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总有这么一些人,用自己平凡的举动,帮助那些贫病幼弱者,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用人间至孝,显示着超越平凡的勇气……本期《非常对话》,我们采访了裴红心、张红霞、王广禄和代强四位“身边好人”,请他们用朴实的话语、真挚的情感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真情旋律永恒,诠释最美风景。他们的行为彰显了人间大爱,展现了人性大美,感动了社会,温暖了泉城。
用爱催生力量,画出生活最美轨迹
面对成为植物人的母亲,她无微不至、无怨无悔,“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面对患有精神疾病、癫痫、小脑萎缩的弟弟,她没有抱怨,用耐心给予弟弟细致入微的照顾。她就是裴红心,用爱与坚守催生力量,画出生活最美的轨迹。
裴红心1971年出生于长清区孝里街道南黄崖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父母老实淳朴、厚道正直的品行深深影响了她。裴红心与母亲、弟弟一直生活在一起,虽然生活清贫,但却幸福美满。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这份宁静。2017年,裴红心的母亲突发脑中风,不省人事,瘫在家中。邻居发现后立刻给裴红心打电话,把老人送到了医院。在医院,医生告诉裴红心,老人救活无望,让她做好心理准备,就算救活了也很有可能成为植物人。当时,裴红心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定为老人做手术。但是,结果不遂人愿,她的母亲成了植物人。医生告诉裴红心,母亲苏醒过来的几率极低,今后身边一刻都离不开人,还需要精心照料。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裴红心以实际行动反驳了这句话,树立了当代孝子的榜样。
从老人手术到现在已有7年多,裴红心始终不离不弃,没日没夜地精心照料着老人,每天给母亲擦洗身体、换洗衣服、按摩、喂饭,每天忙到晚上11点,半夜还要起来好几次给老人翻身,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着,从不抱怨。她还时刻关注着母亲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就立即联系医生。在她的精心照料下,母亲的病情一直保持稳定。7年来,她每日事无巨细地伺候在母亲身边。母亲的所有食物都需要放在搅拌机内打成糊糊。裴红心用注食器吸满糊糊,来到床前,向母亲的鼻饲管里慢慢打进去。“娘,这饭味道怎么样?这是你最喜欢喝的黄崖小米。”“娘,我会好好照顾弟弟和你,尽最大努力等待奇迹出现。”母亲始终毫无声息,但裴红心每天依然围在母亲身边念叨着,在她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她坚信,在她悉心照料下,母亲会苏醒过来。母亲虽然卧床多年、大小便失禁,但她的床单永远是干干净净的,房间里也没有异味。“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身为子女,即使母亲不再有所回应,我也会竭尽全力并无怨无悔。”裴红心说。
裴红心的弟弟患有精神病、癫痫等多种疾病,照顾弟弟时,她更是付出了巨大的耐心和爱心。她不仅要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还要时刻关注他的情绪变化。每当弟弟发病时,她都会耐心地安抚他,帮助他稳定情绪。2024年年初,裴红心的弟弟被确诊为小脑萎缩,行动不便。每天伺候完母亲后,她就扶着弟弟锻炼,在她的关爱下,弟弟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照顾母亲和弟弟这么多年,裴红心学会了如何为母亲进行康复训练、如何预防并发症等。同时,她也学会了如何与弟弟沟通、如何帮助他稳定情绪等。这些技能让她在照顾家人时更加得心应手。裴红心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家庭的责任与担当,她的孝行感动了街坊邻居,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做事“三不昧”爱心“不差事”
