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图之梦丨以新质为方向 向改革要动力 莱芜区:续写高质量发展璀璨华章

2024-09-27 11:11:54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张启凯 柳尧杰

责任编辑:刘克

  秋色连波,兰秀菊芳,莱芜大地一片丰盈。

  “省会城市副中心”“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基于这一新的发展定位,2024年以来,莱芜区以新质为方向,向改革要动力,聚力造好一辆车、制好一瓶药、精造一批料、立起一块屏、做好一桌菜、建好一座城“六个一”发展方向,砥砺奋进,实干创新,用如椽巨笔续写莱芜高质量发展璀璨华章。

  项目落在地上 产业建在链上

  工业经济撑起莱芜发展硬脊梁

  在泰山钢铁泰嘉新材料公司的成品区,工人师傅忙着包装钢卷。泰嘉不锈钢冷轧板材深加工项目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的第一批优选项目,在济南市委市政府规划中被列为千亿级先进材料基地的重要支撑。

  “我们现在可生产十多种超薄、超厚规格的高端不锈钢冷轧产品。”泰嘉新材料公司副经理陈普表示,“每年可为下游制品企业提供超过30万吨的优质原材料,填补了省内高档冷轧不锈钢的空白。”

  7月24日,莱芜不锈钢产业基地C区项目正式开工;8月9日,山东济南交通产业园项目破土动工;世界首座百兆瓦级独立储能电站华能莱芜建设、全国首个“高压级联+集中液冷”储能项目华电莱城建设相继投运……

  放眼莱芜,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如雨后春笋,遍地拔节生长。来自有关部门的统计,今年1—8月份,安排区级以上重点项目143个,总投资1139.6亿元,其中过10亿元项目37个、过50亿元项目5个,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莱芜校区等9个项目列入省重点,茂盛管业智慧管网研发等48个项目列入市重点。

  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莱芜区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深度拓展产业链条,“一城、一谷、一园、一基地”四大产业载体正蓄势发力——

  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一派升腾气象。智能网联重卡、凯傲智能叉车整车提能增产,汽车检测检验中心等配套项目加速建设,“整车+汽车零部件+物流”全产业链条初步成形,“高端装备特色产业集群”被列入2024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今年上半年,产业城实现产值114亿元,增长118%。

城图之梦丨以新质为方向 向改革要动力 莱芜区:续写高质量发展璀璨华章

  万邦山楂深加工产品全国销量第一。

  走进“鲁中国际生物谷”,优美的环境、现代化的办公大楼以及12幢标准车间映入眼帘,生物医药实验室、生产线、检测、贸易……生物医药产业在这里方兴未艾。目前,“鲁中国际生物谷”产业孵化园一期项目入驻率已达100%,二期12幢标准车间打造产业加速器基地,已有11家企业签约,三期规划为药械OEM 超级工厂,正在加速建设中。以宏济堂、华涛药业、飞龙医药为“龙头”,配套引进互联网医院等项目,初步形成“线上诊断销售+线下生产加工”中药制剂及配方颗粒全产业链条,两年达到百亿规模。

  嬴城电子信息产业园发展势头迅猛。以非凡启航项目为依托,引进签约天辉百达光电显示模组等系列配套项目,“无中生有”开辟新赛道、“有中生新”打造生态圈,填补了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空白”,3年内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

  不锈钢与新材料产业基地焕发生机。莱芜区围绕高强钢、深冲钢、军工钢、电工电器用钢等高附加值领域,深度拓展产业链条,持续推进泰钢、九羊两大钢企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改造,重点实施总投资37亿元的泰钢精品钢绿色转型项目,将泰钢老厂整体搬迁、设备更新,投产后可生产300系、400系全系列不锈钢产品,产品附加值提高1.5倍、吨钢成本降低100元,每年可新增产值100亿元,实现“脱胎换骨”、蝶变升级。

  “项目为王,实干争先。我们将持续聚焦‘项目深化年’工作部署,在项目谋划储备上再加力,在项目落地建设上再提速,在项目服务保障上再用力,不断为莱芜高质量发展强支撑、添动能、增活力。”莱芜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光辉表示。

  城市带动乡村 乡村全面振兴

  城乡融合开拓莱芜发展新格局

  每当夜幕降临,长10余公里的鲁中大街华灯璀璨、霓虹闪烁,吃过晚饭的市民三三两两,惬意地徜徉于人行道上,好一幅美丽的城市夜景!

  造型别致的路灯、绿色低碳的灯杆、笔直整齐的榉树、红石公园桥上既美观又极具人性化设计的非机动车道……经过精心打造的鲁中大街一改往日容颜,成为莱芜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坚持合理布局、建管并重,补齐城市短板,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承载力、吸引力”,今年的莱芜区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打造高品质宜居城市作出部署。围绕“东优、西进、南跨、北延、中强”主城区有机更新格局,莱芜区积极搭建城市发展“十字形”架构,扮靓城市新“颜值”。

城图之梦丨以新质为方向 向改革要动力 莱芜区:续写高质量发展璀璨华章

  城市新貌

  东西向,以鲁中大街改造提升工程、雅鹿山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为依托,打通了城市“主动脉”,释放约9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南北向,实施8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纵贯5个街道(镇),串起莱芜战略产业带。在中部城区,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两清零、一提标”、城市家具一体化保洁等,打造“干净、方便、有序、活力、安全”的生活新场景。

