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历史文化名人与莱芜

2024-07-22 11:18:52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刘恒杰

责任编辑:孙亚迪

  唐天宝四年(745年)夏,34岁的杜甫来到济南,参加了一个由官员和文化名流在历下亭组织的宴会。名士雅集,杜甫当即赋诗,留下了“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陪李北海宴历下亭》)的千古佳句。历史上,山明水秀风光旖旎的济水之南,的确造就并吸引了大批历史文化名人。这些名人不但为济南写下了灿若星辰的诗文,而且也为莱芜留下了许多华美篇章,与嬴山牟水交相辉映。

  李开先:为《莱芜县志》作序

  李开先(1502—1568年),今济南章丘区人,字伯华,号中麓子、中麓山人及中麓放客。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吏部考功主事、员外郎、郎中,后升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遭罢官。回到章丘故居后,修建亭园,结词社,征歌度曲,搜集戏曲及民间文学作品。他利用当时民间小曲形式写成《中麓小令》百首,流传很广。嘉靖二十六年写成传奇戏曲《宝剑记》。李开先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还是大藏书家,所藏书尤以戏曲为多,有“词山曲海”之称。在当时的文坛上,李开先与王慎中、唐顺之等号称“嘉靖八才子”。

  李开先有多首写莱芜的诗,其中有一首题为《寄莱芜旧尹曹东山》。此诗载《李中麓闲居集》。曹东山,即曹忠,明嘉靖《莱芜县志·政教志·秩官》载:“曹忠,字显卿,号东山,直隶海州人,由监生嘉靖二十一年(1542)任。”全诗如下:“昔宰山城日,那堪值岁凶。视民如爱子,驱盗尽归农。疑狱真能剖,非公鲁不容。双凫南去后,谁复步遗踪。”山城,即指莱芜。双凫,本意指两只水鸟或两只野鸭,后用为地方官的故实。从诗中记载可知,曹东山在任莱芜知县期间,正值强盗凶狂之时,强盗霸占农民土地,莱民深受其害,民不聊生。为救民于水火,曹忠上任后,首先驱除了强盗,归还了人民被霸占的土地。他公道正直,善于剖断疑案,深得百姓赞颂。在章丘的李开先也听闻了他的政绩,曹忠离任后,李开先发出“双凫南去后,谁复步遗踪”的感叹,期望后来者都能像曹忠那样爱民如子。

  曹东山之后,一位“青年博学”的新科进士沐着习习春风千里迢迢来到莱芜,他就是福建莆田人陈甘雨。陈甘雨没有辜负李开先的期望,上任之后,政绩更为卓著。三年知县任满,陈甘雨还破天荒地拿出了一部《莱芜县志》请李开先作序。看到这部县志,李开先大为惊异,他深情地回顾到:“嘉靖癸巳,予以部主事差徐,取道莱芜。见山川陡峻,风物朴茂,距吾章仅百里,止闻为山邑,不知其亦一乐土也。”(李开先《莱芜县志序》)嘉靖癸巳(1533年),李开先在京任户部主事时,去南方徐地出发,路过莱芜,见这里山川峻峭、物产丰富、人民朴实。此地距他家乡章丘仅百里之遥,曾以为是高山闭塞之地,原来是一方乐土。序的末尾,他不禁感叹道:“陈君青年博学,有规措之才,警敏之智,临政略无难色,而绰有能声。刑清事简,有余力而为是举,固有以也。予虽闲而神疲志怠,章志宜成无成也。”(同上)李开先对“青年博学”陈甘雨称道的同时,也遗憾自己应完成一部《章丘县志》而未成。

  张养浩:《三皇庙记》

  张养浩(1269—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故居在今济南市天桥区柳云社区(张公坟村)。其自幼好学,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张养浩少年时便文名远播,19岁就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历经六朝,为元代重臣。

  元致和元年(1328年),莱芜知县申楫新建三皇庙。三皇庙是为“伏羲氏、神农氏、黄帝氏三圣人”所建。建成后,“命教谕吉明理走济南,请文养浩以识岁月”(《三皇庙记》)。知县申楫派教谕吉明理专程赴济南,请文章大家张养浩写文章以记其事。时辞官赋闲的张养浩,有感于申楫在莱芜的卓越政绩,愉快地答应了撰写碑文的请托,写下《三皇庙记》一文。文中写道:“安得幅员州县牧,举龚黄卓鲁之埒,毋使吾民怅焉。惟贤其一二,岂非士君子平昔志愿哉!因记是役,及之斯,亦救时弊拯民危之良药石也。”龚黄,汉代龚遂与黄霸的并称;卓鲁,汉代卓茂与鲁恭的并称。四人均以循吏见称,后因以指贤能的官吏。这是张养浩对申楫的赞扬,更是期盼地方官员能像古代贤能的官吏那样,为“毋使吾民怅焉”而“救时弊拯民危”。

