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山河和岁月

2024-07-06 10:26:35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徐敏

责任编辑:高原

  《山河岁月:回望林徽因》是建筑师、诗人林徽因的传记。这本传记系林徽因外孙女、梁再冰之女于葵所著。于葵多年从事梁思成、林徽因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写作这本书时,她依据独家所藏大量林徽因及其亲属第一手文献档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多层面多角度展现了林徽因曲折坎坷而又光彩照人的一生,再现了林徽因的卓绝风采。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是金岳霖为林徽因写的挽联。今年是林徽因诞辰120周年,让我们跟随于葵的记录,重新走近这名卓越的建筑学家,走近这名美丽的诗人。

林徽因的山河和岁月

  1920年,林徽因在伦敦新月社的诗情女子

  比起诗人,林徽因更重要的身份是建筑学家。不过因为文学是更具备大众属性的学科,所以人们更熟悉诗人林徽因。

  先来欣赏林徽因的一段诗歌:“什么时候再能有/那一片静;溶溶在春风中立着,面对着山,面对着小河流?什么时候还能那样/满掬着希望;披拂新绿,耳语似的诗思,登上城楼,更听那一声钟响?”她的诗句温和静谧,令人觉得温柔至极。在《山河岁月:回望林徽因》一书中,作者纳入了林徽因所作的多首诗歌。

  “它那纤弱的一弯分明暗示着,怀抱着未来的圆满。”徐志摩在《新月的态度》一诗中写道。故而,20世纪30年代初在北京文坛上以诗歌戏剧活动为主的文化团体名为新月社。这一时期,林徽因结束跟父亲林长民在欧洲的一段游历生活,回国后进入包括新月社在内的北京文化圈。林徽因的创作灵感和写作冲动被激发出来,她开始迈向文坛,和新月社的友人们一起探索新诗、新剧的写作和舞台艺术创作。

  不过,探索新诗写作的道路并不平坦,甚至有人认为新月社“只是一种风花雪月的呻吟”。对于这样的环境,林徽因鼓励人们大胆尝试新诗写作,勇于在追求真善美中解放自己。她认为,新诗写作是勇敢的大冒险,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常常会碰得头破血流,却只为诗意的信仰。“不由得不在我们所习惯的语言中,编缀出一两串近于音乐的句子来慰藉自己、解放自己,去追求超实际的真美。”于葵在书中这样记录林徽因的诗学观点。

  1924年四五月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诗翁泰戈尔访华,林徽因几乎全程作为翻译陪同。那年5月8日是泰戈尔64岁的寿辰,北京文化界为他举办了隆重的庆贺晚会,其中一项活动是众人用英语演出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在这出诗剧中,林徽因饰演《齐德拉》中的公主。齐德拉公主是马尼浦国王唯一的女儿,英勇无敌。从《山河岁月:回望林徽因》一书中提供的林徽因着装照来看,林徽因的扮相曼妙动人。当时的报纸盛赞这场演出,印度友人赞赏林徽因的英语准确流利。

  1931年,林徽因因病在香山休养,这段时间她正式开启了文学创作,陆续在《北斗》《诗刊》《新月》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小说。后来,虽然文学创作也贯穿林徽因的一生,不过她的诗作却很少公之于众。

  林徽因去世多年后,女儿梁再冰和儿子梁从诫讨论母亲的诗作时,情不自禁地背诵起一首在香山休养期间所写的一首《山中一个夏夜来》(节选):

  山中有一个夏夜,深得

  像没有底一样;

  黑影,松林密密的;

  周围没有点光亮。

  对山闪着只一盏灯——两盏

  像夜的眼,夜的眼在看!

林徽因的山河和岁月

  1935年11月,林徽因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办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设计的仿汉代画像石拓片海报

林徽因的山河和岁月

  林徽因在工作笔记上的画稿

林徽因的山河和岁月

  林徽因《中国各时代的几何纹》手迹

林徽因的山河和岁月

  1935年春,林徽因在北总布胡同三号院中

  考察古代建筑,

  参与撰写《中国建筑史》

  林徽因一生曾多次与梁思成在全国各地考察古建筑,为日后撰写《中国建筑史》打下了基础。《山河岁月:回望林徽因》一书中收录了多幅1934年夏天,林徽因在山西南部考察古建筑时的照片。这趟行程共四人,除了林徽因梁思成夫妇,还有他们的美国友人费正清费慰梅夫妇。

  世人眼中的林徽因,多是婉约美丽的名门闺秀形象。实际上在工作中,林徽因也十分贴近大地。这趟“山西行”中,他们住过肮脏可怕的小店,栖身过小庙,有时跋涉至午夜竟无处可以歇脚。他们蹲在村里的戏台上吃午餐:“正清沉迷于他的果酱,徽因为那口咸味三明治简直美到了心里,思成痛快地咬着他最爱的辣椒,慰梅则吃得心不在焉。”四人在合作的《山西夏日·1934》报告中记录这段考察经历。

