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济南史,几多名人志。名人,是这片灵秀之地孕育的一道风景。
泉城六月,曲院荷风。6月7日下午,在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南丰祠内,一场“青年眼中的济南名士”座谈交流活动拉开帷幕。数十名青少年同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部门有关负责人围坐一起,聆听济南名士故事,感受古今文化带来的碰撞。
活动中,青少年从他们的视角认识、了解、宣传济南名士,探讨名士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就古城保护提升的推动作用等方面开展交流,提出意见建议。
说起济南名士,“二安”CP可谓无人不晓,还有像苏辙、曾巩、张养浩等与济南颇有“故事”的历史名人。活动现场,青少年和专家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将济南名士故事进行了呈现。
“一抹情愫,绘就大宋;一曲清词,绽放词坛。”山东省实验中学学生杨菀钰通过讲述人物传记“青年说”,带大家领略了“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传奇人生。
“一词铿锵,展现豪气;一腔热血,铸就英名。”济南市市中区泉秀学校学生们以情景剧的形式,为大家展现了辛弃疾的一身忠义。
“一缕文风,璀璨元世;一曲高歌,振响曲海。”济南文史专家张继平带大家深入解读了张养浩与济南的深厚渊源。
“一任齐州,情系泉城;一生眷顾,心存家国。”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中华文化传承中心课题组宣讲团主任弘毅带大家了解齐州掌书记苏辙的故事。
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大家沉浸式了解了“济南名士”,深刻感悟了名士精神。当然,济南名士文化不仅体现在历史名人故事中,更体现在城市文化氛围和人文精神上。在随后的座谈交流中,与会人员围绕青少年如何学习名士、讲好名士故事、传承名士精神,进行了交流发言。
济南市高新区东城逸家小学学生李坦泽建议,要通过制作关于济南名士的VR、短视频、动漫等形式,让济南名士“火”起来。同时,也可以在机场、火车站、口袋公园等地建设小型名士雕塑,供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打卡,让名士打卡“热”起来。此外,还可以通过文学、绘画、音乐等多领域合作,让名士文化“沉”下来。
在山东省济南泉城中学学生杜嘉沂看来,对于济南名士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要尊重和保护好,更重要的是要创新方式,吸引更多人加深对名士文化的理解。她建议,要开展关于名士文化的研学活动,让青少年在实际探访中了解济南名士的文化和历史;要利用现代技术,加强数字展示和互动体验,让济南名士出现在短视频或影视剧中。
“酒香也怕巷子深,济南名士文化需要传承和传播。”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生王晏宁建议,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济南名士文化,把济南名士顺着时代梳理出来,编辑成一个成体系的记录册;另一方面,可以创新传播媒介,推出更多像核酸检测小贴纸一样的文创产品,走进百姓衣食住行。此外,可以把名士文化纳入到济南基础设施建设的命名上,比如重要的道路或建筑可以用济南名士名字命名。
山东大学学生郭可超则认为,要构建“人物心”三位一体的文化传播形式,激发青年一代主体性。从人的角度,要激活游客和市民心中的济南名士,同时抢夺济南名士的归属权,让济南名士更深层次融入济南这座城市。从物的角度,要将现代文化和名士文化相结合,制作市民游客更喜欢的文创产品,同时文创产品价格不宜过高。从内心的角度,要把名士文化的诗词和场景融合起来,抵达青少年群体内心最深处。
“济南名士文化的传播更重要的是要落在内容制作上。”山东新东方文旅讲师培训负责人、双语研学负责人翟健认为,要把研学、游学与传统的旅游路线分开,传统旅游路线更多是让游客体验本地的美景美食和服务等,而在研学和游学路线上则要加入更多文化元素,比如通过文创产品、游戏互动等青少年喜闻乐见形式,让青少年在游学过程中感受济南名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