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丁 作
从往年规律来看,8月上中旬,通知书发放将迎来高峰期,有些同学可能会收到不止一个学校的通知书或电话。这些通知书是怎么回事?背后的“学校”能去读吗?调查发现,这些通知书基本上都属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日制本科助学班”,学历层次标注为“本科”,落款多为“某某学校继续教育学院”。自学考试、助学班、全日制、本科……这些词语混杂在一起,不禁令人迷惑。(8月6日《北京日报》)
无需高考成绩,支付一定费用就能上大学,并拿到本科证书,是不是令人心动?如果轻信这样的说辞,很可能就会落入精心设下的圈套。“助学班”招生机构的主要目标群体为“高考分数未达本科线,只能读专科,但仍对上本科大学有着强烈渴望的考生与家长”。利用考生涉世不深和对招考政策不了解或以为多交钱就能走捷径的心理,一步一步引导这些学生报“本科助学班”。陷阱主要就在于用“全日制”来掩盖的“自考”上,这是一个颇有心机的宣传手段。
在大众观念中,全日制的认可度比较高,再加上本科,对于高考失利或志愿没填好的考生而言,是极具吸引力的。然而此“全日制”非彼“全日制”,“助学班”招生机构里所谓的全日制,指的是学习形式为全日制,也就是和高考统招本科生一样,在学校吃住,在教室上课,全天在校学习生活,相当于帮助学生取得自考证书的辅导班。并且最后获得的毕业证绝非统招全日制本科,而是自学考试毕业证书。“助学班”招生机构通过模糊概念,专门用来蒙骗不懂其中真意的高中生和家长,可谓与大众玩了一场文字游戏。
其实,冷静下来想一想,高考没达到本科线,去读本科助学班,最后和达到本科线的学生拿同样的全日制本科毕业证,可能吗?不过,在清晰了解上述内容的前提下,学生若仍愿意花费高价选择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全天候“体验”大学生活,那无非是一种个人选择。但对于一些只达到专科线或没有学校可去的学生来说,本就处于迷茫和焦虑之中,招生机构刻意模糊“自考”与“统招”的区别,导致信息混淆,忽悠学生花高价去读个“假大学”,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2014年颁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管理试行办法》,鼓励社会助学组织依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助学活动。然而现实中,一些机构拿捏部分学生不愿付出努力就想拿文凭、心存侥幸试图走捷径上名校的心理,催生出“无需分数”“免考包过”,乃至用“全日制”混淆视听等乱象。
对此,教育部应同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大力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专项治理活动,整治高价收费、虚假和夸大宣传、恶意曲解政策、实施欺诈、传播不良导向等市场乱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而除了“堵”和“查”,更应做好“疏”,相关部门要以优质免费的公共信息服务占领自学考试助学市场,让良币逐渐驱逐劣币。
家长和考生自身也应摒弃急功近利心理,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明确不同的招生类别,其入学条件也是不一样的,所取得的毕业文凭必然也是不一样的。务必认真辨别普通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选择适合的学习进修方式,谨防上当受骗、遭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