拾到价值数万元的财物,她急失主之所急,想尽办法寻找失主归还失物,面对酬谢笑而拒之;经营小吃店期间,坚持诚信第一,坚决向“以次充好”“漫天要价”说不,积累下很多忠实“老顾客”,还“捎带着”帮30余件遗失物品找到了主人;免费教老年人跳广场舞,还为上千位老年人免费提供广场舞器材……
不昧“失物”、不昧“良心”、不昧“爱心”,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不差事老张”——济阳好人张红霞。
张红霞是济阳区济北街道龙海社区居民,2024年3月26日清晨,她像往常一样在济北公园参加健走队晨练活动。上午9点左右,完成晨练的张红霞步行回家,行至开元大街南侧植物园附近时,在非机动车道路上发现了一个黑色背包。打开一看,包内有身份证、银行卡、合同书及多件贵重首饰等,价值数万元。
张红霞心想失主一定特别着急,就在原地等了半个小时,由于家中有老人和上学的孩子需要照顾、送学,张红霞决定先带着背包回家。回家后,张红霞想尽各种方式打听失主,当晚10点30分,终于联系到了失主。失主张桂花是曲堤街道人,除了银行卡、贵重首饰之外,对她来讲最为关键的是那份标的额几十万元的“合同书”,其重要性无需多言。
她对背包的失而复得非常激动,随即拿出500元现金表示感谢,而张红霞则断然拒绝,并对失主说“这没什么,换作是任何一个人捡到,都会这样做的”。2天后,失主将写着“拾金不昧 品德高尚”的锦旗送到了张红霞手上,用来表达内心最诚挚的谢意。
2011年3月从毛巾厂退休后,张红霞经营一家名叫永汇楼的饭店,去年家里老人需要照顾,就把饭店关了,自己平日里做点外卖炒鸡营生。经营饭店期间,时常有顾客将个人物品遗忘在店里,面对客人们忘记带走的财物,每次张红霞都会将物品放好,等待客人上门来领取。“不是咱的东西咱不能昧下,物归原主是应当的。”张红霞回忆,前前后后归还的手机、钱包、钥匙等失物有30余件。
在她的店里,饭菜明码标价、分量十足、用材用料也是实打实的正规货源,从不用勾兑、劣质、过期食材,赢得了诸多顾客信赖。以至于饭店歇业后,很多老顾客慕名而来,光顾她的炒鸡店。
平日生活中,张红霞也在默默地奉献着爱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社区老年人的事就是我的事。”张红霞发现很多社区、广场的老年人热衷广场舞锻炼,却苦于灯光、音响器材匮乏。于是,张红霞担当领舞,免费教授老年人跳广场舞,又自费购买了多套音响、灯光设备,无偿供多处城区老年广场舞队伍使用。为此,老人们都亲切地称她“不差事老张”。
张红霞坦言:“我们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既然跳广场舞是对老年人身体有益的一件事,那我就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助力老年人有个好身体。”就是这样朴素真诚的理念,让张红霞在社区里传递着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她以诚信与爱心待人接物,收获了无数身边人的认可与信赖。
照顾瘫痪妻妹40载济南爷们有担当
王广禄今年69岁,是历城区港沟街道梧桐台社区雍锦园小区居民。从青年到老年的人生之路上,他毅然决然地承担起了照顾语言丧失、重度残疾的妻妹,用40年光阴践行一句承诺,诠释了男子汉的有情有义有担当。
在王广禄和家人的细心呵护、精心照料下,妻妹在瘫痪几十年里没有生褥疮和其他并发症。他的故事在当地社区广为流传,书写了孝老爱亲、无私奉献的感人篇章。
“妈妈,有我在,你还不放心吗?”“有你,我肯定放心啊。”这段对话是王广禄岳母临终前与他的对话。王广禄的妻妹褚红燕在6个月大的时候,因生病时用药不当,导致重度残疾,语言丧失,终身瘫痪,她的智力一直停留在了婴儿期。岳父早年去世,为了照顾瘫痪的褚红燕,王广禄夫妻婚后就搬到了岳母家一起居住,这一住就是40年。时至今日,王广禄提起已经去世的岳母还是叫“妈妈”,“妈妈”这个称呼从一个69岁老人口中喊出来,让人动容。
