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先锋丨13年科研长跑,换来一粒良种问世——又见麦地金黄

2024-06-03 06:37:33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王飞

责任编辑:高原

  先锋档案:中国饭碗要装中国粮,这就要求种源必须自主可控。对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科创部的科研者来说,选培出优良的麦种,为农民增收,为农业增产,是他们毕生的追求。在“红色动力”的注入下,团队上下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高质量完成了“济科109”的选培工作。

融媒·先锋丨13年科研长跑,换来一粒良种问世——又见麦地金黄

  5月31日,位于长清区平安街道的稼禾园,正是一片丰收景象。远远望去,连绵的农田里泛起金黄的麦浪,星星点点的农人忙碌其中。这里是济南市农业科学院的试验田,眼前这一片小麦,正是选培成功的新品种——“济科109”。

  刚完成田间考察的孟昭京,头戴一顶大檐草帽,形象与普通农人无异。还有一个月退休的他,眼前的一片金黄无疑是职业生涯最好的收尾。

  “一个优质麦种的推出,往往需要数十年的光阴,甚至一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第三党支部书记袁园园是这一科研团队的带头人。在她的讲述中,济南日报记者看到了一粒“良种”问世背后,一支党员科研团队的攻坚故事。

融媒·先锋丨13年科研长跑,换来一粒良种问世——又见麦地金黄

  一枚关系农业发展的“芯片”

  “济科109”从2011年开始选培,如今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

  当时,省内的主流品种“济麦22”已经推广了十余年,市场需要一种抗逆性能力更强、养分利用率更高的新品种来迭代。

  “我们济南位于黄淮北片冬麦区,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占全省的5.5%,对小麦育种来说具有一定的产业和区位优势。”像袁园园这样心怀“种子梦”的科研者,面前仍然摆着现实的难题:由于市农科院建院较晚,基础比较薄弱,机构设置不完善,麦种培育初期缺少资源和传承,选培之路注定难上加难。

  新品种的选培是一场长跑,背后势必需要投入长期的资金和人力。当时,在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的支持下,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第三党支部建立起了以党员为骨干力量的科研团队。在这一组织架构下,资源逐渐聚拢:植物营养实验室、种质资源库相继落地,随后育种基地建成、各种专业化育种设备逐渐充实……选培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得以完善。

  党组织的力量自上至下,如身使臂、如臂使指,一线科研者也由此呈现出蓬勃的科研动力:“我们有一个党建品牌:打造农业芯片,服务泉城三农。这也正是我们作为农业科研人员的初心使命。”袁园园坚定地说。

融媒·先锋丨13年科研长跑,换来一粒良种问世——又见麦地金黄

  一支战斗力极强的科研队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源必须自主可控。团队人员的目标很明晰,他们要培育出株高更矮、抗倒伏能力强、养分利用率更高、更早熟且高产的新品种。整个过程可能要历经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成功与否,靠实力,也靠机遇。”高级农艺师门洪文介绍,整个过程必须依靠一套科学严谨的方案来进行,以应对选培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作为支部书记的袁园园,也是作物科创部的副部长,无疑是整支团队的“主心骨”。她从种质资源、项目平台的实际出发,明确了两个育种方向,即在高产的基础上培育磷高效和节水抗旱品种。

  方向明晰了,团队人员在此基础上分工协作。他们从图书馆中找思路,从实验室里求数据,从试验田中攒经验。为节省科研经费,他们减少雇工,自己下地干农活。

  党员带头,齐心协力,团队共收集了各类小麦种质资源2000余份,鉴定改良了385份核心亲本。在海量的资源库中,按照育种方向,科研人员需要利用基因重组,来有计划地一步步选择和培育出理想的小麦新品种。为了解决遗传背景较窄、原始创新难的问题,团队重视远缘杂交,与山东农业大学王洪刚教授团队合作,利用长穗偃麦草和武功黑麦,采用细胞染色体工程技术、原位杂交等生物技术,创制了54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抗逆性强的小偃麦和小黑麦小片段易位系和渐渗系。

  年复一年地耕种、观察、选择和杂交,在巨大的筛选量、长期的田园观察和培育中,团队人员展现出了一丝不苟、坚韧不拔的品质。

融媒·先锋丨13年科研长跑,换来一粒良种问世——又见麦地金黄

  一场历经13年的“长跑”

  “种子很迷人,但也很熬人。”袁园园指向远处的麦田:“看,上千个试验区块、上万份育种材料,从苗期到成熟期,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性状观察、数据调查。”田间科研工作,每一步都离不了人。

  有着多年育种经验的朱晓梁,是其中一名党员骨干。今年清明节前夕,他管理的小拱棚正赶上开花期,忙完棚里的授粉工作,露天的麦田里也紧接着开了花。那段时间的日与夜,他都是在基地度过的。

  55岁的谢永法,不仅擅长驾驶小麦播种机,各种设备应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是团队里公认的“机械通”。

融媒·先锋丨13年科研长跑,换来一粒良种问世——又见麦地金黄

  54岁的段雪梅,也在育种一线奋斗了多年。“去雄时,需要将每个小花的三个花药去干净,把花粉洒在每个小花柱头上,阴天时年轻人都看不清。”试验田里的年轻工作者,都特别钦佩这位经常戴着老花镜,在田间专注授粉的“老大姐”。

  仅靠实力与汗水还不够,科研人员常常因天气变化而忐忑不安。“2021年赶上秋涝,迟迟不能耕种,我们特别着急。”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度,大家只能耐心等待。2022年冬天又赶上极寒天气,很多地区的小麦都被大面积冻坏,试验田也遭受了创伤。原本心灰意冷的科研人员却惊喜地发现,极寒天气意外地帮他们筛选出了抗冻害的植株,大家由此又振奋起来。

  科研工作就是这样,伴随着挫折与惊喜。如今,经过十三载的“接力式”选培,“济科109”已经顺利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同时也在国家生产试验中。稼禾园里这片金黄麦地即将开镰收割,精选出的麦种将于今年秋天在全省推广种植。

  又见麦地金黄,袁园园团队迎来了收获的季节。除“济科109”外,他们选培的高产抗旱小麦“济科568”顺利通过国家初审;另有19个新品系进入国家和山东省审定程序。

作者:王飞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