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济南绿色低碳发展

2024-07-01 07:41:43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常颖

责任编辑:高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内在联系。新质生产力作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内在属性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也成为当前推进济南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逻辑机理

  绿色低碳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属性。新质生产力本身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强调创新的主导作用,并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些特点使得新质生产力在本质上就是绿色生产力,能够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发展。

  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支撑了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兴技术和前沿技术的不断涌现,催生了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这些创新不仅推动了科技体系的全面变革,还促进了产业结构的高端化和智能化,加速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科技创新还支持了新质生产力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绿色低碳转型。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价值追求为绿色低碳聚力赋能。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既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又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动体现。改变传统过度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增长模式,推动经济发展进行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聚力赋能。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济南绿色低碳发展的成效

  近年来,济南市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生态济南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明显。2023年,济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757.4亿元,同比增长6.1%,反映了济南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新动能和新优势。

  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绿色升级。着重强调科技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加速产业创新和升级。着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形成了总规模突破1.6万亿元的四大主导支柱产业。同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中国科学院济南科创城的建设,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推进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积极推进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通过数字技术领域的创新和节能降碳、清洁生产等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动能和发展方向。例如,济南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算网一体化”三化协同发展,加快发展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同时,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推动节能降碳、清洁生产等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发展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福瑞达生物股份通过管理、业务和信息技术的融合,推动数字化转型,实现了企业战略性业务增长和效率的提升,成为数字化时代智能工厂的新样本。

  壮大产业共同体与产业链群。通过加速壮大产业共同体和提升产业链群能级,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基础。济南高新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与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持续优化三大主导产业的同时,依托科技创新的先发优势,谋划培育了一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育。济南在强化人才引进培育、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海右菁英培训工程”作为校地合作的全新模式,已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干部教育培训的“样板工程”,为济南市强省会建设厚积了动能和力量。通过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培养战略人才、领导人才,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创新、质量优先的先进生产力迭代,通过高校、高新技术企业等平台,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推动创新的果实更加丰硕,这些都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济南绿色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

  推进政策与战略融合。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策略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建设目标深度融合。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和政策、区域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农业现代化等战略目标相协调。加强宏观调控,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约束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更多专项基金,如绿色建筑、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保障。

  加强区域协同与国际合作交流。加强济南同周边区域协同,推动区域间资源共享、互补发展,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机制。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的行业标准和认证体系,引导和规范企业行为。加强城市规划,推动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城市。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城市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国际会议、论坛和项目合作,分享经验,引进先进技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全球化。

  鼓励技术创新与产业绿色升级。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财税优惠和金融支持,激励企业采取绿色低碳生产和经营方式。加强企业环境教育和培训,增强员工绿色低碳意识。鼓励企业投资于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特别是在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和智能城市技术方面。同时,推动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低能耗的绿色产业转型,提升整体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加强绿色低碳教育和公众参与。加强公众环境教育和宣传,增强社会公众的绿色低碳意识。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渠道,加强绿色低碳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推广绿色生活方式,鼓励节约资源和低碳消费。鼓励居民参与绿色低碳社区建设,推动社区内的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建立多元化的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系济南市委党校(济南行政学院)经济管理教研部副教授。本文系2023年度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双碳”目标下济南绿色转型发展路径研究》(JNSK23B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常颖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