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城活力涌动 槐荫以创新之“进”点燃发展之“劲”

2024-07-02 13:06:58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张龙

责任编辑:高原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是建设现代化强省会的战略支撑。踏上新征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创新当好动力引擎、当好开路先锋,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眼下,槐荫区将创新作为构建全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以新动力、新举措、新成效奋力开创“齐鲁门户、医养之都”新局面,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槐荫实践新篇章。

智慧之城活力涌动 槐荫以创新之“进”点燃发展之“劲”

济南国际医学中心

  动能澎湃,重点项目向“新”而行

  自动唤醒、自动上电、自动检查测试、自动运行……如今的城市地铁越来越智能化。这都得益于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智慧大脑”。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地铁“大脑”都是在槐荫区生产的。承担着交控科技华北区域业务的总部型企业——山东交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北方多地20余条在建线路和23条维保线路,开发研制了10项软件系统,最大限度保障地铁安全、高效运行。

  在槐荫,像山东交控这样的好项目好企业层出不穷。行走在槐荫区,放眼望去,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批批企业茁壮成长:山东省质子中心开启满负荷工作模式,单日可治疗上百名患者;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成功封顶;济南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正在积极打造国际先进的“科研-转化-应用”创新平台……与此同时,山东省认定机构2023年认定报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备案名单公布,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申报企业通过率达94%,创历年最高水平,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00家。

  打好主动牌,下好先手棋。今年,槐荫区以开展“抓项目强产业深化落实年”为主线,以实施项目建设、招大引强、产业升级、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改革创新、教育强区、乡村振兴、品质槐荫、基层党建等“十大攻坚行动”为抓手,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槐荫实践”展现新作为、呈现新气象。

  槐荫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在全区掀起了一场“项目大会战”,全力抓好3个省级重点项目、30个市级重点项目和总投资3150亿元的196个区级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一个含金量更高、成色更足的新槐荫。同时,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实体经济方面,槐荫积极提升医养健康、先进材料、智能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能级,聚焦元宇宙、生命科学、量子科技等领域抢先布局未来产业,并实施大中小企业“携手行动”,积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在数字经济方面,通过实施制造业数字化提标行动,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引导更多企业实现自身数字升级转型,不断完善“1+4+N”数字槐荫发展框架,切实为数字经济发展创造更便携稳定的数字社会环境。

  一批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产业项目正高效推进,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槐荫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正快速集聚、加速形成。

智慧之城活力涌动 槐荫以创新之“进”点燃发展之“劲”

济南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

  “科创兴区”打造一流创新之城

  科技感十足的山东科创(槐荫)基地坐落于济南西站东邻。走进基地,映入眼帘的是医养健康、信息技术等90多家科技型企业名单。“我们通过‘山科科学+’科创服务生态体系和槐荫科创大数据服务平台,不断培育和孵化科技型企业,目标是打造京沪科技产业集聚高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高地和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三大科技发展新高地。”山东科创(槐荫)基地相关负责人说。

  由李兰娟院士领衔的济南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是济南建设的3家省级实验室之一,着重在“微生态与感染”“微生态与衰老”和“微生态与颠覆性生物医学技术”3个战略研究方向上发力,致力打造成国际先进的“科研-转化-应用”创新平台,将为济南、山东和我国生命科技领域创新发展作出贡献。坐落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山东省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院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领衔,引入国际脑科学领域的院士资源,加速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进程,打造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的全国脑科学产业发展与类脑研究“第三极”。二机床工业母机、天岳衬底材料等项目正在参与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动关联技术创新突破,加快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创新主体集聚……“科创兴”已成为槐荫这片热土的鲜明标签。

  近年来,槐荫区锚定“科创兴区”总体目标,成立由区委书记孙常建挂帅的“科创兴区”领导小组,强力推进科技创新五年行动计划,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依托济南国际医学中心、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山东科创基地、山东数字金融产业园等,打造多层次科创平台,赋能现代产业体系创新发展。2023年,槐荫区举办了第二届山东济南·槐荫科技嘉年华暨科技成果转化高峰论坛,组建了槐荫区高新技术企业联盟,槐荫区的科技创新工作在全市单项考核中名列第二。