  虽然旅途辛苦,收获却是颇大的。“走在溪边山道,他们于斜阳掩映之中,每每能望见庙宇。古刹优雅的构架与醇和的色彩让他们着迷。他们待在那里,兴奋得早已忘却了一路下来所受的苦累,目不暇接地饱览着眼前的一切。”于葵这样描述林徽因的这趟考察。

  后来,林徽因在《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中记录对山西汾阳灵岩寺的考察:“进门只见瓦砾土丘,满目荒凉,中间天王殿遗址,隆起如冢,气象堂皇。道中所见砖塔及重楼,尚落后甚远,更进又一土丘,当为原来前殿——中间露天趺坐两铁佛,中挟一无像大莲座;斜阳一瞥,奇趣动人,行人倦旅,至此几顿生妙悟,进入新境。再后当为正殿址,背景里楼塔愈迫近,更有铁佛三尊,趺坐慈静如前,东首一尊且低头前伛,现悯恻垂注之情。”寥寥几笔,勾勒出古代建筑风貌。

  撰写一部《中国建筑史》是梁思成、林徽因多年的心愿。在李庄时期,两人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的准备工作,这项工作十分艰难。林徽因曾向费慰梅讲述那时的困境:“思成一直在他那漆黑的工作室里默默地工作,而我因为疼痛困在床上,同时我也正在工作,我还必须抓紧完成本期出版物中我的那部分工作。”

  在于葵的记录中,患有肺病的林徽因只要不发烧,身体稍可支撑,便做大量读书笔记。她承担《中国建筑史》全部书稿的校阅和补充、润色工作,执笔撰写书中的第六章,即宋、辽、金部分。在这一部分中,林徽因旁征博引,参考史籍五十余种,融入了她和梁思成数年来考察中国古建筑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介绍了宋、辽、金时代中国宫室建筑的特点、制式以及宗教建筑艺术等诸多方面;其中列举中国砖石塔幢近百种,展现出各自的建筑风格和宗教意义,若单列,亦可称之为集中国塔之大成的第一部专著。

林徽因的山河和岁月

  参与清华建筑系创建和国徽设计

  1945年3月,清华大学批准梁思成提出的在清华大学成立建筑系的请求,并且聘任他为系主任。1946年秋,清华大学建筑系如期开学,不过此时梁思成应耶鲁大学之邀赴美国讲学,筹办建筑系的重任又落在林徽因身上。

  林徽因之女梁再冰回忆,“母亲可以说是清华大学建筑系创建初期费心力最多的一位。”她拼尽全力做这件事情,从桌椅板凳到行政工作,直至课程设置,面面俱到,花尽心血。最早在建筑系任教的吴良镛也评价说,林徽因“躺在床上,把一个系从无到有地办起来,虽然经常卧病,却能运筹帷幄”。其实,此时她个人并未在建筑系担任任何职务,名字也没有出现在教师名单中。

  直到1949年10月7日,林徽因正式被聘为清华大学营建学系兼职教授,讲授住宅问题及雕饰学。从于葵的记录中,读者可以感受到林徽因作为一名女性建筑学家在设计建筑时流露出来的特有温情。她告诉学生:“建筑就是为人的生活设计的。”“住宅的厨房非常重要。厨房不仅要用得好,最好窗外的景致也要好,要有阳光,因为女主人一天要花几小时待在厨房里。”

  林徽因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建筑设计中。儿子梁从诫曾回忆:“母亲抗战时代的生活,我看的最多的就是她披散着头发,在厨房里挽起袖子洗衣服的样子。”如此,女性建筑学家比男性更深切体味到民用住宅的意义。她的设计充满温度,包含着她对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的体味。

  林徽因遇到的最激动人心的课题,是参与国徽图案的设计。当时,清华大学营建系组成国徽图案设计小组,由系里的各位老师参与,每一位参与者分配有不同的任务,林徽因是其中重要的主导成员。那段时间,梁思成和林徽因居住的新林院八号客厅的夜晚经常灯火通明,参与者们反复讨论和修改设计图。林徽因付出了很多,许多新的构思都曾是她首先提出并画草图。

  在最初的构思中,他们曾设想过以环形玉璧这种中国古老的样式作为基本图案,以象征团结、丰裕与和平。今天的国徽图案,是后来经过多次演变、修改之后才成型的。后来,林徽因又与梁思成一起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遗憾的是,因为病情恶化,1955年,林徽因去世,没有看到自己亲自参与设计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

  “什么时候,又什么时候,心/才真能懂得/这时间的距离;山河的年岁。”在这本长达43.5万字的林徽因传记末尾,于葵用这首诗作为结尾。林徽因其人也像她的诗歌一样,风华无限,长久地令后人倾倒和缅怀。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徐敏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