王广禄回忆说,刚结婚的时候,在照顾褚红燕的事上,岳母开始不让他插手。后来褚红燕由于缺乏运动,体重达到130多斤,每次把她从床上挪到轮椅上得需要很大力气。王广禄看在眼里,和岳母商量,只要他在家里,照顾妹妹翻身喂饭这些活,就让他来。为了不让妻妹生褥疮,他们一天内无数次将病人从床上抱到轮椅、从轮椅抱到马桶、从马桶抱到床边,耗费了很大精力。在早年医疗器械技术水平不发达的年代,王广禄还为妻妹定制了冬夏季两把特殊的座椅,夏季的座椅底部镂空透气,用竹子编好围挡。这两个椅子可以固定,瘫痪无力的病人坐在上面,不会滑下来,非常安全。长此以往,王广禄逐渐从照顾病人的好帮手变成了顶梁柱。
为了让妻妹能吃上既可口又容易吞咽的“病号饭”,王广禄长期致力于研究食谱,面对妻妹拒绝食物又无法语言表达时,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变换烹饪方法,确保食物满足她的口味。40年里,他学会了揣摩病人的细微表情,生病时给予及时有效的照顾。在王广禄和家人的细心呵护下,妻妹在瘫痪期间没有生褥疮和得其他并发症。虽然妻妹的一生是不幸的,但她的生活充满了爱与关怀,她像一个婴儿一样被姐姐和姐夫照顾得无微不至。
王广禄是家中长子,自己的老母亲年事已高,也需要照顾,王广禄就把3个需要照顾的亲人搬到了一起,家里像开了个“养老院”。妻子需要照看孙子,他就每天自己买菜、做饭,精心照料老人和妻妹,这样的日子过了3年,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
王广禄,这位1983年入党的老党员,总是默默付出、不求回报,每当组织上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时,他总是说:“比我困难的家庭还有很多,我不需要帮助,我能自己解决。”他用一生践行道义与担当,彰显党员的信仰与品格,向社会传递着勤劳善良、孝老敬亲的正能量。
大小救援百余次勇往直前显担当
代强是长清区平安街道南汝村村委会副主任,2020年,他加入济南公益救援志愿队,参与了大大小小救援百余次,每次都是勇往直前、竭尽全力。同时,作为村干部的他,努力参与村庄建设,为村庄发展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
2021年,河南出现洪涝灾害后,代强一直关注相关消息。得知河南金水区缺水的消息后,代强随即联系了同在一起工作的本村村民刘庆亮和张桥村村民曹飞。3个人一合计,购买了1200包水、40箱方便面,驾驶两辆大货车,紧急出发,赶赴河南。行至开封时,下起了瓢泼大雨。灾情分秒不能耽搁,他们冒雨继续前行,3个人互相鼓励,小心开车,终于到达金水区救援物资存放站点,奉献了自己的爱心。
2023年3月中旬的某天23:40左右,代强忙完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开车回家。当他行至凤凰路、通发大道附近,突然看到前方有一辆车侧翻在马路边。代强有些担心,慢慢行驶到车附近,仔细观察。他发现是一辆电动三轮车翻在路边,右边轮胎已经爆胎,一个30多岁的男子瘫坐在车子旁边一动不动。不容多思考,他把车停在旁边,立即下车去查看,司机已经口吐白沫、意识不清。由于不了解司机的身体情况,不敢随便施救,避免造成二次伤害。于是,代强立即拨打了110和120电话,同时询问受伤司机情况,观察周围环境,并使劲将侧翻的车辆放平,以便更好地救助。好不容易叫醒伤者,却发现其是聋哑人。由于无法正常交流,代强努力寻找伤者的信息。终于,代强在车上找到一个快递,上面有伤者的姓名和电话,得知伤者名叫许磊。随后,代强马上拨通了电话,向许磊的家人说明情况和位置。
为确保许磊及时获得救治,代强一直等到警察、医生和家人到达现场,然后将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好在救治及时,许磊转危为安。“在别人需要帮忙时,我们一个小小的帮助无疑就是雪中送炭,雨后的一缕阳光,帮助了一个生命、一个家庭,传递了一份爱心。”代强说。
过了几天,许磊拿着锦旗来到了平安街道。后来得知,他休养好身体后一直打听代强的信息,内心一直很感激他,于是用送锦旗的方式表达心中无尽的谢意。代强非常感动,他说:“我一直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每个人看到这种情况都不会视而不见的。”这就是所谓的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