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知“莱”

2024-07-16 10:50:42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张全宝

责任编辑:李欢

  早就耳闻有个“莱芜谷”,一直没在意。加入嬴秦文化研究院后,经常提到“秦置嬴县”“汉置莱芜”,方知“莱芜谷”并不在今莱芜境内。于是,一个念头萦绕荡漾——尽快探寻“莱芜古城”。

  2024年6月29日,由史学专家尹承乾引领,我们考察团13人,分乘两车,一同前往。

  从莱芜高新区上高速,沿博莱高速行至苗山出口。驶出苗山镇东部边境,进入淄博市博山区境内,向东北方向一路行驶,穿过源泉镇驻地,东折北行几公里,进入淄川区,不多远就是“古城”城子村。出莱芜境到目的地,约50华里,用时40分钟。

  适逢酷夏干旱,面前的河道,宽宽的,干涸着,沙床裸露。河之阳就是城子村。河两岸各立一碑,上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为“齐长城遗址—三太山段”,北为“齐长城遗址—城子村段”。村庄北面的路边,面东矗立一大理石碑,镌刻“莱芜古城遗址”,非常醒目。碑文显示,这里是淄博市文物保护单位,于1997年6月19日公布。

  南北路是条交通要道,穿过村庄一直向北,连接了“莱民播流此谷”的来路。城子村就是当年的“莱芜古城”,三面临水,四方环山。尹承乾介绍,这条河就是淄河,环绕古城后北去;周边有座马鞍山,与史书记载相符;所谓的“莱芜谷”,就是从这里开始,南向延伸至莱芜区和庄一带。而莱子国,在今潍坊市一带。古莱芜县城,既是齐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也是齐都临淄的西南大门,还是齐国通往鲁国的交通要道。著名的齐鲁夹谷会盟、长勺之战,齐国君臣及军队都是沿莱芜谷南下的。

  《淄川县志》载明:古莱芜遗址,位于淄川东南口头乡城子村。公元前567年齐灵公灭莱子国,其国民逃难至此,建为城邑。当时淄河岸边虽山清水秀,但树木草萋,一片荒芜,故名莱芜。莱芜古城,现已全毁,其遗迹尚可辨,遗址区内尚有陶片残存。

  “莱芜古城”曾是宜居之地,清代著名诗人赵执信建有楼舍。尹承乾要带我们去参观,但已淡忘具体位置,便询问路边老人。得知我们是莱芜的,老人们都很热情,具体指点方位。据说,近来常有莱芜人前来探访、寻“根”。

  史籍记载,最早设置莱芜县是在西汉武帝年间。但汉武帝时设置的莱芜县,治所在今淄博市淄川区东南一带;而现在的莱芜境域,则大体属于当时的嬴县和牟县。后来,这三个县都被撤销了。到了唐代武则天长安四年(704年),才重新在嬴县旧址恢复了莱芜县。也就是说,“唐置莱芜”,才真正与今莱芜基本“合辙”,只是地名属“移植”,治所有变化。

  多年前,笔者查阅资料时获悉,关于“莱芜”的来历,众说纷纭,竟达六种之多。但,有明确史料出处的,便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水经注·淄水》载:“齐灵公灭莱。莱民播流此谷,邑落荒芜,故曰‘莱芜’。”

  虽有经典文集记载,因不谙来龙去脉,对“邑落荒芜”之说,很多人纳闷、不解,质疑不断。莱芜山清水秀、沃土良田、物产丰富、生态良好、人杰地灵,何来“荒芜”?所以,有些人士就望文生义,猜度了一些“传说”,包括“来无石说”“山名说”“音转说”等等,大都牵强附会。而笔者脑海留下烙印的,是小学三年级时,老师讲的——当年曹操骑着高头大马,来到这里,看到眼前荒无人烟,挥鞭长叹“一片莱芜”,从此这里便称为“莱芜”。

  “汉置莱芜”治所与今莱芜,两地相距不远,但因先前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阻碍了实地考察、验证。正是因之,十多年前,笔者认同一学者观点,择其“成果”,撰写了《“莱芜”的真面目》。如今来看,实属走偏、失真。若总在今莱芜境内探“古”,“真相”便顾此失彼、大谬不然。

  在莱芜境内,秦统一六国后,设置嬴县,嬴城遗址尚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秦便有嬴邑,“孔子观礼”“孟子谈葬”留下足迹;东汉时的嬴县,“韩韶留驹”成为美谈。2011年9月,首届中国嬴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召开,莱芜被定为“伯益封地 嬴秦祖里”,专家学者曾建议设立“嬴城区”。可见,地名变迁都是因时而异。自古“改朝换代”易名多,而和平时期变更少,都是权衡利弊之举。

  这次探“古”发现,从出莱芜境,一直到淄川区城子村,几乎全是山岭沟谷。目之所及,“古城”四面山体裸露、植被稀疏,尽显“苍凉”。难怪同行的吕总感慨,这里确实有点荒芜、闭塞,幸亏迁移了,在这里生活不方便。

  鉴往知来,向史而新。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尽管有点名不副实,但“莱芜”已成地域标志和文化符号,从古代“冶铁中心”,到莱芜战役、莱芜梆子,再到地级莱芜市、区划调整为济南市莱芜区,悠悠千载,闻名于世。相信,莱芜未来可期、前程似锦!

原标题:探古知“莱”

值班主任:李欢

作者:张全宝

责任编辑:李欢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