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揭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把钥匙。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纵向坐标,以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为横向坐标,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幸福实践为具体落脚的文明新形态。
●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中关切人的现实性幸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昭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幸福追求,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就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过程。把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摆在突出位置,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理论逻辑以及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而且契合新时代中国发展所处阶段的现实逻辑。任何文明都是以增进人类福祉为旨归,推动人类不断解放。
共同富裕确保了绝大多数人的幸福走向,蕴含着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协调的幸福。人类文明新形态下的幸福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获得双重现实性幸福的新形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注重人民精神生活的提升,注重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进入新时代,我国坚持实行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大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注重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今时代的辉煌发展,切实提升人民的现实性幸福。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人民现实性幸福。
●在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中关切人的发展性幸福
幸福事业的本质是人与自己、社会、自然和解,不断推动人走向“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人类不仅追求物质条件、经济指标,还要追求‘幸福指数’;不仅追求自然生态的和谐,还要追求‘精神生态’的和谐;不仅追求效率和公平,还要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精神生活的充实,追求生命的意义。”可见,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人的本质离不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因此在促进人的现代化实现中要关切人的发展性幸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关切人的发展性幸福提供生存环境。
要推动人与大自然的和解,为人类幸福创造生存的基本条件。在当今时代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生态文明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涵,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必然选择。要言之,新时代,我们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让人民群众在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优美生态环境中获得幸福感。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过去五年工作经验时突出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及“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问题,并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及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这不仅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需要,也是稳经济、改民生、促幸福的内在动力。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关切人的可持续性幸福
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了更具世界意义的、更加关切人的可持续性幸福的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这是人类文明实现人的可持续性幸福的最优路线。
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克服了“西方文明中心论”的弊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国崛起完全可以依靠新的路径,这一新的路径便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紧相连。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亟待各国携手合作,才能使发展成果更广地惠及各国人民,进而使人获得可持续性幸福。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问题上,中国主张和而不同、交流互促的文明理念,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着不同民族的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它将把每个国家、每个百姓的梦想凝结为共同愿望,让理想变为现实,为人的可持续性幸福提供中国方案。面对国际发展新局势,中国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在尊重与承认各国社会制度及文化形态等方面多样性的前提下,推动文明的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形成和平幸福、互利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格局。
(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本文系2024年陕西省体育局常规课题“关于陕西健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智媒体赋能高校传承陕西健康文化路径研究”2024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