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济南市民张先生参加了由市殡仪馆组织的海葬仪式,把老人的骨灰撒向大海。他说:“不管他们身处何地,只要我望向大海,只要在有海的地方,说说话,他们便能听到……”28日开始,张先生对亲人的思念不用远赴海边诉说,济南的山间,也有了接纳他倾诉思念的地方——10月28日上午,济南市海葬纪念园“海思苑”在玉函山安息园正式启用。
市民巡访团团长辛安和市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越千共同为“海思苑”揭幕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随着移风易俗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人,用更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身后事”。济南市殡仪馆党总支书记、馆长李澎说,海葬作为一种更加环保、节地的殡葬方式,不仅减轻了土地资源压力,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深入人心。闻涛而眠,枕浪而息,鲜花相伴,海风送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一顷碧波作为人生“终点站”,海葬方式得到群众极大的认可和支持。
济南市殡仪馆党总支书记、馆长李澎介绍海思苑的基本情况
新黄河记者从“海思苑”启动仪式上获悉,近年来,济南市民政局持续加大海葬扶持力度,海葬补贴达到每位逝者4000元,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从2014年开始,市殡仪馆和市第二殡仪馆先后在青岛、日照、东营等地,组织了二十一次骨灰撒海,从最初2014年的46位逝者,到2024年的225位逝者,海葬人数逐年上升,10年来已有1676位逝者魂归碧海、入海为安。
“与此同时,广大家属也呼吁一个寄托思念、便于祭奠的场所,这是我们建设‘海思苑’的初衷。”李澎介绍,“海思苑”由纪念石、景观广场组成。市殡仪馆力求将“海思苑”打造成为集人文纪念、生态环保、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尊严与自然的宁静。
“‘海思苑’的建成,将为选择海葬的家庭提供一个专属的精神家园,这不仅是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物理空间的开辟,更是对生命意义深刻理解的升华和对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深刻诠释,是我们推进殡葬改革、倡导绿色殡葬理念的又一重要实践。”李澎说。
海葬资料图片,通讯员孙飞摄
“海葬结束后,我还在为如何祭奠犯愁,现在‘海思苑’的建成,解决了我萦绕心间的难题,为我们参加海葬的家属提供了清明节、寒衣节等重要节日祭奠亲人的去处。”海葬家属张先生说:“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选择海葬,让生命回归大海,与海同在,也是一件响应国家号召、利国利民的好事。”
市市民巡访团辛安团长宣读《文明殡葬倡议书》
在“海思苑”启动仪式上,市市民巡访团团长辛安宣读《文明殡葬倡议书》:“市民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现在做起,传承优秀殡葬文化,践行厚养薄葬理念,推行绿色安葬方式,弘扬文明祭祀风尚。”
仪式结束后,市民群众共同参观了玉函山生态示范园。生态示范园于2023年6月正式启用,占地面积8亩,是集墓园与公园于一体的多功能纪念景观复合体,采用景观公园式的理念设计,划分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壁葬、塔葬等多个主题鲜明的区域,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互促共赢。
海葬资料照片,通讯员孙飞摄
星辰大海,思念无处不在。李澎表示,未来,济南市殡仪馆将继续秉承“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本着“殡仪无小事、服务无止境”的原则,不断完善创新海葬服务新模式,完善纪念园的各项功能与服务,努力将其打造成为省会海葬的生态人文纪念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