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他们选择自己掌握

2024-07-02 11:08:01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薛冬

责任编辑:高原

  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预计为1353万人,创下历史新高。高考结束后,志愿填报成为考生、家长必须经历的重要选择。

  与此同时,高考志愿填报机构不断利用家长焦虑“收割”用户,动辄五六千元乃至上万元的咨询费,需要家长们擦亮眼睛鉴别。如果自己填报志愿,如何实现“不亏一分”?近日,新黄河记者采访了几位经历过或正在经历高考志愿填报的人士。面对高考这场重要考验时刻,他们都选择了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以下是他们的讲述。

  “高考志愿,还是想把它掌握在自己手里”

  小周,23岁,研究生在读

  大学被山东大学录取

  我是2020年参加高考的,那是山东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年,无论是考试模式还是志愿填报,都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我们自己都调侃我们那一届高考生真的是“小白鼠”。

  据我了解,我们那一年班里的确有同学找了志愿填报机构,价格我记得是3000元到5000元左右。我是选择自己填报的,有考虑价格的因素,当然也不完全是,因为我觉得高考填志愿事关人生的重要选择,如果别人来替我决定的话,我怕我有一天追悔莫及,所以我还是想把它掌握在自己手里。

  我父母都没有上过大学,一直以来学习方面对我的管教也很少,我一直是自己“摸爬滚打”。分数出来以后,他们对我是更多的大方面的“约束”,比如说希望我能留在山东之类的,所以志愿填报方面,我还是有自主性的。

  我当年的高考分数是649分,填报志愿最大的依据是学校发的那两本参考书。它会把每个学校、每个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给你,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选择自己“冲、稳、保”的志愿。我还看了很多经验帖,比如一些有经验问答的平台,对学校、专业以及未来的课程有所了解。

  我的等级考试选的都是文科类,所以志愿的大方向上我早已有了“圈定”,因为实在是不喜欢数学,所以把经管类的专业也排除掉了。

  我先选了上一年录取分数线在660和670分左右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填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冲一冲”。然后又报了几个往年650分左右的“稳一稳”,最后是报了620分上下的“保一保”。报到600分,我就觉得应该是稳了,肯定是有专业能“接”住你了,所以我就没有再继续报,最后大概就报了40个左右,就提交了。

  最后我很幸运地被山东大学中文系录取了,虽然没有冲上我心仪的北师、华师,后来看看其实也就差了一两分。感觉还是缺少一点运气,山东孩子嘛,总还是有种想出去上学的想法。不过最后这个结果我也很满意,山大也是非常好的归宿。我爸妈可能更满意一些,他们还是希望我能离得近一点。

  我现在大学本科已经毕业,研究生在读了。从内心看我很感谢山大,大学跟我以往接受的教育都不同,山大给了我大学的体验,也是一个足够有分量的跳板。

  关于志愿填报,我还有一些话想说。我觉得高考结束后,我们都是应该有自主意识的大人了,家长和考生应该共同选择。我身边就有一个朋友,家长觉得计算机专业好,硬是给他选了计算机专业,但是他毫无兴趣,除了挂科本科无法及时毕业以外,他还被确诊了抑郁症,因为他不喜欢这个专业。

  还有就是关于志愿填报机构,我觉得很多人寻求机构的帮助其实是对未知的恐惧,我有朋友曾经在教培机构兼职,就是去做志愿填报这个工作,所以找机构,你有可能找到的就是一个大学生,专业性这块我觉得还是有待考察的。

  “只有家长最了解孩子”

  蔡先生,56岁,教师职业

  又到了一年一度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高考出成绩之后,我看到有些朋友找机构开始帮孩子填报志愿,仔细一问价格还不低,对这个做法,我有点不以为然。

  没有人比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孩子的沟通上,家长也更容易。所以为孩子填报志愿,我觉得家长应该亲力亲为。不过我的优势是我本身是教师,从行业方面比较贴近吧。

  我认为,为孩子填报高考志愿,绝不是只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才应该考虑的事情。因为填报志愿,考虑的不仅是成绩,还有孩子的兴趣、爱好、专业向往等。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平时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爱好,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为女儿填报志愿的经历吧。我女儿2008年上的高中,就在女儿上高中的前一年,我就为女儿高考之后填报志愿的事情开始忙碌。整理高考数据、关注山东招生考试院网站发布的关于高考分数线、投档情况等数据,一直到她高三高考结束,这些数据我前后一共收集了5年。

