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如何拥抱新质生产力?——商河新质生产力观察(下)

2024-07-03 12:20:08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邵明红 通讯员:张鸣

责任编辑:高原

县域经济如何拥抱新质生产力?——商河新质生产力观察(下)

  商河城区一景

县域经济如何拥抱新质生产力?——商河新质生产力观察(下)

  鼓子秧歌

县域经济如何拥抱新质生产力?——商河新质生产力观察(下)

  红掌花卉

县域经济如何拥抱新质生产力?——商河新质生产力观察(下)

  城区航拍

  发展新质生产力没有固定模式可循,但是却有规律可依——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注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发挥好宏观调控的作用,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县域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如何才能在县域经济“土地”上“生长繁衍”?县域经济又如何因地制宜,培育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土壤?

  这些问题的答案从商河县的实践中可见一斑。

  如何处理区域特色和产业布局的关系?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

  商河是全国100个“千年古县”之一,温泉、生态、花卉、秧歌是其亮丽名片。同时,这里境内有京沪高速、德大铁路等贯穿,地热总储量256亿立方米、可开采量179亿立方米,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地热存储地。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区域资源禀赋,商河县依托农业大县得天独厚的优势,吸引斯伯特运动营养食品、金沙河面业品质原粮深加工、家家悦仓储物流等龙头企业集聚。又依托丰富的地热资源,打造了商河温泉基地、温泉民宿等文旅产业基地,延伸出温泉花卉等特色产业,并着力谋划建设“地热能+”多场景、梯级开发、高效利用的特色示范区。

  同时,依托省级经济开发区、省级化工产业园、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创新产业园等“摇篮”,商河精准培育高端医药化工、高端装备制造、健康食品、低空经济4条产业链,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

  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方面,商河乘借广日股份华东数字化产业园落户东风,加快建设广日电梯、广日电气、广日物流生产制造基地,引进落户电梯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企业、维保企业,实现全产业链式发展;发挥济南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金属表面集控处理技术优势,谋划引进信息电子、航空航天、新能源等产业的表面处理项目,为全市打造千亿级高端制造产业及氢能产业贡献商河力量。随着华工星动、龙雕、超工、大航等企业先后落户商河县,这里将持续引进激光上中下游企业,建设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的齐鲁激光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低空经济产业链方面,商河依托A 1级通用机场、通航产业园等载体功能,先后引进山东翊森通航、山东世纪航大等企业,落地济南航空未来城等项目,正在聚焦航空体验、航空职教、飞行器装备制造等产业链精准招引,策划飞行大会,争取落地A类飞行服务站,打造应急救援、农林植保等应用场景,谋划建设黄河流域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会培育一方产业。

  如何处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关系?

  “喜新”不“厌旧”

  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是只谈“新”不要“旧”,而要“喜新”不“厌旧”。

  传统产业也曾经是“新产业”。2004年,商河县第一眼地热温泉井喷涌而出,商河从此进入温泉时代,济南也从此进入南有名泉观赏、北有温泉疗养的“双泉时代”。商河温泉产业自此诞生。掐指一算,迄今为止,已20载。

  但经济领域有个说法,“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近些年,在国内部分温泉企业受经济形势、疫情等因素影响难以为继的时候,商河的温泉经济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而且还将产业链条延伸至温泉花卉、青少年研学、医养康养等方面。这正是得益于商河县对于传统产业一以贯之的扶持。

  “传统”不等同于“低端”。山东力诺特种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落地商河近30载,不仅没有失去青春,还成为商河县第一个上市企业,并于去年第三次追加投资20亿元打造三期项目,新上中硼硅药用模制玻璃瓶生产线,提供更优质的药品玻璃包装,形成新质生产力。

  经过近几年传统医药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项目拓展,商河县目前已形成化学合成原料药及中间体、颗粒制剂、药用包材、绿色环保型农化等细分行业,正在加速力诺药用包材、产发健康医药谷、宏济堂商河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集聚原料药生产项目,构建济南研发小试在主城区、中试量产在商河县的产业布局。与此同时,该县还积极引进多肽和酶制剂等合成生物学领域项目,以健康美容、生物降解“小切口”,撬动生命科学、新材料“大产业”。