  文章写完后,张养浩意犹未尽,便去大明湖畔的“超然楼”请大书法家李泂(1274—1332年)书写。李泂,滕州人,初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累官至奎章阁承旨学士。李泂仪容清峻,胸襟开朗,尤擅书法,每有所作,奋笔挥洒,迅飞疾动,意之所至,臻极神妙。辞官后的李泂抖落一身官场俗尘,在大明湖畔建别墅“超然楼”以居,赏荷看雨吟诗品茗。

  申楫请人将济南两个文化大家的文章墨迹刻在石碑上。碑文开头写道:“翰林待制、儒林郎兼国史院编修官李泂书;翰林学士、资善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张养浩文。”碑已不存,文章载于明嘉靖《莱芜县志·文章志·碑刻》。

济南历史文化名人与莱芜

张养浩

济南历史文化名人与莱芜

李开先

济南历史文化名人与莱芜

李开先为《莱芜县志》作序

济南历史文化名人与莱芜

  《二南诗钞》李攀龙:《送莱芜县萧薄》

  李攀龙(1514—1570年),字于麟,济南历城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先历官至陕西按察司提学副使等,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上疏乞归。由陕归来,在家乡筑白雪楼,隐居高卧,杜门谢客,不与权贵往来,一些达官显贵以其接见为荣,学人士子更是以其品评来衡定自己的身价。隆庆元年(1567年),起复出任河南按察使等。作为领袖人物,李攀龙曾与李先芳、谢榛、吴维岳、王世贞等结诗社,称“七才子”,倡导文学复古运动。“闻望茂著,自时厥后,操海内文柄垂二十年”(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李按察攀龙》)。

  李攀龙亦有多篇写莱芜的诗文,其中一首题为《送莱芜县萧薄》的诗颇为后人称道。萧薄,即萧隆祐,清康熙《新修莱芜县志·秩官志·吏绩》载:“萧隆祐,江西泰和人,明嘉靖二十七年任莱芜主簿。有守有为,善诗文,尝学于念庵先生,济南李于麟赠以诗。”萧隆祐任莱芜主簿时间不长,取得补授铨司职,李攀龙写诗以赠:“萧生业本儒术起,稍因读法得其指。栖息十年白鹿洞,担囊一卷青乌子。岱宗雄蟠大海滨,衣冠气王中有人。……莱芜作簿更谁群,但恨无过范史云。釜里蠹鱼堪自见,鞭下虫蛆讵忍闻。……匹马悠悠复路岐,即今失意欲何之。同乡冢宰谙名姓,府掾郎曹伫可期。”该诗说,萧隆祐儒学起家,曾在白鹿洞书院修业十年,颇有雄才大略。先生清廉为官,常以汉末莱芜令范史云勉励自己,但因不热心官场事务,误入宦海,失意而去。全诗既有对萧隆祐怀才不遇的惋惜,也有对他不媚世俗的赞赏,期望他入铨司分曹治事后再创新业绩。

  对于莱芜知县同年陈甘雨的政绩,李攀龙也是赞赏有加。他曾写有一首题为《莱芜令陈母加恩》的诗:“梅花犹记照离裾,白发秋明海上舆。疏乞圣人题赐凤,歌传仙令釜生鱼。”上述两首诗均载清康熙《新修莱芜县志·艺文志·诗赋》。诗中,李攀龙把陈甘雨比作了范史云。

济南历史文化名人与莱芜

  殷士儋殷士儋:《邑丞王公去思碑》

  殷士儋(1522―1581年),字正甫,世称棠川先生,济南历城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嘉靖为裕王朱载垕(后来的明穆宗隆庆皇帝)选老师,殷士儋被选中。一身正气的殷士儋对朱载垕影响很大,朱载垕对这位老师也是十分敬重。隆庆元年(1567年),殷士儋升为侍读学士,掌翰林院事务,进礼部右侍郎,不久又任吏部右侍郎。翌年春,升为礼部尚书。隆庆三年(1569年),兼任文渊阁大学士,后晋升少保,改武英殿大学士。殷士儋曾上疏提出“布德、缓刑、纳谏、节用”等建议,令大小官员关心民间疾苦,深得隆庆帝嘉许。后遭同僚排挤打击,于隆庆五年(1571年)多次上疏请求辞官。返归故里后,殷士儋选定趵突泉西元代万竹园故址为栖身之处,并取名“通乐园”,在园内垒山叠石,疏泉筑亭,构舍植花,著书讲学,从者如云。十年后去世,谥号“文庄”。尽管位居高官,殷士儋却从未中断对诗文的学习,尤其是回到济南后,更是投身于诗歌创作,时与李攀龙、边贡、许邦才被誉为“历下四诗人”。目前留有《金舆山房稿》十四卷。

