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科学技术进步以及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变化与整合,重构产业体系已然成为事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近几年,济南市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就显著,但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是推进强省会战略的必由之路
2021年2月,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意见》,正式开启“强省会建设时代”。打造具有省会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面培育新质生产力,对加快推进强省会建设意义重大。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强省会战略注入强大动力。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依靠劳动、土地、资源等要素带动的传统动能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强省会建设的关键所在。通过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城市的产业竞争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能够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推动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增加产品附加值。现代服务业的壮大有助于完善城市功能,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支持,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强省会建设的必由之路,为济南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强省会战略提供物质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济南市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期,全力发展实体经济,告别了“短缺经济”,解决了“有没有”问题。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要着力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加快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现代化,有助于提高人民整体收入水平,提升中高端消费品供给能力,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强省会建设中勾勒济南美好生活蓝图。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省会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机遇。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济南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突破口,为城市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在国内大循环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通过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运用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内市场日益多样化和高品质的需求。在国际循环方面,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立能够增强产业外向度和国际竞争力。先进的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提高出口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济南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质生产力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动力源泉。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载体和平台,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过程是对产业体系进行系统性重塑的过程。在加快推进强省会战略的进程中,新质生产力成为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大力布局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动力基础。一是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高效整合科技资源协同攻关,瞄准量子科技、空天信息、生物制造、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通过核心技术的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化解被西方技术压制的风险。二是要聚焦关键环节,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积极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从技术突破到转化应用。
释放新要素活力,加速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加速崛起并向各领域深度渗透,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构筑起新的支撑条件。一是在优化提升劳动、土地、资本等传统优势生产要素支撑的同时,加大力度培育人力资本、科技创新、数据信息等新型生产要素,加强要素基础制度建设,深化要素整合共享,扩大要素开发应用,提高高端、优质、新型要素对产业创新发展的贡献。二是加速数据要素与产业深度融合。数据要素具有独特的属性和价值,能够打破传统生产要素的局限性,有效推动生产方式、流通模式、消费形式变革。实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促进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带来产品架构、商业模式、应用场景的迭代升级。
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新型生产关系。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为代表的前沿科技,正在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为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能,全面深化体制改革,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已成为当务之急。一是全面深化体制改革,要打破传统体制机制的束缚。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数据、技术、人才等关键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部门之间顺畅流动。二是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塑造新型生产关系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要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外资进入市场。同时,要建立更加健全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创新环境。
【作者系济南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本文系2023年度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JNSK23B09)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