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多大牌的男神女神,一旦张口冒出的是河南/江西/东北话,立即跌下凡尘,“气质瞬间垮了”。
▶▶如果说普通话最主要的作用是交流沟通,那么方言在文化传承上不可或缺。
▶▶从《海上花列传》到《繁花》,大量的方言作品受到人们喜爱,方言的重要作用需要进一步被看到。
再强的颜值也打不过方言?
“说方言会影响颜值”一直是个被网友热议的话题,有很多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围观,主打一个“嘴与脸的反差”:不开口时都是精致时尚帅哥美女,一开口东北话、山东话、陕西话、闽南话等汹涌澎湃而出,高冷酷帅仙秒变苞米地里的朴实长工和村口二婶子。
偶像明星讲方言的视频更是娱乐值拉满,《与凤行》主演林更新用东北话读了几句台词,网友调侃“一开口,九亿少女的梦说碎就碎了”。王凯为电视剧路演时说起武汉话,观众表示“怎么回事,一张嘴好像没那么帅了?”
从男神到路人,往往只隔着一口方言的距离,连“古装第一美男”焦恩俊都顶不住。这位无数观众心目中最帅的李寻欢、花寒衣、二郎神,虽然在台湾出生长大,实际上祖籍青岛,一次采访中焦恩俊秀出家乡话:“泥嚎,俺是焦恩俊,大家到青岛哈啤九吃嘎啦!”——这纯正的语调拿捏,玉树临风的小李飞刀瞬间变身铁憨憨,连笑容都更加质朴了!
帅哥不能讲方言已是业界共识。一个选秀比赛中,评委宁静点评道:“他的脸蛮有劲,拍大片咔咔的,但他那个气质从他张嘴那刻就垮掉了。”
关于方言口音有毒这回事,低情商:把嘴闭上;高情商:还是喜欢帅哥安静的样子!
方言毁人并不分男女,对女演员们来说,方言也堪比卸妆水。
前不久热播的电视剧《孤舟》女主角张海沫有个表演苏州评弹的场面,只看画面,娴静温婉的一个江南女子,打开声音亮开嗓子,网友评价:像是林妹妹突然蹿起来打了段快板!
什么张雨绮、赵露思、景甜、戚薇、张含韵、鞠婧祎……任你多美的仙女,跟方言那都是不能兼容的。网络上有大串她们讲各自家乡方言的视频,弹幕评论往往流露出惋惜:多好的姑娘,怎么就长了一张嘴……
讲方言虽然损颜值,但也有个好处就是长辈分。某档综艺中毛不易问:“说山东话会影响颜值吗?”在《庆余年2》中饰演三皇子的青岛演员郭子凡就现场来了两句山东话,毛不易说:感觉岁数变大了!
不管你是钓系爱豆还是霸总人设,也不管你穿着潮牌还是玩着滑板,一旦开口说的是方言,一秒打碎十级滤镜:你还怪接地气嘞!
但例外也不是完全没有,像来自台湾,爸爸河北人,妈妈山东人的邓丽君,演唱会现场跟主持人对讲山东话,不仅没影响颜值,整个人反倒更软绵、更甜美了!