  清康熙《新修莱芜县志·艺文志》中,有殷士儋撰写的《邑丞王公去思碑》一文。该文写于“嘉靖丁巳”,即1557年,追述的是二十二年前一位叫王宗义的莱芜县丞。写此文时,殷士儋已经进士及第十年且任职翰林院,而王宗义不过是“郡大夫若监司按部鲜至其地”(《邑丞王公去思碑》)的偏僻小县莱芜且早已离开多年的一个小小的县丞,地位悬殊可谓云泥。殷士儋何以撰写此文呢?原来,他是被这位县丞的事迹深深感动了。王宗义于嘉靖十二年任莱芜县丞,其“平易近民,精敏视事。五署县篆,理冤抑恤催科,冰蘖之操,始终如一。治河之功尤伟”(清康熙《新修莱芜县志·吏绩》),“去之日,民老稚千余人相扶携泣送,络绎于道,车拥不行”(《邑丞王公去思碑》)。离任二十多年后,莱邑百姓还争相向朝廷巡视官员陈述这位县丞的事迹。殷士儋大为感动,“其孑然树立,廉惠著称,所居民附,所去民思,亦庶几卓行君子哉!”(同上)

  此文洋洋千余言,语言朴实流畅,读来感人至深。

  周乐:《哭故人莱芜令纪秋水》

  周乐(1777—1853年),字二南,晚号漫翁。历城人,恩贡生。性豪爽,喜宾客,以诗文名于时。曾与余正酉等七人结社于大明湖畔,世称“明湖七子”,诗文唱和,名噪一时。周乐是“明湖七子”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曾漫游燕、赵,居关中十年。回到故乡后,傍大明湖而居,主讲济南景贤书院。其诗“激宕豪迈”,“其源盖出于杜韩”,著有《二南文集》《二南诗钞》《二南诗续钞》等。

  道光元年即1821年,文安举人纪淦令莱芜。纪淦,字秋水。来到莱芜以后,纪淦发现这里不但山川秀丽,而且冶铁业繁盛,漕运发达,对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这样好的地理环境,应该是出读书人的地方。可是,纪淦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自乾隆十七年(1752年)一个叫魏照黎的人考中进士后的七十年间,竟再无一人考中进士。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境内无一处为读书人提供学习交流的书院。这位父母官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他决定建设一座书院,让那些读书的寒士能有个容身的地方。于是,他捐出自己的俸禄,与地方士绅筹建“汶源书院”。然而,书院七月建成,纪淦八月却不明不白被弹劾去官。离开莱芜的那天,他的心里一直对书院放心不下,一遍遍嘱咐送别他的人,一定要把书院办下去,绝不能半途而废。作为一个外地人,含冤罢官之日,却不以己悲,其情其景,让人潸然泪下。离开莱芜,纪淦徐徐北行。行至济南,他停了下来,他想用济南的山水先为自己疗一下伤,然后再作打算。周乐等济南名士很快接纳了这位落魄的读书人。作为“明湖七子”之一的纪淦,他的诗得到了济南文人的高度评价,周乐曾写《题纪秋水豆花集》诗以赞:“余非燕赵士,对此亦悲歌。操出土音壮,得来秋气多。灯昏花欲堕,酒罢剑频摩。敢附君知己,其如同病何。”可惜的是,仅仅过了一年,纪淦便在贫病交加中去世。周乐悲痛万分,含泪写下《哭故人莱芜令纪秋水》一诗:“忽闻官罢已堪惊,凶耗旋传泪雨倾。不剩一钱困廉吏,可怜五斗误书生。斯人沟渎才何益,宦海风波命太轻。尚望醵金诸父老,妻孥莫使滞归程。”周乐等人凑集盘缠,让“不剩一钱”的纪淦之妻将其灵柩运回老家。

作者:刘恒杰

责任编辑:孙亚迪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