  除了收集每年的高考成绩、分数线、一本投档线等数据,另一方面我开始收集有关大学的资料及各大学的专业设置、专业介绍等资料。

  在平时,只要女儿有空的时候,我总是有意无意地关注她学习的兴趣所在。只有心里有底,才能临阵不慌。有了平时的观察和积累,有了平时的成绩作参考,我心中大体就有数了。我为女儿选定了目标城市:北京和上海,学校目标选定在了211和985。

  所以,在整理数据的时候,我便以这两个城市为主,同时又选定了另外一个城市以防意外,还制作了一个表格,列举出了这几个地方的211和985学校的5年的相关数据,包括投档最高分、最低分、招生人数等。

  整理完之后,我将这些资料打印出来。

  高考结束后的第二天,根据报纸上公布的高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女儿估算出了自己的高考成绩。她估算的高考成绩,与最后公布的,竟然只差了0.5分。

  有了具体的分数,到了真正填报志愿的时候,以我平时积累的资料做保证,女儿在认真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很快就选定了自己心仪的大学,并且被顺利录取。

  回想当年自己帮女儿填报高考志愿的经历,我深有感慨。家有考生,家长平时就要做个有心人,功夫要下在平时。

  “最能答疑解惑的是学校开的家长会”

  苏女士,应届考生家长

  这几天,为了孩子报志愿我们全家也是忙得焦头烂额。参加了孩子学校的志愿填报会,我还花300块钱买了一个小程序,里面有一些信息可以筛选,我们还去了高招会,好处就是能跟心仪学校的招生老师一对一沟通……各种渠道走下来,(对孩子的)志愿有了初步的想法。

  我了解到,周围有些家长觉得时间紧、任务重,就找了志愿填报机构。我个人的想法,还是觉得应该选择权在自己手里比较好,孩子高考完也实现了“手机自由”,我们也会听取他个人的意见。总体来说还很顺利。

  在我目前能了解到的高考志愿渠道里,我觉得最能答疑解惑的还是学校老师开的家长会,那是由学校负责学生志愿填报的老师过来分享的,这个老师负责了好多年了,他讲得非常好,我们也就把这个事弄明白了。比如说,他讲了志愿填报要遵循的一些原则,一线工作这么多年的经验还真的是非常关键的。

  我目前的打算是把96个平行志愿都报满,把自己能把握的东西完全把握住,剩下的,就是希望孩子能顺利录取,高考这一关顺利通过。

  “AI志愿填报师”能信吗?可参考,别指望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近年来一些拥有AI技术的公司进入高考志愿填报市场,是因为技术需要实际应用场景来实现商业价值。然而,如果对志愿填报工作缺乏深入了解,便无法真正帮助考生和家长。

  AI等技术手段辅助高考志愿填报的作用有多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陆明涛曾在社交平台上发起讨论,“什么时候我问国内大语言模型,如高考填报志愿时,国内哪些学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要求必考物理,哪些学校没有要求,如果能够自动统计生成列表,那这就算是训练到家了……”

  陆明涛认为,通过人工智能特别是大语言模型的确可以帮助考生和家长进行信息搜集和交互对话,“但现有的高考志愿填报已经是一个标准的协调博弈,即所有人都在进行网络填报,每个人的选择都取决于其他人的选择,所以就可能出现过分拥挤导致填报失败和成功捡漏等意外情况。更重要的是,报考专业的决策更取决于对未来这些专业所对应的就业前景、职业生涯、行业空间等长期趋势预测的贴现值比较,在这方面人工智能几乎不可能帮上忙”。

  在他看来,人工智能辅助高考志愿报考,总体来说是短期有用但不能太指望的。“家长和考生应当明白自己才是最终的决策者,不应过多指望他人或人工智能为自己提供一劳永逸的决策。”

  目前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上,除了“风头渐起”的AI产品,也有不少家长依旧选择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高考志愿填报师服务,或购买更为便宜的“志愿卡”、下载相关软件进行查看,但对其专业度、准确度褒贬不一。

  去年为儿子填报高考志愿,北京家长陈珊(化名)也发现,能够“指导”填报志愿的App不少。她选择了其中一款App,花了不到300元开通会员后,通过平台的AI大数据技术快速筛选出了录取线在分数范围内的高校。

  不过,陈珊觉得,即便软件里已经预估出“冲、稳、保”的高校,“还是要和学校发的报考指导手册进行对比确认,挑选出心仪高校和专业后也要打电话给招生办咨询再确认,不能怕麻烦”。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薛冬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