  商河县的实践证明,新兴产业发展高度依赖传统产业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等作支撑,同时传统产业的庞大规模也为新兴技术提供多维应用场景,进而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市场和动能。而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上下功夫,优势领域锻长板,薄弱环节补短板,传统产业也会“老树发新芽”。

  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优化营商环境

  发展新质生产力,企业是主体。企业的投资过程即经济资源重组和配置的过程。法治化的市场环境、用心用情的营商环境有助于企业以最优方式在最广泛范围内组织、利用最优资源。因此,政府在法治化市场环境、营商环境打造上的主动作为颇为重要。

  近几年,不少商河县企业发现,商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在为辖区企业宣传政策或进行相关培训的过程中,悄然多了知识产权保护、专利保险等相关内容。原来,在和一些科技型企业打交道过程中,有企业负责人表示,产品在推向市场后存在被仿制或骨干员工离职时带着技术直接去竞争对手那工作的情况,降低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在得知企业的烦心事后,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及减少企业损失的专利保险等便成了培训内容。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企业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逐渐杜绝少数企业“拿来主义”的思想,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当2023年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名单出炉,济南马世基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第一时间来到商河县工信局表示感谢。这家以生产电缆为主要业务的企业虽然占地面积不大,却在短短3年时间内,靠着为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品牌配套的电缆技术,实现销售收入一年上涨1亿元。如此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却在整理申报专精特新的材料时犯了难,好在有县工信局工作人员的指导,材料申报顺利完成。企业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并获得200万元的奖励资金。所以才有了前面的一幕。2022年,商河县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县。2023年,商河县被认定为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创建单位。2023年,商河县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2家、国家级2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数量增幅均位于全市前列。

  此外,今年以来,商河县不断提升项目建设质效,对重点项目实行领导包挂、专班保障,卡片式管理、台账化推进,加快项目策划谋划、落地建设、投产达效的步伐。比如,为保障力诺药用包材项目的建设进度,该县多次与力诺集团及建设方现场座谈,针对项目建成后的用电需求,提前“定制”玉夏输变电工程,为企业吃下“定心丸”;这里全力支持经济开发区创建省级工业互联网园区,深化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提升“含新量”;该县还积极服务力诺特玻、科源制药进行“数智化”改造和海外建厂,打造“灯塔工厂”。

  如何处理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的关系?

  思路一变天地宽

  县域经济需要有清晰的思路,才能找到出路,才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找到支撑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优化经济布局。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在推动城乡融合和乡村全面振兴的路上,商河县勇于先行先试。在实施县域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加强对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和引导,主动作为提供政策支持或资金保障——

  2023年,商河县成为全国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是济南市唯一入选区县。通过健全工作机制,落实规划编制、完成确权登记等工作,并制定完善相关规定,商河进一步激活农村土地资源,推动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发展。

  商河县与中国乡建院合作在许商街道单家园村等4村建设党建引领农村综合改革示范片区,整合村庄土地、服务、产业等要素,搭建起涵盖信用、土地、房宅、购销4个板块的“一社四部”村社联合体系,加速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目前,“归园田居”生态单家园即将开门迎客。

  另一方面,商河县转换城乡融合发展思路,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和进步——

  在新思路的引导下,商河县鼓励镇街差异化发展,许商街道激光智造、玉皇庙镇玻璃智造、韩庙镇绿色植保、殷巷镇食品加工、怀仁镇鲜食甘薯、郑路镇新型绳网、白桥镇优质大蒜等镇域产业特色鲜明、优势凸显,全县“一镇一业”格局破题成型。

  比如,在曾饱受盐碱地困扰的沙河镇,通过有机肥改良、基质栽培、沼液循环利用等多种方式改良土壤的基础上,逐步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拓展数百亩强盐碱性地块发展无土栽培,利用大面积弱盐碱性土地种植适宜作物,培育了有机草莓、大棚樱桃、沙窝蜜瓜、七彩圣女果等一批优质农产品。与此同时,该镇采用整合行业资金、吸纳社会资本、自筹资金等多种方式,全力打造以发展精致果蔬产业为主的金沙绿港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区,在全国首创“飞地”农业模式。截至目前,园区先后引进26家经营主体,建成33万平方米高标准温室大棚,园区年产值突破1亿元,带动万余名群众人均增收3000元。

  县域经济里,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思路一变天地宽。

作者:邵明红 通讯员:张鸣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