发放“一事一议”救助资金127.23万元,救助保障387人。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兜底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郜银成介绍,今年,济南市民政部门将重点聚焦“一老一小一困”等特殊困难群体,充分统筹政府救助、慈善帮扶、社会关爱等各方力量,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制机制,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其中,针对救助申请对象不符合救助条件、佐证材料不完整但家庭遭遇重大变故或实际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当地正常水平等6种情形,由镇(街道)全面实施低保、特困供养、低保边缘家庭、临时救助“一事一议”项目,开展个案会商和结果认定,实行一年有效期跟踪管理,对争议较大或救助申请对象在10名以上的共性问题等由区县“一事一议”解决,争议较大或3个区县集中反映的共性问题等由市级“一事一议”解决。截至目前,全市已发放“一事一议”救助资金127.23万元,救助保障387人。

  同时,规范实施助医助学项目,实现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助学工程全覆盖,累计下达助学金872.61万元;超过3000名孤困儿童动态享受医保免缴、大病保险等项目服务。拓宽关爱服务平台,投入资金116万元梯次打造4处区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示范中心,选树镇(街道)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示范站30家。提升关爱服务能力,开展济南市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爱伴成长“小候鸟”流动儿童关爱服务行动,市区两级联合打造“泉心伴童行·兜有爱”困境儿童心理关爱服务项目。丰富关爱服务内容,全市年均投入资金405万元,购买心理辅导、精神慰藉等专业儿童关爱服务,惠及儿童4万余人次。

  实施困难群体慈善救助帮扶项目,组织实施“情暖夕阳”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关爱项目,拨付118.58万元慈善配套资金,深化沿黄流域特定困难群体帮扶。

  【地名】

  力争在每个区县打造2个地名文化主题社区(特色村)

  聚焦传承弘扬泉城文化,编制泉城特色文化地图,结合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推出“历史城区地名图”。围绕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编制济南市境内“沿黄地图”。编制“乡村地名图”,推广“乡字号”“土字号”品牌宣传。持续深化“地名+志愿服务”模式,在全市开展地名文化主题社区(特色村)试点创建工作,力争在每个区县(功能区)打造2个地名文化主题社区(特色村)。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赵璐

责任编辑:田艳敏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