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见证丨邻里矛盾可大可小,怎样化解在家门口?社区来了“明白人”

2024-04-25 08:42:33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曹雅欣 张龙 实习生 张美莉

责任编辑:李欢

  ▶▶拍摄时间:4月24日

  ▶▶拍摄地点:槐荫区腊山街道国际花都第二社区

  ▶▶拍摄内容:矛盾调解机制助力社区治理精细化

  “听您这么一说,我心里的疙瘩就解开了,其实邻里之间没有过不去的事儿!”

  4月24日上午,槐荫区腊山街道国际花都第二社区的矛盾调解室里,原本因噪音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的楼上楼下两位邻居,经过社区“两委”成员和律师的开导,终于握手言和。这间小小的矛盾调解室,也是街道给社区挂牌的“法律明白人”工作室,不管是居民面对的社区治理共性问题,还是邻里、婆媳、夫妻间的大事小情,都在这里被化解。

  社区里来了“明白人”,给基层治理带来了哪些成效?

融媒·见证丨邻里矛盾可大可小,怎样化解在“最初一公里”?社区来了“明白人”

  社区、律所齐出面 矛盾双方“下台阶”

  “就因为我放了这么点东西,她就破口大骂,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我不能吃这亏,东西我必须放这儿!”

  “就算只是一个鞋柜,你也占用公共空间了,还影响消防安全,我骂你怎么了?”

  国际花都第二社区居民邱女士和崔女士在调解室里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原来,这两位是居住在同一层、同一侧的邻居,崔女士在家门口放置了一个鞋柜,距离邱女士家非常近,让邱女士感到很不舒服。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这一问题时,原本和和气气的两人早已互不理睬,甚至把矛盾升级到了骂战。尽管发现这件事后,物业多次制止崔女士乱摆杂物的行为,但她忍不下被辱骂的这口气,所以迟迟没有整改。

  “邻里矛盾说大不大,但是影响着两个家庭的幸福感,也不利于社区的和谐。”国际花都第二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徐雯说,为了不让矛盾升级,把两人请到调解室,请社区调解员、特邀法律顾问和物业主管一同为两人解开心结。

  “第一火气不要大,第二咱们要讲法,第三要讲德。”社区调解员王琦耐心劝崔女士,“你的需求是合理的,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但行为却是违法的,要纠正。邻居骂人是不对,咱们双方要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

  最终,邱女士和崔女士握手言和,崔女士同意马上将鞋柜搬走。“其实矛盾不大,闹到最后就是面子问题。社区和律所出面,给我们找了一个台阶下。”调解结束后,崔女士真诚道谢。

  类似的矛盾,社区调解了许多。“有一对上下楼邻居,楼上卖早餐维持生计,半夜两点就开始忙,楼下不堪其扰,双方闹僵了。”社区物业经理王先生说,通过调解不仅打破了双方的隔阂,还帮助楼上住户找到了面积、价格都合适的商铺,彻底解决了问题。

融媒·见证丨邻里矛盾可大可小,怎样化解在“最初一公里”?社区来了“明白人”

  工作室机制再升级

  三本台账理清“邻里债”

  像这样的邻里矛盾,可以说在哪个社区也不算新鲜事。尤其是对国际花都第一社区、第二社区这样的大型社区来说,矛盾若不化解在家门口,就有可能扩大化。

  “我们社区遗留问题比较多,这些年陆续解决了供水、供电、供暖等共性问题后,我们又把精力放在了化解矛盾纠纷上。”仍在一线为群众服务的原国际花都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新远告诉记者,2016年社区成立之初还未划分成两个社区,那时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馈来的工单每年多达1800余件,为了提升处理问题的效率,社区先是开通了“社区民声专线”全天候接听回复居民诉求,后又成立了“新愿书记工作室”受理各类诉求和纠纷,成效显著。

  如今,第二社区成立的矛盾调解室在原有机制的基础上再升级。“今年4月,街道给调解室挂牌‘法律明白人’工作室,我们的队伍更壮大了!”徐雯告诉记者,这个“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工作室,成员由部分社区“两委”成员、物业管家、热心党员、专业律师、志愿者代表等组成,从人情、法理多个角度为居民服务。

  徐雯向记者展示了三本台账,它们直观展现了“明白人”来到社区后的工作成果。“绿色台账为一次性、易解决问题,指定责任人限时处理;黄色台账为问题复杂、利益多元、需要共同协商形成统一意见的问题,召开‘花都议事会’形成办理方案;红色台账为解决难度大或短时间内无法办结、需多方力量共同推进的问题,工作室牵头协调,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吹哨报到’等方式商议问题解决措施,制定问题处理方案,并定期跟进落实。”徐雯介绍。

  婆媳闹矛盾大打出手、前妻来社区探望孩子被前夫拒绝、楼上制造噪音被楼下邻居敲墙反击……随着台账里的一条条记录被销号,社区氛围也从冰冷逐渐走向温暖。

融媒·见证丨邻里矛盾可大可小,怎样化解在“最初一公里”?社区来了“明白人”

  “明白人”队伍在扩大

  打造为民解忧“终点站”

  矛盾少了,人情自然暖了。

  采访时,一位居民恰好送来了锦旗,感谢社区解决了家门口消防通道被电动车堵塞的问题。这位经营图文店的居民还主动免费制作了路牌,放置在公共区域,为社区和谐氛围增色,“工作室确实让我们的幸福感提升了,现在大家对社区、物业都很认可!”

  “法律明白人”工作室里,最“明白”的当数社区特邀法律顾问。

  “我们的律师每周都在这里轮班,既参与到邻里矛盾的调解中,又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希望给社区居民做点儿实事。”山东唐景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佳告诉记者,律师们参与了多次社区的“公益市集”,还联合齐鲁公证处为社区老人提供免费的上门公证服务,被很多居民点赞。

  徐雯说,在此基础上,社区致力于服务水平“加码”,在社区“两委”、网格员参与的基础上,不断从小区内挖掘具有专业水平、经验丰富的党员、群众加入调解队伍,并广泛吸纳执业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参与调解工作,为调解团队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

  把矛盾化解在源头、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是腊山街道一直以来的工作思路。据了解,腊山街道坚持和发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推进实施“1532”矛盾纠纷闭环处置体系,构建起精细、多元、主动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着力打造为民解忧“终点站”。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的“准、联、督”化解物业矛盾纠纷工作法也被评为山东省“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

  如今,社区里的“法律明白人”队伍不断扩大,更多邻里隔阂被化解在了家门口。

作者:曹雅欣 张龙 实习生 张美莉

责任编辑:李欢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