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管窥莱芜一中教学工作硬实力

2024-07-18 11:38:07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赵冰 高明 冷亚茹

责任编辑:李欢

  莱芜一中作为一所全国知名的高中,学生无疑有着较好的学习能力和自控力。对学生们来说,面对高考,他们要和全省最优秀的学子竞争;进入大学,他们又要和全国最优秀的学子竞争;走向社会,他们还可能要和全球最优秀的学子竞争……高中三年是学生走向成人的准备阶段,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要如何高效培养学生,赋予他们什么样的能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近年来,莱芜一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坚持理念引领,着力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三点管窥莱芜一中教学工作硬实力

  莱芜一中大门

  1

  一周至少6次集体教研

  看莱芜一中如何向教研要效率

  集体教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集体教研可以帮助教师开阔教学思路、提高教研水平,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莱芜一中作为一所老牌名校,通过多年发展完善,形成了一套独有且有效的集体教研模式,这也是莱芜一中提升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制胜法宝之一。

  莱芜一中高三级部主任高万福介绍,学校常规集体教研主要分两个层面。由于每个年级有50个班,为了便于管理,每个年级又分成了4个“级部”。每周一个学科开展整个年级的集体教研,大约26人,被称为大教研组;每天各个级部进行级部集体备课,6人左右,被称为备课组。每个大教研组有一名教研组长,每个备课组有一名备课组长。

  无论是大教研组还是备课组,均会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开展教研,且每次教研都会有明确的主要备课人和主题。不同的是,大教研组主要任务是制定下周的教学计划,把控教学进度、难度和方向,而备课组主要任务是明确第二天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策略、主题材料的使用和例题及习题的选择。无论多忙,每周大教研组教研和每天的备课组教研雷打不动,而且大教研组教研一般是半天时间,备课组教研是2个小时。这种教研模式,从时间和制度上明确了教研工作在莱芜一中整个教学中的重要程度。

  可能有人要问,高中老师时间本来就很珍贵,一天花这么长的时间教研,会不会耽误老师正常的教学工作呢?“答案恰恰相反,我们之所以花这么多时间去教研,就是因为找到了利用教研提升教学效率的办法。”莱芜一中高三级部语文教研组长高飞说。

  以大教研组教研为例,一般第一个阶段是根据当前的教学进度,集体做一至两道高考真题,并交流做题的收获和体会。对于莱芜一中的老师来说,做高考题就是工作,英语老师每周要做5套左右的高考题,而语文老师每周至少也要做2套高考题,有的高考真题他们甚至都要做五六遍以上。

  “做第一遍的时候,其实和学生参加考试的感觉差不多,先了解题目和题型,从第二遍开始就会带着问题和思考去做题,直到通过做题琢磨清楚每一道题的出题思路。集体做题的感觉很不一样,再加上交流,就能够集合大家的智慧,让老师对这个阶段的问题看得更加清晰。”高飞说。

  第二阶段是对当前教学进度内容进行重难点突破,主要是由主备课人以报告的形式对当前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再进行集体讨论交流,最终形成集体的智慧成果。第三阶段还要对当前的进度、学情和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这种每周一次的大集体教研,让莱芜一中能够很好地把握各班的教学进度、难度和方向,同时每周一次对高考题的集体碰撞、每周一次的专题报告也让老师一直处在高水平的学术氛围之中,特别有利于年轻老师的成长。

  “虽然是每周一次的专题报告,但是每个报告人都会非常认真地对待,一般需要一周甚至两周的时间去查阅资料,最终形成PPT,对老师个人发展的促进效果是非常明显的。”高飞说。

  而备课组的集体备课,主要是为老师上好第二天的课做准备,由一个主备课人进行主备课,其他人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交流,备课组集体备课非常细致,每个知识点该怎么导入、怎么引导学生思考、应该让哪几个学生回答问题、要选用哪些经典题训练、学生练习时会遇到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应对等一系列问题都有涉及,因此每个莱芜一中老师办公桌上都会有两摞厚厚的材料,一摞是试卷,一摞是备课本。

  “主备课人一般是轮流担任的,就不需要每个老师每节课都要花100%的精力,只要在主备课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就可以了,而且这种集体备课汇集了集体的智慧,大幅提升了备课效率和课堂效率。”高飞说。

  在莱芜一中,无论是每周一次集体教研还是每天一次的备课组备课,都会有学校领导参加。一般校级领导会参加大教研组教研,而级部主任会参加每天一次的备课组备课。

  学校领导干部参与集体备课的好处有很多,一方面领导可以对当前教研工作提供必要的服务,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解决;另一方面,领导干部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学科进度和学情,并给出意见和建议。

  作为教研的重要环节,莱芜一中还有严格的听评课制度,每周的公开课同样雷打不动。此外,针对学科中的薄弱环节,莱芜一中会随时召开重点教研组、备课组研讨会等,级部成员参加听评课后,会及时召开组长、老教师座谈会,并且加大学情、教情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

  “莱芜一中的集体教研已经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浸透到每个老师的教学之中,每个老师进入莱芜一中就进入到这样的教研环境中,老师通过教研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不仅发现了自己的薄弱环节,也看到了别人的优点,更解决了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大幅提升了备课效率和课堂效率,最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万福说。

  2

  从开始提出问题到最后解决问题看莱芜一中如何向课堂要能力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对于学生而言,课堂学习是学校生活中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多年来,莱芜一中从学生未来发展着手,围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课堂进行了大胆探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课堂。

