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三到黄歇

2024-04-16 09:58:36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李炳锋

责任编辑:高原

  天遂人愿。晚上天气预报,还说有小雨,次日却是天朗气清,再次验证了建梅同学的那句话——天佑周三。今天是济南周三读书会去历城彩石黄歇村采风的日子,心情就像这瓦蓝如洗天空上飘荡的云,惬意,舒展。

  导航是准确的。从旅游路往南,跑过几道弯,看到立于路口的石刻,汽车一个右转进去——黄歇村到了。到了,仅仅是入了它的门,往里走,路越来越弯,树越来越密,山越来越多。坐在车上,感觉不是在北方,不是在济南,而是行驶在去往张家界的路上,只不过张家界的右侧是奔腾的金鞭溪,而这里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是一条林河。再往里走,大山越发挺拔,山谷越发幽深,林木越发茂密,耳边不时传来啁啾的鸟鸣,越发显得幽静,静得让人涤除俗尘、宠辱皆忘。脑海中浮现出一句话:或许我们走得太匆忙,须等等路上的灵魂。

  在这份难得的幽静里,容易产生无尽的遐想,会把周围的山、层层叠叠的田想象成高原,是云贵高原,是彩云之南。这里的确有一种彩色的石头,有着各种造型,怪不得这里叫“彩石”之乡呢?停下车,仔细揣摩,发现石头多半是游鱼的样子。噢,对了,亿万年前,此地就是海洋,是剧烈的地壳变化,瞬间把海底凝固,经历造山运动的沧海桑田,便有了山、有了石、有了树、有了人,有了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进得村来,沿街的房子几乎都是石砌,石头在岁月里沉淀成黑色,参差不齐却又井然有序。看着这些房子,脑子里立马蹦出古老、沧桑、质朴、智慧、力量……一串词儿。当然,这些词汇在沉默的房舍面前还是显得苍白,请问哪一座房舍不是人们向自然抗争的见证?哪一座房舍不是一代代苦乐悲欢的凝结?哪一座房舍不是人与自然充分融和的产物?

  飘扬的国旗映入眼帘,也就找到了村部。村支书谢刚迎面走了出来,这是一个精瘦的汉子,一握手他手上的粗糙、硬实、刚劲迅速传递过来;黑红的脸膛上泛着土地般的纯净;一笑,微黄的牙齿露出来,溢出善良、淳朴。他介绍,村子有200多口人,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闪下的多是六十岁以上的老者,此地盛产小米、花椒、水果。我跟他说:“社会发展总是经历否定之否定阶段的,乡下人外出闯世界,城里人回归自然奔农村,这是规律。我们今天来拥抱自然、亲吻大山,不就是例证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离开的人迟早会回来的,仅仅是个时间问题,因为城市的喧嚣是不适合人们居住的。”“你说得一点儿不错,现在很多城里人尤其是退休的,已经来村里租房居住,五一来,十一走。”谢书记说,“现在村里村外道路硬化,电、气、上下水全通,条件不比城里差。”他脸上写满自豪。

  在谢书记的陪同下,我们行走在山间绳蛇般的小路上,田地里袅袅地气蒸腾,漫山遍野杏花绽放,似雪,如云,溪水涓涓流淌。山坳里盛开着片片黄花,一只只蜜蜂飞来飞去……高山含笑,树木招手,一股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久违了,长期生活在城里的我少了对四季变换的敏感,日子随意地翻着,就像那些味同嚼蜡的食物。阵阵清风吹来,远望已苏醒的大山,禁不住感叹:“清风能吹散我们头脑里残留的欲望,鸟儿能唤回我们的良知,高山能安顿我们的灵魂,阳光能晾晒我们那颗即将发霉的心。”得到大家心有戚戚的应和,同学们更像一群放飞的鸟儿,在旷野上下飞舞。

  走进已松软的田地,那黄褐色肌肤上有道道裂痕,曲曲弯弯,如书法遒劲舒展的线条,这是雪后田地解冻后的自然造化。弯腰,捧起一把泥土,内心涌动起浓浓的情意——追根溯源,我们都是大地之子,都是靠大地来养育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生命是自然的产物,人类从高山、森林、大地中走出来,高山是爹,大地是娘,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快来看,这里有山泉,有佛像。”文友高喊,寻着声音走去,果然在一石堰边有涌出的泉水,泉池里是碧绿的水草,水顺沟成溪。谢书记指着溪水说:“过去没安自来水的时候,每年春旱,三里村五里庄都来这里取水,排老长的队。时间长了,村里就有了行善积德的教化,立地成佛。”

  三尊佛像安详地端坐在崖壁里,亲和自然,正述说着前世今生。看到佛像,我倏地就想起村部东墙上的宣传栏:见义勇为模范宋远滨,孝敬公婆模范江伟,诚实守信模范谷志萍,助人为乐模范李太勇,优秀村干部贾虎平,拾金不昧郭念风,道德模范郭本诚,行善好施模范田洪英……拨开时空的薄雾,不难看出,从古代立佛兴教到今天树立楷模,应该说是文化的一脉相承,这是乡人们连绵不绝的精神契约。行善积德,神明自得。我也终于明白,小小的黄歇村为什么走出了那么多的大学生,一代代村民为什么生活得那么祥和,为什么日子再难,他们也崇尚自然、敬天畏地、遵规守矩。只可惜时光匆匆,无法深探细究,无法走进乡亲们的内心世界,那只好期盼第二次、第三次来黄歇了。

  站在村南的山巅北望,仲春日暖,柔情缱绻,茫茫原野上正滚动着春潮。此时此刻,我想了很多,这山、这石、这泉、这树、这田,都是无私的,都是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这岂不是我们周三读书会苦苦追求的精神吗?“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把周三读书会的诗文镌刻于此,共同打造文化品牌,咋样?”“好,好!”说到这里,谢书记把手伸过来,我们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原标题:从周三到黄歇

值班主任:刘克

作者:李炳锋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