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软”环境 成就发展“新”实力 槐荫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2024-07-02 13:10:13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张龙

责任编辑:高原

  新质生产力的提升贵在创新,创新的主力主要来自经营主体,而营商环境又是经营主体能否创新的关键。槐荫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聚焦制约发展的瓶颈和体制机制障碍,在全区大力营造“干部敢为、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浓厚“双创”氛围,聚焦服务机制升级,打造向“新”而优的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软”环境 成就发展“新”实力 槐荫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济南西站

  创新优化招商模式

  塑造双招双引新优势

  今年以来,槐荫区先后签约落地省眼科与眼视光医教研发中心等重点项目25个,总投资达269亿元。这份优异的双招双引成绩单背后,是槐荫区对招商模式的不断探索、创新、优化。

  招商引资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更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槐荫区构建了“产业主管部门+投促”紧密配合的“1+9”产业招商推进机制,创建“一个产业,配一个专班,定一个规划,制一套政策,建一只基金”的“五个一”招商全生命周期服务。

  槐荫区投资促进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依托招商引资快速决策机制,槐荫区对引进项目推行高效研判、跟踪、落地服务,实现全天候、全流程、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快速招引模式。围绕医养产业集聚优势,依托医学中心片区“五大专业集群”,下大力气招引更多链主企业,探索大规模、成建制、投行化、全链条引进产业集群模式。在产业链招商方面,编制产业地图和“招商图谱”,按图索骥、挂图作战,开展“强链延链补链”精准招商。“同时,我们将集中有限资源和力量招大引强,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牵引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高位推动、全区协同,是招大引强的成功秘诀。槐荫区积极构建全区大招商格局,进一步建立完善“部门+街道+园区+投促”招商体系,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通过综合推介、主题招商、重点走访等多种形式,实施以商招商、投行化招商、第三方专业招商、设立联络站等重点举措,围绕重点项目需求清单精准发力,激发全员招商活力。槐荫区精心组织了2023槐荫区“双招双引”推介大会、槐荫区2023海右人才节、济南国际医学中心项目签约仪式等招商推介活动,策划邀请了北京、珠三角、长三角等地优秀企业考察团来槐考察调研,不断拓展槐荫“朋友圈”,提升槐荫美誉度。

  此外,槐荫区积极探索运用数字化手段,设计开发“槐荫数智招商平台”,让企业一站式掌握我区楼宇空间数据,实现载体资源高效共享、快速匹配;充分发挥6位“双招双引”合伙人和30位“双招双引”大使的桥梁纽带作用,引荐更多高端高质高效项目,助推全区招商引资工作焕发新生机、打开新局面、取得新突破。

优化营商“软”环境 成就发展“新”实力 槐荫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槐荫区服务机制不断升级。

  深度对接区域协调发展

  打造“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

  16年前,伴随着京沪高铁济南西站开工建设,一个崭新的片区拔地而起,摩天大楼鳞次栉比、繁华街区人流如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如今,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800亿大关的槐荫区面对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强省会建设交汇叠加的历史机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扩大开放、狠抓招商。

  区委将高标准打造“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作为全区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以济南西站片区为核心区域,立足建设“大窗口、大交通、大文旅、大会展、大商务”五大功能组团,依托辖区内60余座高品质写字楼,制定了详细的片区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推进“京沪系”楼宇和产业园招商运营,实行“一栋楼宇一张名片、一套信息库、一个产业集群、一套扶持政策”,并侧重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招引高能级企业和人才,全力打造成黄河流域城市改革创新的集聚地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交流合作的新高地。

  打造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彰显了槐荫区加快优势产业导入、培育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决心与意志,也彰显出槐荫加快由广招广引向选商择商转变的路径。槐荫区委书记孙常建表示,在着力打造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的同时,槐荫精心打造了“京沪总部经济产业基地”“京沪康养产业基地”“京沪创新智造中心”“京沪科创大厦”“京沪会展服务大厦”首批五大“京沪系”楼宇,推动槐荫区向更高水平发展。槐荫区配套出台了特色产业园区政策,对使用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且综合贡献度较高的园区,给予相应的产业扶持,以“真帮实扶”与企业一道共同发展。

  服务机制升级

  以环境之“优”聚发展之“力”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区域竞争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槐荫区擦亮“齐鲁之窗”“槐小花”等槐荫特色政务服务品牌,推动“审批服务”向高效在线办理延伸,不断深化和拓展“企业大事一体办”“一窗通办”等业务。健全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坚持区、部门、街道三级领导干部带头走访辖区739家重点企业,进一步健全企业诉求“2110”快速响应机制(部门接到企业诉求后,2小时内接受,1个工作日核实答复,除疑难复杂问题外,10个工作日内解决),让更多的优质企业和新质生产力类型项目,能够落户槐荫、兴业槐荫、圆梦槐荫。

  “我之前刚在这办理了公司营业执照,工作人员了解到我有社保登记的需求,顺便帮我开通了社保网上服务。以后社保业务可以和审批等业务一起办,真是太方便了!”在槐荫区“齐鲁之窗·省市区一体化宜商服务中心”内,某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监张扬现场体验了新推出的社保助企驿站服务。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槐荫区以改革“关键一招”激活一池春水,打造了“齐鲁之窗·省市区一体化宜商服务中心”,已与49个城市签约,形成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并围绕工商、教育、建筑、医疗等领域,实现49项省市级高频事项“帮代办”,259项区级事项“一窗办”,207项省市区三级政务事项及民生事项“自助办”。

  槐荫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落实《“宜商槐荫”十八条》,优化“齐鲁之窗”综合服务窗口、“宜商服务系统”等特色品牌,持续深化审批流程再造,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建设“一件事打包办”服务样板。“选择槐荫,首先是因为这里有着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槐荫区政府一直致力于打造宽松便捷、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服务,这为我们初期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也让我们看到了在这里长期发展的潜力。”开创集团董事长周伯虎介绍,扎根槐荫多年,他们已经从一家互联网+技术与服务提供商逐步成长为领先的数字化经济建设者,服务触达全国30余万家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帮助他们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优化营商“软”环境 成就发展“新”实力 槐荫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京沪会客厅

  劲风过处气象新

  新作风展现时代新担当

  火热的不仅是发展的热潮,还有全区紧密的节奏和部署,以及党员干部的实干与担当。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干部作风建设的保障,“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和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拼劲在槐荫蔚然成风。

  今年以来,全区大力发扬“四拼”精神,切实攻克项目建设、社区管理、民生保障等领域一批难题,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制度,提高调查研究成效,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为基层减负。

优化营商“软”环境 成就发展“新”实力 槐荫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齐鲁之窗”

 优化营商“软”环境 成就发展“新”实力 槐荫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 

  槐荫区勇于攀高比强,在目标任务谋划上追求争先领先,体现槐荫担当;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推动基础工作抓扎实、重点工作创特色、特色工作树旗帜,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各部门单位主动担当作为,履职尽责、相互协作、主动出头,共同把干事氛围营造浓、把营商环境优化好,确保经济社会发展高效有序。围绕各项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实践,突破常规,打破“老套路”、走出“舒适区”、闯出新路子,为槐荫发展注入源头活水,确保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更大突破。

作者:张龙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