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进行室外运动没地方可去,有锻炼场地但器材损坏……你是否在为“健身去哪儿”犯难?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00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5.9%的受访者为“健身去哪儿”犯难,且三、四线城市受访者有此困扰的比例相对更高(60.9%)。
(10月17日《中国青年报》)
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体育锻炼的行列中来。然而,一个现实的问题却摆在了我们面前:去哪儿健身?上述调查显示,高达55.9%的受访者正为此犯难,且在三、四线城市,这一比例更是攀升至60.9%。这不仅是一个关乎个体健康的问题,更是一个值得社会深思的公共议题。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愈发凸显,城市空间的每一寸土地都显得弥足珍贵。正因如此,公共健身场所的规划与建设往往难以得到充分满足。许多市民发现,想要在家附近找到一块合适的运动场地,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有的人不得不舍近求远,前往距离较远的体育馆或公园;有的人则因为场地设施的不完善,打消了原本浓厚的运动热情。
这种现状,无疑是对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一种挑战。要知道,体育锻炼是提升国民身体素质、构建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石。当“健身去哪儿”成为一道难题时,它实际上阻碍着人们迈向健康生活的步伐。
“健身去哪儿”并非一道无解的难题。首先,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在城市规划中预留出足够的运动空间,可以是传统的体育场馆,还可以是社区内的小型运动场所、街边的健身设施等。通过构建多层次健身网络,完善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场地。
其次,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学校的体育场馆在节假日完全可以对外开放,这样既能缓解公共健身场所的压力,又能充分利用资源,避免浪费。而企事业单位则可以通过建设员工健身房等方式,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与此同时,积极营造全民健身氛围。通过举办各类体育活动、推广科学健身知识等方式,激发市民的运动热情,并鼓励群众“错峰”锻炼,让体育锻炼真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更多举措落地生根,相信“健身去哪儿”这个问题也将逐渐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