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凝
近日,多款文创产品受到热捧,消费者甚至排队抢购而不得。在“凤冠”“藻井”爆火的同时,一些人开始做起了“擦边”生意。有的搞代购,有的搞“山寨”。记者调查后得知,这些生意并不能保证求购者得偿所愿,其中所涉知识产权问题,也值得关注。
(11月7日《北京日报》)
随着“凤冠”等产品热销,有的游客当起代购,利用参观相关博物馆的机会,为他人代购爆款文创产品。“黄牛”也看到商机参与其中,要么到现场取了现货后转卖,要么直接售卖预约码,仅一个预约码转手就卖100元。这无疑是扰乱市场秩序、哄抬文创产品价格。
更不能接受的是“山寨”文创产品“趁火出没”。如网上一款跟先农坛藻井冰箱贴外观非常接近的藻井冰箱贴,店家介绍是“同一厂家”生产,但刻意回避“是不是正品”的问题。另一家售卖“高仿”藻井冰箱贴的店铺,倒是承认“是跟帖的”。
每一款爆火的文创产品都是文创人员智慧与心血的结晶。“山寨”产品走捷径模仿,影响正品形象和销量,更涉嫌侵害博物馆的著作权、商标权乃至专利权。某些不良商家用“山寨”产品冒充正品销售,则侵害消费者权益。对“山寨”文创产品双重侵权,要依法采取行动。
据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凤冠冰箱贴线上渠道只有两大电商平台的官方旗舰店在售,有“蓝V”认证。消费者如果发现“山寨”产品,可以去平台举报。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工作人员强调:“认准我们馆,销售渠道就这一个。”如此管理销售渠道,可防止消费者买到仿制品。
除此之外,相关博物馆还要主动“打假”,既可以有奖鼓励公众举报“山寨”文创产品,也可以安排专人对线上线下的“山寨”文创产品加强监测,还应该联合或配合有关执法部门“打假”。也就是说,博物馆方面为打击“山寨”文创产品投入人力物力越多,对侵权方震慑就越大。
喜欢文创产品的消费者到正规渠道购买正品,远离“山寨”产品,这既是支持文创,也是打击“山寨”。当“山寨”产品没有销量,自然就受到市场惩罚。各地有关部门要主动作为,对线上线下销售的“山寨”文创产品依法予以查处,维护市场秩序和相关方合法权益。
2022年,针对一网络平台大肆销售“山寨”文创产品,北京海淀警方刑拘21名嫌疑人,为依法治理“山寨”文创产品做出示范。但不能靠警方“单兵作战”,还需要博物馆、消费者、文化执法等方面共同行动,织就一张集监测、检举、协作、惩治于一体的文创领域打假网。
同时,增加正品产量最大化满足需求,也能驱逐“山寨”文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