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民政部联合发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合规指南》。指南聚焦当前经营者反映突出的问题,对行业协会商会收取会费、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等重点领域,科学、合理设置收费要求,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商会收费长效监管机制。(8月7日新华社)
行业协会商会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其重要性无需赘言。然而,部分行业协会商会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复、偏高和过度收费等问题。2017年有关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管理的意见》,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的通知》。
有关方面也曾曝光多起行业协会违规收费案例,披露了四类问题:强制入会收取会费,增设从业要求强制收费,通过关联企业强制收费,违规评比达标表彰并收费。这一系列政策、检查、曝光“组合拳”取得明显收效,但乱收费问题并没有杜绝。
行业协会商会属于非营利性机构,如果真正坚持这个定位,按说不会出现乱收费问题。但实际上,部分行业协会商会性质变了,通过乱收费从事营利性活动。这既加重企业和个人经济负担,也破坏营商环境,干扰市场活力。所以,有关部门此次印发指南为行业协会收费提供合规指引。
指南既在“总则”部分明确了依法合规、公开透明、平等自愿的基本原则,还以专章形式针对“会费”“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其他收费”逐一作出详细规范,并在“违规处理”部分明确了处罚依据和措施。可见这是一份完整的收费合规指南,对有关各方均有意义。
从行业协会商会角度来说,过去可能对某些收费合法与否缺乏准确认知,指南为其收费划出了“红线”,哪些收费合法、哪些收费非法,由此一清二楚,想装傻充愣没有借口。企业和个人可根据指南来判断行业协会商会每项收费是否合规,各地有关部门监管执法也有了清晰指引。
在此基础上,行业协会商会能否做到合规收费,笔者以为,还取决于“双向监督”。一方面,要鼓励内部监督发挥作用。内部监督包括两部分,既要鼓励会员单位和个人积极举报协会商会乱收费问题,也要鼓励协会商会内部工作人员或已离职人员当“吹哨人”。
另一方面,强化外部监管。协会商会收费行为是否合规,基本能从财务账本中看出端倪。每年年检材料中虽然包括《财务审计报告》,但这种报告还需要有关部门再审计或者说再抽查。同时,既要对协会商会收费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也要深入走访会员单位和个人主动发现线索。
当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管双向发力,既能倒逼行业协会商会合规收费,也能及时发现违规收费并予以纠正。而指南的发布,恰恰为这种“双向监督”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从常理来说,当企业和个人遭遇乱收费,因加重负担会积极举报,但前提是必须普及指南和相关法律知识。
要想精准普及法治知识,不妨要求、倡议行业协会商会在召开会员大会时,先学习指南和相关法律知识,并了解投诉举报渠道。如此一来,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的手,就不敢轻易伸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