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第十七中学:为师生心理赋能 激发内在能量

2024-06-20 11:34:23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高明 赵冰

责任编辑:刘克

莱芜第十七中学:为师生心理赋能 激发内在能量

  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成长。

  沙盘、舞台、人物、剧情……5月28日晚自习期间,在莱芜第十七中学的心理工作室,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在沙盘上演绎心理剧,心理教师在一旁静静观察,并不时进行记录……像这样的一对一个体心理辅导,学校每天晚自习期间都会进行。

  近年来,莱芜第十七中学坚持“以人为本,育人健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多元赋能,努力为学生发展构建温暖的教育生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充盈的内心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学校连年被评为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3人被评为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5人次获省、市级心理健康教育及家庭教育工作表彰。

  除了解决问题还为成长赋能

  在莱芜第十七中学,心理课程早已被纳入日常教学。学校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时期学生的发展与成长需求,针对学生的家庭、学习、人际交往、青春期等烦恼和问题,构建形成了自我意识、学会学习、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职业规划五大模块下的系列主题课程。“遇见自己”“缺失与拥有”“走进注意的世界”“表达与倾听”“我的生涯曼陀罗”等,学校通过每周一节的常规心理课,引导学生肯定自我、表达自我、发现自我,进而成长自我。

  高一《新生入学话适应》、高二《花开应有时》、高三《缓解学习压力,塑造精彩人生》,学校根据学生每个学期的不同状态开展主题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学校还结合“5.25心理健康活动月”等重点时段,以“储蓄阳光,让青春绽放”趣味心理运动会、心理沙龙、团体辅导、拓展训练、电影赏析等多种形式,开展各类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成长。学生在奔跑中尽情释放自我,在绘画中找到了隐藏的自我,不少学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教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每个教师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缺少情绪表达和释放的机会,教师的心理健康更是不容忽视。”莱芜第十七中学专职心理教师王传玲说,学校积极探索教师减压及专业成长方式,形成了“遇见自己,预见未来”教师个人成长沙龙系列、“做幸福教师,助蓬勃未来”积极心理学课程系列、“做幸福教师”读书沙龙系列等,帮助教师释放压力,自我悦纳,持续陪伴教师成长。“原来我也会笑啊!”“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感受到幸福,工作起来更投入!”很多教师在活动中解开了心结,重新感受到了幸福的存在。

  “心理辅导不仅仅是解决问题,而是赋能,是把关注点放在人的发展上,放在个体的成长上,通过心理课堂及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激发他们的内在能量,推动他们的健康成长。如果等到问题出现了才去解决,那就已经晚了。”王传玲介绍说。

  人人都是心理教师 人人都是育人能手

  丰富的活动,系统的课程,源于学校专业且专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团队。在莱芜第十七中学,3位专职心理教师和10余名兼职心理教师组成心理学科组,每周一个主题的集体备课制度、每周一节的公开课听评课、每周一次的学科研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心理教研制度,为构建心理课程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学校通过全体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团队教师个人成长培训、骨干教师专业能力培训等多种途径,努力打造一支“人人都是心理教师,人人都是育人能手”的教师队伍,形成“心理教师团队+班主任+全体教师”的全员育心工作格局。学校还选拔积极乐观,关心、关注心理成长,有较强团队和奉献精神的学生,组建学生心理成长社团——“小桔灯”成长社。社团社员担任班级心理委员,随时关注本班同学的心理动态。

  另外,学校还积极构建家校协调联动工作体系,通过科普文章、网络微课、知识讲座等多种方式,指导家长科学理性地开展家庭教育和成长支持。

  “心理工作包含教育的每时每刻,我们学校体现的是大心理安全观,致力于让全体教师都具备一定的心理专长,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能随时对学生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开导,对特殊心理问题提前干预。与此同时,学校还高度重视对家长和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大大减少了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王传玲说。

  一对一辅导 陪伴学生走出心理阴霾

  除常规心理课程和团体活动外,莱芜第十七中学每学期都会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普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状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一人一策辅导方案,建立长效辅导机制。“筛查后,我们会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进行为期两周的动态追踪监测,全面了解其日常行为习惯、人际关系后,再进行二次分析。静态筛查加动态评估后,如果发现该学生确实需要进行心理疏导,我们会主动预约或者按照班主任、家长推荐的方式对其进行一对一疏导。”专职心理教师郭丰华介绍道。

  通过班主任推荐,高三学生小帅(化名)找到了王传玲。为了安抚学生情绪和获取充分信任,王传玲让小帅用人、房、树来作画。通过绘画,王传玲发现小帅的家庭关系非常紧张,并了解到小帅愤怒的情绪以及一系列对抗行为的产生根源。王传玲用陪伴、共情、鼓励等交流方式,唤醒了小帅潜意识里真正的自我。“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今后我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我要成为自己的主角,我也会发光的。”在一对一心理疏导中,小帅惊讶于老师能完全认同理解自己,也意识到了自己之前行为的偏激。之后,他的转变让班主任为之惊讶。他和父母的关系也缓和了,并顺利考上了理想大学。

  像这样一对一的个案辅导,经常发生在莱芜第十七中学的心理辅导室里。长期以来,学校3名专职心理教师主动轮流值班,每天晚自习期间为主动预约和有需求的学生作一对一辅导,每学年都会带领上百名学生走出心理阴霾。同时,学校个体辅导室、心理放松室、团体沙盘活动室、情绪宣泄室、心理档案室等10余个功能室,全天候向学生、教师开放。

  “只要师生需要,心理老师一直都在。关爱师生心理健康,为广大师生创设一个安全、温暖、舒适的教育环境,多元赋能,让每一个人都能体验成功。”莱芜第十七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贾玉彦说。

作者:高明 赵冰

责任编辑:刘克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