方言比想像的更美
方言影响颜值(和气质),实际上全世界都一样,很多电影或小说里,大明星从乡下或小城市初到巴黎/纽约/伦敦,都会不由自主隐藏自己的地方口音。
不管在哪里,方言基本等于“土”。影片《沉默的羔羊》里,汉尼拔第一次跟女主角会谈,就听出了她的西弗吉尼亚口音,露出了不屑的神情。
这自然只是一种偏见,方言影响颜值,前提是你知道他讲的是方言。如果对面是汤姆·克鲁斯,无论他说的是波士顿、佛罗里达还是俄亥俄方言,颜值恐怕都是一样的。
语言本身并没有“土”或“洋”的区分,这只是使用者的一种情感附加。对汉语来说,方言更不比普通话更“土”,毕竟普通话普及才百余年,而各地的方言却流传使用了几千年。更何况今天被认为是土味方言的一些地方话,也曾经是使用了数百年的“官话”。
语言最大的作用有二:一为交流沟通,二是传承文化。作为日常交流工具,普通话自然是不二之选,毕竟祖国各地“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普通话是不同地域语言的最大公约数。但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各种不同的方言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教科书里对普通话的界定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目前我国约可划为八种左右的官话方言区,包括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等,还有人提出晋方言、平话方言等也可独立划区。
北京话是今天的标准音,但这个历史并不长。官方通用语言,在周朝时称为“雅言”。中原黄河流域地区是华夏先民的主要活动地带,夏商建都均在洛阳周边,所以历代雅言标准音都是“洛阳雅音”“洛阳读书音”。元代依然以“中原汴洛音”为“天下通语”,明朝以后以江淮地区的“南京音”为正。由于定都北京,清以后,由“北京官话”加入少量满语音调词汇成为国语,但民国初期仍然是“南京话”和“北京话”的结合。
“车同轨”“书同文”,推广普通话的作用与必要毋庸置疑,但方言的作用却不能因此被忽视。人类文化的载体主要有实物、文献和口语三种,口语承载的是最原始最丰富最鲜活的文化,大量的历史与文化存在于人们沿袭了千百年的地方语言中。
网络上传播着很多视频,“中国方言到底有多美”“哪里的方言都不土”“方言才是最高雅的语言”等等。博主们介绍各地美好的方言词汇:河南话把小雨叫作“滴星”,意境满满;四川话重庆话把雨伞叫作“撑花”,妙不可言;山东话把昨天叫作“夜来”,古意盎然!客家话把彩虹叫作“天弓”,正所谓“怅望复怅望,云山挂天弓”;闽南语里把怕冷叫作“惊寒”,滕王阁序里就说“雁阵惊寒”……
语言有生命,任何一种语言,它表达力的强弱,有赖于有多少人说它和说了它多少年。一代一代人的日积月累、传承使用,让方言承载了一个地域数千年的文化,这是弥足珍贵的财富。
方言是一个人成长的烙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家乡话的语音、语调和词汇,写进了一个人基因,不应也不会被遗忘。
耳朵里的乡愁——方言的独特世界
王家卫执导的电视剧《繁花》今年初引发一波追剧热潮,该剧原版是沪语版,现场收声也是纯上海话,为了拍出原汁原味的上海感觉,导演选的主要演员都是上海人。
《繁花》原著中人物对话就都是上海话。金宇澄将上海话称作自己的母语,写这部小说则体会到了“母语写作的淋漓快意”。他认为只有用人物最原初和真实的语言,才能记录他们真正的生活。
1998年,侯孝贤的电影《海上花》提名了第5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其4K修复版还曾亮相上海国际电影节。
《海上花》的原著——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更是一本彻底的方言小说。这部小说中的吴语之多之密,一般人难以看懂,以至于张爱玲在将其翻译成英文版的时候还翻译了个国语版(《海上花开》《海上花落》)。《海上花列传》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全篇用苏白写作。
反映记录一个地域人们的生存世态,使用方言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就连白话文运动的首倡者胡适都说:
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通俗的白话固然远胜于古文,但终不如方言的能表现说话的人的神情口气。通俗官话里的人物是做作不自然的活人,方言土语里的人物是自然流露的人。
——这段话正是胡适为《海上花列传》所作的序里所言。
文艺工作者们来自祖国各地,用熟悉的语言创作是很多人本能的选择,比如贾樟柯一直喜欢用山西话讲山西人的故事,来自贵州的毕赣则让《地球最后的夜晚》全片讲贵州凯里方言。
集方言大成的代表影片必须是《疯狂的石头》,这 部喜剧里至少使用了粤语、成都话、唐山话、北京话、青岛话、重庆话、上海话、济南话、天津话等十多种方言,而且运用很巧妙,恰如其分反映了人物性格和幽默特色,也成就了一部国产喜剧经典片。
《平原上的夏洛克》(河南话),《受益人》(重庆话),《南方车站的聚会》(武汉话),《白日焰火》(东北话)……这些层出不穷的影片,在塑造人物、反映现实之外,也呈现了汉语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
文学创作也是一样,很多作家选择用方言写作。曹乃谦用山西土话写成了长篇小说《到黑夜想你没办法》,上海“80后”作家胡宝谈出版了上海话长篇小说《弄堂》,还有靖江话小说《江上云愁》、用云南方言的小说集《孔雀菩提》等。陈彦的《主角》大量使用关中方言,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方言是耳朵里的乡愁,展现地方社会生活和人文景观,同时创造了一个个独特的文化世界。
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各种方言、次方言达百余种。这说明了任何一个偶像派的大明星,必然是被某一种方言覆盖,所以完全可以大胆自信讲出家乡话,“粤语”并不比“豫语”更洋气,山东话也不是“浪漫杀手”,方言不损颜值,只会让大明星更亲切,黄渤就是个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