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礼物不是消费主义,为了买礼物而买礼物是消费陷阱。对普通人来说,放弃七夕的“浪漫消费”,或许就是一瞬间。更何况,在理性消费的大趋势下,人们越来越在意送礼物的“投产比”和“性价比”。“过年越来越没年味了”可能是个伪命题,但是这个七夕,确实没有“花钱买浪漫”的味道了。莫非是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把七夕进化掉了?(8月11日凤凰网)
刚刚过去的七夕节,相关话题上了热搜。“七夕消费暴跌年轻人不交爱情税了”、找人“骂醒恋爱脑”、找“分手搭子”“陪伴聊天”等服务相当红火。从中我们看到的不是年轻人不爱消费了,也不是爱情廉价了,而是年轻人在情感表达方式的消费上更加多元理性了。
据多项调查显示,年轻消费者对于商品价值的判断更为理性,不再轻易被节日氛围所驱动而进行冲动消费。他们成长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接受着多元化的价值观教育,对于幸福的定义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浪漫仪式或物质享受。相反,他们更加注重个人成长、精神追求与自我实现,倾向于将有限的资源投入教育、旅行、健康管理等领域。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得七夕等节日的浪漫消费不再是他们的首选,而是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附加选项。曾经的七夕,是乞巧节是情人节,而最后变成购物节。只要稍加包装,打上“七夕限定”的名义,就能把一切卖给愿意为浪漫买单的人。但在理性消费的大趋势下,人们越来越在意送礼物的“性价比”,这让那些抓不住年轻人情绪价值的“爱情”“婚姻”相关联的行业进入了尴尬期。
一份名为《人设与陪伴经济学》的报告显示,2025年左右,陪伴经济的市场规模或将达到400亿元至500亿元左右。陪诊、陪拍、陪跑……市面上各种各样的陪伴直击社交4.0时代孤独者的痛点,而人们更惊诧地发现,除了这些物理陪伴,原来恋爱和分手等“走心”的事情也是可以被陪伴的。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创新服务消费场景,这需要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这要求政府部门要在青年友好上加大创新力度,为商家创新服务消费场景提供新的契机,减缓年轻人的焦虑迷茫情绪。商家的鼓励消费措施,要更多地把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进行有机融合,特别是在疗愈经济方面,要有更多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