  在莱芜一中,老师批改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批改学生的预习学案。所谓预习学案是指每堂课上课前,学生根据预习提示进行预习所形成的预习成果。老师批改预习学案就能够掌握每个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哪些问题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哪些问题是学生可以解决的。这个时候,学生可以解决的问题,老师会让学生自己解决,那些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也不会直接回答,而是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不断思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学生预习后,就能知道哪些是薄弱环节,上课时就会带着问题去思考。”莱芜一中63级年级委员会主任曹正文说。

  从预习开始,莱芜一中就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倡导能让学生自己阅读的,就让学生自己阅读;能让学生自己思考的,就让学生自己思考;能让学生自己训练的,就让学生自己训练;能让学生自己构建的,就让学生自己构建;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就让学生自己总结。这些做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老师则起高屋建瓴的点拨作用,帮助学生理顺逻辑思维上的卡点、学习上的难点和训练中的错误点。

  “这个过程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引发学生思考,而引发思考的表现形式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尤其是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曹正文说,莱芜一中老师在上课时会有针对性地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从高一到高三,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从最初的浅显,发展到后期经常提出“问倒”老师的高质量问题,这又反过来督促老师进步,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在莱芜一中的教室里贴着这样两句话,“其志交相明,其才交相成”,意思是智慧和知识要相互交流、印证才能更加通达明白,才能要相互配合、帮扶,才能有所成就,迈向成功。

  “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智慧交流碰撞的过程,道理越辩越明,逻辑越辩越清,在莱芜一中,不只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会互相提问回答,学生和学生之间也会互相交流问题。”莱芜一中62级2级部12班班主任、英语备课组长李秀丽说。

  课下,莱芜一中的教室里总会有很多同学聚在一起讨论问题。“学生学习能力有强有弱,优势科目各不相同都非常正常,因此我们学校一直鼓励学生之间互动交流、互相帮助,我们会告诉学生课堂学习有5个境界:最浅层的是‘听明白’,高一点的是‘想明白’,再好一点是‘练明白’和‘悟明白’,最高境界是‘讲明白’。所以我们鼓励学生讲出来,比如我们班的韩翔宇同学学习能力比较强,常常取得第一名,我有时就让他到讲台上讲他的解题思路,有的思路连老师都没想到。”李秀丽说。

  “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需要长时间的引导,但是这种能力一旦形成就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因为这种能力和思维可以很轻易地应用到任何场景。”曹正文说。

  3

  20多个活跃社团100多次学生活动看莱芜一中如何向社团要综合素养

  在上一届山东省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中,莱芜一中15名参赛选手和全省900多名选手同场竞技,由于发挥出色,莱芜一中学子夺得了11个奖项席位中的3个,同时该校教师焦明月获最佳指导奖,莱芜一中代表队获最佳组织奖和最佳学术团队奖。

  据不完全统计,仅从去年5月到今年1月短短9个月的时间,莱芜一中学子就获得了济南市第五届普通高中学生辩论赛一等奖、济南市中小学第二届阳光体测班级联赛团体总分一等奖、济南市跳绳比赛特等奖、济南市直属高中阶段学校军训展评一等奖等各项荣誉18个,特别有拿奖拿到手软的感觉,屡获殊荣彰显了莱芜一中学子极高的综合素养,也反映了莱芜一中老师队伍的水平之高。

  莱芜一中将学生社团这一平台作为提升学生素养课堂的载体,丰富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构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塑造了学生的人文精神。“这种文化环境和人文精神的感染,对学生心理成熟及人格整体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莱芜一中模拟联合国社团指导老师焦明月说。

  社团活动,“社团”和“活动”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起到作用。莱芜一中的各社团都配有指导老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各社团开展的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莱芜一中的校园里,摄影展、辩论赛、英语演讲比赛、艺术节、篮球赛等各类活动和比赛每天都有。而且这些活动和比赛全部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操作,极大地锻炼了学生活动组织、沟通、筹划等各方面的能力。

  古人云,“授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实现了从听得懂到会操作的实质性转变。以模拟联合国社团为例,在山东省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中,学生们有的作为土库曼斯坦代表在平衡欧亚能源问题上做出重要努力,有的为科威特代表向主席团提交多份立场文件,还有的参加了“地球村”展示活动,用展板及展品等多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物品展示出了欧洲的人文风情和地理风貌。三天活动中,学生们用英文辩论、游说、演说、写作,不仅锻炼了外语能力,也增强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外交谈判技巧,让学生从小就对联合国运行和国际政策的制定有了自己的视角与见解。

  无独有偶,莱芜一中生物社团为满足学生深层次学习的需要,遵循学校“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指导方针,以生物组教师为骨干,和学生们共同开发出了社团校本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以《校园植物调查》《校园中草药调查和种植》《校园植物欣赏》《中国传统植物文化》《植物标本制作》《室内育苗》六门课程为基本课程,让学生全面认识校园植物,不仅能掌握基本生物学常识,还能了解与植物相关的诗歌、书画、文学、历史等知识,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课程还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育苗种植技能。

  在莱芜一中,这样的高水平社团有20多个,每个社团都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在生动多样的社团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多年来,莱芜一中坚持特色办学,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办学理念,形成了卓越的师资队伍、丰富的课程体系、优秀的学生群体等办学优势,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行内的尊重,‘你以未来相托,我必全力以赴’,莱芜一中的三年一定是让每个学子充实幸福的三年,莱芜一中的三年一定是让每个学子华丽蜕变的三年,学生们最终将昂首迈进理想学府。”莱芜一中校长丁兆华说。

作者:赵冰 高明 冷亚茹

责任编辑:李欢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