  槐荫区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建设引领突破更强的平台载体。目前三大国家级平台正在加快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已获批省级创新应用实验室,齐鲁中科现代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已获批“济南分子病理与基因检测实验室”,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国家医学中心申报工作也在重点推动。

  科研成果只有走出实验室迈向企业生产线,才能真正成为助力产业发展的“灵丹妙药”。槐荫正在让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有效有机衔接,让更多科技成果在槐荫完成从“样品”到“产品”的飞跃,转化为蓬勃的发展动能。今年,槐荫区继续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高水平建设微生态生物医学山东省实验室等156家国家、省、市级创新平台,携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共同创办“大学科技园”,打造贯通式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平台。得益于一系列成果转化,槐荫已经成功孕育了世界三大数控冲压装备制造商之一的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小家电行业的“领航人”九阳公司、打破国际垄断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行业企业山东天岳公司……去年,槐荫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13.2亿元,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48家,科技型中小入库企业422家。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立高新技术企业联盟,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70.6亿元,增长46.4%。

智慧之城活力涌动 槐荫以创新之“进”点燃发展之“劲”

槐荫区创新活力涌现。

  人才与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

  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这里已聚集55个高端人才团队、科技团队,杰青、优青等国家级人才60余人,特聘“专咨委”专家69人,优秀青年博士超800人,让医学中心具备了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医疗健康创新高地的人才优势。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这离不开科技人才所提供的原动力。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人才是创新的发起者、践行者,槐荫区紧盯“发展之需”,做好精准引才育才文章。“槐荫区历来就有重视人才、团结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风尚,欢迎社会各界人才择槐而居、择槐兴业、择槐圆梦,我们将以最好的平台、最优的环境、最佳的服务和最真的诚意,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一片热忱的沃土。”孙常建表示,槐荫区将充分发挥区位、产业、资源等优势,进一步完善健全人才精准服务体系,在精准引才聚才、发挥平台作用、优化人才生态上实现新突破,不断开创“才聚槐荫”的崭新局面。

智慧之城活力涌动 槐荫以创新之“进”点燃发展之“劲”

槐荫区持续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区。

智慧之城活力涌动 槐荫以创新之“进”点燃发展之“劲”

“一院四馆”

  近年来,槐荫区持续深化“科创十条”和“智汇槐荫”人才新政22条,建立“金种子”储备和递进培养体系,2023年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6人、省级领军人才65人,新引进博士生230人、青年人才1.5万余人。

  与此同时,槐荫区不断畅通海内外引才渠道,成立槐荫区高层次和青年人才发展促进会,承办第六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亚洲赛区(韩国)预赛等4场高端活动,举办“海右人才节”活动25场,落地济南市海智创新研究会等引才机构,全区人才总量达到18.8万人。

  槐荫区早在2021年就启动青年友好型城区创建,打造“槐Young”品牌,并积极推进“青年优居计划”,已高标准打造11处青年驿站及1处优徕青年社区,为青年短期租房、过渡性租房提供政策支持和有效服务,为青年从校门到社会的关键阶段保驾护航。同时,槐荫全力建立全链条服务推进机制。打造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绿色就医、人才贷、人才安居等全周期服务体系,推动槐荫成为人才集聚高地。实施人才安居低息住房贷款激励计划,发放人才购房低息贷款5700多万元,走出“政府主导、金融助力、人才受益”的新路子。打造“槐荫人才赋能港”和“青年人才创投服务基地”,搭建人才创业投融资平台,帮助企业申请人才贷5800万元。

  依靠人才,方能决胜未来。槐荫区将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倾心引才、悉心育才、真心爱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汇聚形成强大的人才支撑,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澎湃动能。

作者:张龙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