  以城带乡,融合发展。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让城市与乡村一样美、居民与村民一起富。

  中秋小长假期间,莱芜区北部山区的雪野街道王老村天上的街市旅游景区火爆出圈,游客络绎不绝。这里,既有古色古香的街巷,又有风格独特的艺术书店,置身其中,一场文旅融合的盛宴激情上演,游客们赏风景、品民俗,感受别样慢生活。

  北部呈现的是一幅山水田园图,南部则是一幅“红色记忆”图。9月15日,位于莱芜区牛泉镇中共山东省工委旧址党性教育基地旁边的院耕·鹁鸽楼民宿迎来了一批来自济南的游客。这批游客中还包括了一位烈士后代,他们怀着对先辈的敬仰之情,专程来中共山东省工委旧址参观学习,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全域谋划,连片打造,绘就了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五图振兴”莱芜新画卷——东部“以药兴农”图、西部“姜蒜飘香”图、南部“红色记忆”图、北部“山水田园”图、中部“城乡共融”图。

  五图振兴,水墨丹青。通过规划连片实施、环境连片提升、产业连片发展、组织连片攻坚、资源连片投入,打造“雪野三乡·和美画廊”等市级以上示范片区3个、区级示范片区14个,串珠成链、连线成片、全域提升,在全市乡村振兴观摩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实事温暖民心 “枝叶”总关民情

  民生保障交出莱芜新“答卷”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民生工程有“温度”,百姓幸福才有“热度”。

  8月2日,莱芜区口镇街道下水河村村民于来运到村里的卫生室看病拿药,只用了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从社保卡身份信息读取、拿药报销,到在“五合一”读卡器上支付费用。“以前村民要到一两公里外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才能办理报销手续,现在可方便多了。”村卫生室负责人郑宪义说。

  实现村级卫生室医保智慧结算系统全覆盖,是莱芜区2024年为民办实事之一。截至4月份已全部完成,全区694家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协议管理并安装多功能刷卡机具,开通了医保联网结算。截至9月份,全区已有14.15万人次在定点村卫生室享受到门诊报销待遇,医保基金累计报销186.4万元。

  莱芜区在释放民生红利上持续发力,积极探索医保服务体系建设新路径,全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医保服务圈”,建立完善了“区—街镇—村居”三级医保服务体系。推进了城乡医保服务一体化,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花开盛夏,树荫蝉鸣。暑假期间,莱芜区大王庄镇复宁街村的村委大院摇身一变成了朝气蓬勃的“村委校园”。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与村巾帼志愿服务队等组成的教师团,给孩子们带来了课业辅导、文体活动等精彩纷呈的暑期课程。

  不仅如此,莱芜区团委、妇联、教体等多部门联合,融合文明实践志愿者、乡村振兴专员、退休老教师等多方力量,在全区369个学生驿站开展“驿”起来宣讲、“驿”起来阅读、“驿”起来学习等主题活动,通过多方联动,盘活资源,逐渐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多方参与、志愿服务”的暑期托管服务模式,让孩子们的暑假有趣有料有收获,解除家长们的后顾之忧。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多亏了街道和区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给我这么多帮助,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家住张家洼街道的王生(化名)激动地说。

  张家洼街道工作人员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居民王生因病生活困难,就把情况汇报给莱芜区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他做了免费查体,并定期到王生家关心照顾生活,王生病情逐渐好转。随后,莱芜区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协助街道为他办理低保,纳入低保之前,先行为其申请了临时救助,以解燃眉之急。这只是莱芜区对困难群众实施兜底保障的一个缩影。

  莱芜区始终以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服务民生为宗旨,在救助力度、救助广度、服务深度上下功夫,全力发挥政策性兜底保障作用,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利益。

城图之梦丨以新质为方向 向改革要动力 莱芜区:续写高质量发展璀璨华章

  学生驿站,爱心相伴。(济南日报 刘明安 摄)

  聚焦基本保障,社会救助温暖有力。自2024年1月1日起,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按照6.6%、8.5%的增幅提高,分别达到1114元/月、884元/月,其他社会救助保障标准相应提高。截至8月底,保障城乡低保18.54万人次,发放保障金1亿元;城乡特困2.17万人次,发放保障金4253.91万元;临时救助1226人,发放救助金210.04万元;经济困难老年人9.44万人次,发放补贴831.91万元;残疾人24.21万人次,发放补贴3966.60万元。

  聚焦特殊群体,“一老一小”关爱有加。增加服务供给,加快莱芜康养中心建设,探索建立老年助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15处长者助餐点完成规范提升。拓宽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居家上门服务范围,完成240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银龄安康”工程,为全区70周岁以上老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发放高龄津贴2560万元。打造“童行未莱”服务品牌,对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进行精准关爱、分类帮扶。系列服务政策的落实,牢牢兜住了民生“底线”,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一件件惠民实事落地有声,一项项民生福利温暖人心,莱芜区从实处着眼、细处着手,精准发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未来,作为‘省会城市副中心’‘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莱芜区将深入推进‘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创新兴区’战略,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奋勇争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不断谱写五个现代化新莱芜建设新篇章。”莱芜区委书记焦卫星说。

作者:张启凯 柳尧杰

责任编辑:刘克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