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李明
近日,河北保定容城县贾光乡发生了一起因骑行引发的悲剧。一名11岁男孩“球球”跟着父亲以及自行车队在双向公路上骑行,结果在接近中线时不小心摔倒进入对面车道。
另一段行车记录仪视频显示,孩子摔倒时,倒向了对向正常行驶的机动车道上,遭到对向行驶汽车碾压身亡。有网友指出网传视频中道路左右两旁的虚线可能是用来标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骑行队伍疑似违规在机动车道行驶。
据媒体报道,事发地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公安部门正在调查此事。此外,“球球”父亲的社交账号已经清空了之前发布的全部内容。据网传信息显示,已故男孩的父亲,事发前面对网友的劝导疑似有回怼行为。
还有一个细节引人侧目,悲剧发生后,同行的骑行者疑似对涉事司机有推搡以及逼其下跪的行为。通过舆论普遍对涉事司机的同情可以看出,公众对是非曲直的评判方式并不是仅仅从哪方损失更重谁就更占理,而是对一些不遵守规则还无节制向他人伸张权利的行为不满。
在一些相关评论区,有义正词严的谴责,也有无比惋惜的心痛,但同时,也有幸灾乐祸甚至拿故去男孩的名字“玩梗”的声音,更有甚者,还有极端发言将此事引申到阴谋论的角度上去。根据交通法规,未满12岁的儿童不允许上路骑行,作为已故孩子的监护人,舆论对其的不满自然可以理解。
但是,即便前述的回怼网友信息是真的,此刻也不该对这位父亲大加网暴。尤其是不能以孩子的无辜殒命物化为讽刺性的语言工具,来表达对父亲的嘲讽。等待这位父亲的,除了法律的问责,还有一生恐怕都难以稀释的苦痛,以及一个家庭的支离破碎,相信其后果已经不可谓不沉重。
除了批评以外,更深一层的公共性思考在于,当一个孩子的监护人,面对风险不管不顾,面对劝导置若罔闻而屡屡将孩子一步步引入险境的时候,除了“主宰”孩子命运的家人外,是否还有制度之手将他们从死亡的边缘拉回,鉴于涉事父亲此前就已在短视频平台上展现过带孩子骑行的内容,那么能否打破不举不究,以常态化执法管控违规骑行引发的风险,防患于未然之中?平台能否及时捕捉到负面示范的内容?
从另一个层面讲,舆论之所以对此事引发如此巨大的关注,除了人伦悲剧的底色外,还有包括骑行团、暴走团、广场舞在内的新兴运动对既有的城市秩序常常造成负面影响,有苦难言、随时有可能成为“无辜的躺枪者”已经成为公众的共同感受。
在某种程度上,此次事件也并非孤例。此前也有老年暴走团因占道锻炼被车辆撞翻的新闻,彼时的相关评论区与眼下并无二致,也是对司机的同情、对违规占道者的厌恶占了绝大多数。
因此,这类现象本质上仍是多元生活观对既有的城市管理秩序的冲突。在供需不匹配、资源分配不均衡下,表面看是人的任性,内里则是一种城市生态的“都市病”。
可以预见的是,无论围观者对新兴运动支持与否,在一个多元的社会图景中,我们都需要与包括暴走、骑行等爱好共同体休戚与共,并不断妥协出一个符合各方利益也更符合法治精神的现代方案。排他与对抗,显然无助于根本矛盾的解决。
反之,如果属地不能有更好疏导机制与更多管理措施,就会让各利益体之间,在有限资源内不断争权、分权,进而陷入管理秩序的一地鸡毛中,而模糊的接缝地带,恰恰最容易引发悲剧。
安全与守法,多元与渴望,这都需要在更高纬度和更精细化的社会治理中实现平衡,而这一切,显然需要从个体命运中找准公共议题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