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 作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有自己的博物馆或展览馆。高校博物馆是“校园里的宝藏”,更是全社会、甚至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其应在服务校园师生的基础上,突出大众化、专业化、社会化改造方向。然而,部分高校博物馆不对外展出,想进去参观还得专门“托熟人”,还有的只在寒暑假或周末才能参观,但往往很难预约上。也有些过于专业,没有讲解员,进去了也很难看得懂……总之是“门难进”“缺服务”。 (10月20日《工人日报》)
近年来,“博物馆热”现象持续升温,“博物馆一票难求”的话题频频成为新闻热点,其背后不只是游客观展热情高涨和“黄牛”乱象,还有热门博物馆接待能力趋向饱和的无奈现实。所以,尽管多地博物馆采取延长开放时间、举办夜场活动等措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还是无法满足公众的参观需求。
怎么解决这一难题?有人把目光对准了高校博物馆——如果高校博物馆能进一步扩大向公众开放,或将缓解“博物馆一票难求”的窘境。在笔者看来,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很多人对高校博物馆并不了解,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备案博物馆有7000家左右,其中高校博物馆超过400家。另外,由于种种原因,一些高校博物馆未在国家文物局系统备案。再者,高校博物馆不但数量庞大,而且还独具特色和优势,凝结了学校的人文精神与情怀,很值得一看。
遗憾的是,很多高校博物馆开放度低、知名度和知晓度都很低,成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宝贝。即便一些高校博物馆受到游客关注,但因资金、人员、设备不足等问题,以及担心影响教学、校园安全、文物保护的原因,高校向社会开放博物馆的热情并不高。一些高校将本校博物馆与数字化技术融合,开启“网游”高校博物馆,拍成视频向公众开放,已经算是较好的尝试。
高校博物馆不仅仅是“校园里的宝藏”,也是全社会、甚至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高校博物馆开放,不仅能提升公众文博游览体验,还将助力擦亮城市文化名片、拉动城市文旅发展。因此,公众无不期待“馆尽其用”,包括那些“小而精、专而深”的高校博物馆,也要秉持公益性和社会性,尽力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不是囿于高墙之内,仅为大学的教学与研究提供服务。
当然,高校敞开博物馆的门,向社会开放,确实存在诸多难题,但这不是它阻碍公众迈进高校博物馆的理由。如果高校博物馆进一步扩大向公众开放,那么意味着公众多了文博参观的新选择,将在事实上起到分流公众的效果。所以,属地政府和高校要携手努力,共同解决阻碍高校博物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现实难题,特别是资金不足问题;同时,高校也要转变观念,敞开胸怀,慢慢破除高校与社会之间那道看不见的“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