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 作
近日,有博主发视频反映,9月9日,海南海口汽车西站有一名乘客晕倒,周围人在救援中找到一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但发现需要扫码才能使用,而且最终未能开箱成功。一时间,AED如何方便使用,引发社会关注。(9月21日《工人日报》)
AED被誉为“救命神器”,因为它是供非专业人员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有望让此类急救实现“黄金4分钟”,降低病人猝死风险。有专家指出,对于心脏骤停患者来说,每延迟1分钟救助,复苏成功率就会下降10%。正因如此,全国各地均很重视AED在公共场所的配备。有数据显示,全国红十字系统在公共场所布设AED6.5万多台,近5年来对超1526万人开展了AED使用的培训。
急救分秒必争,是在和生命赛跑。然而,AED却需要通过扫码授权认证使用,而且在上述事件中,受当天网络信号影响,抢救生命者未能扫码成功。这为“急救不急”增添了又一荒唐例证。
据报道,需要扫码才能使用AED并非个例。而且在有的地方,使用AED需在手机软件上注册;或只有具备AED使用资质的人员才能打开;为防止丢失,有的地方直接给AED上了锁;在有的地方,AED处于断电状态,或用于紧急开柜的安全锤存放位置很不明显……在心脏骤停急救与“死神”赛跑的路上,可谓“关卡”重重,潜伏着可能的致命延误,与设置“救命神器”的初衷背道而驰。
实际上,开启方便、快捷,是AED外柜的设计原则之一。2021年12月印发的《关于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试行)的通知》,要求AED外箱或机柜门应方便、快捷开启(不上锁、不扫码),避免错失抢救时间。很多地方也有类似要求,还细化了AED使用及安装规范。而AED需要扫码取用等现象,无疑是置相关要求于不顾,未充分考虑普通人在极端情况下操作该设备的便捷性和有效性,使本可快速救命的“利器”变成彻头彻尾的“摆设”。
鉴于AED设备总是“急”不起来,一些城市已对需要扫码才能使用的AED进行了更换,包括采用胶条封存、安装发光发声报警装置等更科学、易取用的方式,让AED真正能应急、能救命。
更换AED只要有资金支持就很容易,而更新管理和服务思维、弥补管理和服务短板才是最难的。附着在AED上诸多“关卡”,其实是管理“懒政”的体现,只图方便管理,忽视急救需要。“懒政”比设备“上锁”更危险。各地相关方面一要全面排查AED“不扫码、不上锁”的执行情况,并全面整改相关问题;二要定期维护与更新设备,确保其状态始终良好;三要面向公众大力普及AED知识与操作技能,比如掌握多种开柜方式;四可引入AED设备责任保险制度,减轻管理方对设备被盗、被损坏的担忧;五可让生产商研发更智能、更便捷的AED解锁方式,如一键开启、语音识别等技术,确保设备在生死攸关时刻能被急用。
总之,AED是应急救人的,不能让“救命神器”沦为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