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22日讯 今天上午,济南市科技馆(东馆)、历下区科技馆正式开馆运行。
济南市科技馆(东馆)是济南市科协、历下区共建的集教育、展览、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位于历下区文体中心。科技馆免费对外开放,采取预约入馆方式,开放时间为周三至周日9:00—16:30。
四大展厅
带你畅游科技海洋
市科技馆(东馆)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展览教育区(1—4层)总面积7324平方米,展厅面积4800平方米。场馆以“体验·探索”为主题,设置“科学启蒙”“科学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4个展厅,共布设展品160余套(件)。
市科技馆(东馆)布展内容在深入挖掘济南经济历史文化亮点基础上,注重将科普展览与地方特色有机结合,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将科技与艺术有机结合,既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原理内容,又融合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以及信息技术等综合性学科领域知识,还将齐鲁卫星重要成果等济南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亮点融入其中。场馆借助互动体验、多媒体等展示手段,依托不断完善优化的科学空间及展示项目,打造沉浸式科普体验,实现从古代科学到现代应用,从基础学科到前沿技术的探索,使参观者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科技魅力、学习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提升科学素养。
市科技馆(东馆)一楼“科学启蒙”设有“儿童科学园”“筑梦航天”“4D影院”等展区、体验区。该展厅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全过程,以儿童科学启蒙为起点,注重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理念相结合。二楼“科学体验”设有“中国古代科学”“数字体验馆”“VR体验展区”以及“球幕影院”等。该展厅以从古至今为逻辑线索,精妙串联古代科学成就与现代科技革新。通过VR技术、增强现实等手段打造沉浸式科普体验。三楼“科学发现”设有“交通与能源”“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以及科普实验室、科普教室等。该展厅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通过探寻生命的起源与进化、地球自然现象以及能源利用方式变化等内容,让参观者践行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绿色发展的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维方式。四楼“科学探究”设有数学、光学、力学、电磁基础学科及科普讲堂等。该展厅注重基础科学的探究与学习,遵循从基础到应用、从直观到抽象的思路,设置锥体上滚、光的曲线、最速降线等经典展品,让参观者在了解基本原理和定律的基础上,感受基础学科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习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做好加法
开展丰富多彩活动
除基础展览教育外,市科技馆(东馆)依靠市科协大团体优势,突出场地资源丰富、展教设备多样、专业技术人员汇聚等特点,秉承“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年年有亮点”的原则,立足科技馆职能定位,面向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科技教育活动,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需求导向,深化馆校合作。按照市科协“双进”助力“双减”科技服务项目的安排,市科技馆(东馆)将通过引入驻济高校、科研院所专家资源,以“点单式”服务方式为学校师生提供丰富的“研学菜单”,开展科普展览深度参观、科普课程(科技馆里的科学课、小小科学家公益科普课堂、极光计划实验室课程)等活动,全力打造济南市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阵地,构建集教育实践与体验学习于一体的科普空间。
以赛促学,激发创新动力。市科技馆(东馆)将持续开展青少年科技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系列品牌科技赛事活动,为青少年搭建学习、探索、研究、成果展示与竞技交流的平台,全面提升济南市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健全完善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常态化机制,提高科技辅导员的科技教育专业素养。
资源融通,促进共建共享。市科技馆(东馆)将推进各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联动共享、资源融通、整合发展,优化科普资源配置,打造多元、立体、可持续的优质科教资源供给体系。实施青少年科普教育330工程,举办“与科学家同行”青少年科普报告、空中云课堂、科学体验包配送等活动。开展“科普大篷车”公益巡展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活动,打通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探索引导与高校、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开展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科普课程等主题科普活动,推动青少年科创教育高质量发展。
“市科技馆将锚定我市科普事业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目标,聚焦科学普及、青少年科学教育等任务,以市科技馆(东馆)正式运行为契机,不断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共同打造功能完备、业态领先、服务一流、具有较强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的公益性综合科普场馆。同时,市科技馆将搭建集科技传播、科技展示、科技教育、科技交流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畅通科创资源科普化路径,打造我市科技成果与创新成就的展示窗口,为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市科技馆馆长徐增辉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