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明辉
“种完麦子,就往南走。”河南安阳一位60多岁的农村老人在与大冰连线时表示,准备在种完麦子后,骑上三轮车一路南下,去看祖国的大好河山,还准备去云南西双版纳过冬,引发网友关注。大家开始全网寻找“麦子奶奶”,各地文旅部门更是花式向“麦子奶奶”发出邀请。11月2日,有知情人告诉记者,目前“麦子奶奶”还没有出发,不久将会南下。(极目新闻11月3日)
这场由民间温情引发的关注,不仅温暖了人心,更意外地为各地文旅部门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意与诚意的舞台,让我们看到了在流量时代,如何智慧地借力打力,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
“麦子奶奶”的故事,是对“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最生动的诠释。她的勇气与决心,触动了无数人心底对自由与探索的渴望。而各地文旅部门的积极响应,则是对这一美好愿景的现实接力,展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心态和服务意识。
比如云南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景区不仅表达了对麦子奶奶的敬佩之情,更是实打实地提出了具体支持措施:提供免费摊位卖河南烩面,帮助对接保洁工作,甚至征集愿意为奶奶提供住宿的酒店和民宿。此外,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景洪市文化和旅游局等都通过不同方式欢迎“麦子奶奶”。这种既接地气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做法,无疑是对“旅游+人文”融合发展模式的一次生动实践。
从营销的角度来看,各地文旅部门对“麦子奶奶”的花式迎接,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流量运营。在注意力经济盛行的今天,能够吸引眼球就意味着掌握了流量的钥匙。而“麦子奶奶”的故事,就像一个自然的流量磁石,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相关文旅部门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通过官方账号等发声,不仅提升了地区的知名度,还巧妙地将地方特色、文化底蕴与旅游资源相结合,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旅游品牌形象。这种基于真实情感共鸣的营销策略,远比那些生硬的广告植入更能触动人心,也更易于在社交媒体上形成自发传播,实现口碑与流量的双赢。
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操作背后,体现了旅游行业对新发展阶段的深刻理解与适应。随着旅游市场的日益成熟,消费者对于旅游的需求已不再仅仅满足于观光游览,而是更加注重体验的深度与广度,渴望在旅行中获得文化的滋养、情感的共鸣以及个性的释放。
麦子奶奶的故事,恰好击中了这一需求痛点,而文旅部门的积极响应,则是对这种需求变化的积极响应与满足。通过为麦子奶奶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方案,不仅让一位普通人的梦想照进现实,也向外界展示了当地旅游服务的温度与灵活性,为吸引更多追求高质量旅游体验的游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最动人的风景往往源自最真挚的情感与最朴素的生活。花式迎接“麦子奶奶”,不仅是对一位老人梦想的尊重与支持,更是旅游行业在新时代背景下,运用智慧做大流量、提升服务质量、深化文化旅游融合的一次成功尝试。期待接下来,能有更多像“麦子奶奶”这样的温暖故事和流量,也期待更多地方有效承接这一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