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慢性病示范区创建成效初显

2024-04-25 13:02:01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李欢

  慢性病指的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病因复杂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等。有人称,慢性病也可以叫做“生活方式病”,常常是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比如吸烟、过量饮酒、高盐、高脂、运动过少等。

  在2023年中国慢性病防控大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雷海潮表示,当前以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和最重要的疾病负担。

  推动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建设是以点带面,强化慢性病防控、降低慢性病发生的重要抓手,也是积极探索适合于本地区的慢性病防控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的重要策略。“慢性病示范区创建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贯穿慢性病防治的‘防、筛、治、管’全过程。”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市疾控局副局长王东说:“以示范区为平台,济南市已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构建起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体系。”

  制度扎实

  我市示范区覆盖率已达92%

  慢性病防控是系统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为此,我市通过完善组织政策保障,将慢性病防控融入各项政策,为慢性病防控工作奠定扎实的制度基础。

  “各示范区均成立了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卫健、教育、民政、财政、广电、文化、体育等部门及所辖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王东说,明确了各部门在慢性病防控工作中的职责,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慢性病防控内容融入各部门政策规章制度,采取一系列慢性病防治公共措施。

  经过多年努力,我市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1个区县创建了慢性病示范区,示范区覆盖率达92%,其中国家级慢性病示范区3个,省级慢性病示范区8个。槐荫区、章丘区、莱芜区通过国家专家组验收,分别创建成为第一批、第三批、第五批国家级慢性病示范区。钢城区、市中区、平阴县、济阳区、历下区、历城区、长清区、商河县分别通过省级专家组验收,创建成为省级慢性病示范区。天桥区于2023年10月印发了省级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

  有机融合

  打造“健康+”慢性病防控新模式

  多方合作,有机融合,是做好慢性病示范区建设的关键。

  2011年,槐荫区成为我市第一批国家级慢性病示范区。依托辖区内丰富资源,近些年,该区探索形成“三大融合一体推进、三个关口齐抓共管、四大支撑互补联动”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模式,持续推进示范区建设,全力提升慢性病防控工作水平。

  通过“健康+宣传”融合,搭建慢性病防控知识传播矩阵;通过“健康+教育”深入融合,完善慢性病防控从婴幼儿到临终老人的全生命周期引导路径;通过“健康+体育”融合,引导居民重视身体健康,科学健身,主动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同时把好慢性病预防筛查关、干预关、兜底保障关,加强专业防控、社会力量等对慢性病管理的支撑。

  作为省级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区,槐荫区将医养结合和慢性病防控一体化推进。加强慢性病干预,建成全区专病检测和干预试验点,打造3个智慧化试点,为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老年人提供健康状况评估、中医体质辨识等服务,惠及近万名老年人。将3个农村幸福院与中心卫生室一体化建设,5个农村幸福院与村卫生室同址建设,13个农村幸福院与卫生室距离小于200米,有效解决城郊接合部老年人看病远、慢性病取药不便等问题。创建“红领医养”品牌,通过设立16个“红领医养”工作站,组建150余人的医养专家队伍和24支500余人的医养志愿者服务队伍,探索建立“党建引领、多元融入”的医养融合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慢性病干预管理,打通医养服务“最后一公里”。

  支持环境

  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从居民生活方式入手,加强示范区支持性环境建设,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是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八段锦预备式,左脚开步,与肩同宽,屈膝下蹲,掌抱腹前……”今年以来,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声,带教老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群众有模有样跟着练习八段锦的场景,频繁出现在我市的校园、社区、单位、病房等场所里。

  八段锦这一健身功法的优势在于老少皆宜,招式简单易学,不受年龄、天气和地点的限制,做完全套只需12分钟左右的时间,特别是对一些慢性病、亚健康人群尤为适宜。为推广八段锦,我市开展形式多样的八段锦比赛,群众参与日益踊跃。

  我市鼓励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倡导人人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让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强职工健身活动,落实工间操制度;每年定期举办群众性健身活动,组织居民开展太极拳、健身操等健身活动;以“一评二控三减四健”为重点,深入开展职业人群健走、减重、八段锦推广、健骨操、低盐美食大赛等……

  健康生活方式离不开广泛的健康教育。“通过全方位、多角度、高频度地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宣传教育,形成了‘电视有影、报纸有字、社区有栏、学校有课’的立体式健康教育宣传格局。”王东说,在辖区村居、社区、单位内设立了健康教育宣传栏、健康教育活动室和健身场所,在各级医疗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指导……

  让人人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是搭建慢性病防控的一道重要防线。2023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5.32%,连续4年居全省首位。

  探索创新

  总结提炼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亮点做法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为推动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探索与创新,我市各区县结合当地实际,总结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品案例。

  槐荫区持续开展适龄儿童牙齿窝沟封闭和涂氟防龋项目,12岁学生恒牙患龋率稳步降低;章丘区探索完善防治结合工作模式,形成了疾控中心提供技术指导,临床科室参与发现和登记报告,镇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队伍进行干预随访的一条龙服务工作流程;莱芜区扎实开展“科学健走百千万行动”,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形成了“健走+莱芜样板”;市中区积极开展“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试点工作;历城区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打造残疾儿童早期筛查、评估治疗、康复训练、特殊教育——“康医教”三位一体品牌;历下区大力发展嵌入式、居家式、智能化养老服务模式,研发推出针对60岁以上独居老年人的“亲情E联+”智能养老服务项目,打造“156”智慧养老新型运作模式;长清区通过“泉引桥”工程,从每一个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历程出发,聚焦身心、生活、学习和社会四个维度,给出“生活化”教育建议;济阳区率先开展“2016-2020儿童伤害预防项目”,多部门合作机制和模式初步建立,“四安全”儿童伤害干预模式得到推广,医防合作的儿童伤害监测体系建立并逐步完善;钢城区实施“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促进养老事业发展,通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管敬老院,在养老机构中设立医疗机构,构建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平阴县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探索建立了“1+6”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医防融合新模式;商河县打造“心电一张网”,打通救心“高速路”。

  全民健康是健康中国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广大市民获得感、幸福感的直接体现。慢性病综合防治是一个涉及个人、家庭、社区、医疗机构、政府等多方协作的社会工程,期待社会各界更紧密地融合,高质量实现全人群、全生

  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 (本报记者 赵倩)

责任编辑:李欢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