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8日讯 今年是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今天,济南市“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五年以来,我市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累计投资2.3亿元建设沿黄生态廊道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济南被赋予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新定位。
五年来,我市牢固树立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坚决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黄河生态风貌带建设加快推进。累计投资2.3亿元建设沿黄生态廊道,完成绿化提升防洪工程1万余亩,实施百里黄河风景区和济西、白云湖等7个国家、省级湿地公园保护提升工程,183公里的黄河绿色生态走廊展露新颜。
水土涵养功能不断提高。圆满完成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任务,持续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森林覆盖率、水土保持率稳步提升,分别达到23.7%和83.2%。
河湖水质大幅改善。全面完成217个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溯源,扎实推进“两个清零、一个提标”行动,全市10个国控断面全部达标、水质指数位列全省第一,趵突泉等重点泉群保持21年连续喷涌,泉城河湖面貌发生全局性变化,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加速绘就。
空气质量持续优化。深入开展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三轮次“四减四增”行动。2023年,PM2.5浓度在全省7个通道城市最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62.6%、较2019年提高10.7个百分点。
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高标准完成黄河滩区迁建工程,黄河干流济南段堤防实现全线标准化,城市防洪排涝体系不断健全,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4.6%,2023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20年下降17.6和10.1个百分点,连续22年保持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四年跨越3个“千亿台阶”
五年来,我市抢抓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重大机遇,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城市发展能级大幅跃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9年至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四年跨越3个“千亿台阶”,从9443.37亿元上升到12757.4亿元,稳居全国城市前20强。
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不断增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综合科技创新指数连续五年居全省首位,在全球科研城市100强中居第32位,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全面起势。首个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加快建设,累计布局1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3家省实验室、13家“中科系”院所项目,52所驻济高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超过70万人,人才总量突破284万。2023年,全社会研发综合投入占比达到2.89%,比2019年提高0.2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917家,是2019年的3.1倍,技术合同成交额916.15亿元,是2019年的3.3倍。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制造业占全部工业比重达90%以上,先进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超过60%,四大主导产业规模达1.6万亿元,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爱旭太阳能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加快建设“数字济南”,“1+4+N”框架体系持续完善,基础支撑更加有力,全市已投运算力2940P,其中智能算力2607P、排名全国城市第7位,跻身数字生态总指数全国十强,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居全国第8位、山东省首位。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破题起势。坚持把济南起步区作为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举全市之力推动济南起步区产业集聚、配套提升、功能完善。2023年,济南起步区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总产值,较2020年分别增长101%、201%、227%,一座798平方公里的“未来希望之城”正在黄河之畔拔地而起。
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努力在绿色低碳转型中锻造新优势、培育新动能,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完善,“无废城市”加快打造,2023年全市生产新能源汽车37.8万辆、居全国前10位,累计培育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等300余家,省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更加鲜明。
中欧班列年开行量连续四年位居全省首位
五年来,我市聚焦建设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坚持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互促共进,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省会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加澎湃。
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国资国企、农业农村、开发区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改革热度指数保持全国前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在泉城·全办成”改革迭代创新,全市经营主体超过154万户。
区域协同发展能力不断提升。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成功获批,圈内城市在交通互联、产业互补、资源互通等方面联系合作更加紧密。加强与郑州、西安等沿黄城市对接合作,引导创新链、产业链、要素链跨区域联动,前瞻性布局建设黄河流域技术转移中心,牵头成立黄河流域信用联盟等20余个联盟,济南与沿黄城市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
综合交通枢纽作用不断增强。济南国际机场208条航线可通达海内外116个城市;米字型高铁网、“二环一联十六射”高速公路网加快成型,每天660趟高铁车次直达全国366个城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64.6公里;规划建设34条跨黄通道,目前已开通18条、年底前将达到21条;轨道交通已开通3条线路,到2025年运营及在建里程将达到279公里;小清河复航工程顺利通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正在加快打造。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获批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能级不断提升。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中欧班列通达22个国家、49个城市,年开行量由2019年的158列增长至2023年的1006列,连续四年位居全省首位。2023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2161亿元,是2019年的近2倍。
2019年至2023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近90万人
五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城市更新扎实推进,明府城、老商埠等传统特色街区焕发新生,济南中央商务区、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等重点片区崛起成势。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乡村振兴全面推进,21.13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脱贫,33.9万黄河滩区居民圆了安居梦,2023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5.3%、较2019年提高4.1个百分点。群众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2023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757元,较2019年提高24.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67:1缩小到2.44:1。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2023年民生支出占比达到80.1%,比2019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全市就业形势保持稳定,2019年至2023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近90万人,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黄河文化魅力彰显。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城子崖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省会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城市软实力不断提升,成功当选“东亚文化之都”,“天下泉城”更有底气、更具韵味、更富魅力。
前三季度2000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049亿元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设立以来,锚定“四个新”目标定位和“五个着力”建设要求,扎实推进生态保护、规划建设和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努力在践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当引领、作示范。全区工业企业实现零耗煤,现有公共建筑、安置房均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在建绿色建筑总面积超过1400万平方米。在大项目、大工程的带动下,前三季度,济南起步区全域地区生产总值307亿元、同比增长1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7.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4%,继续保持了强劲有力的发展势头。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实现首批招生,山大二院北院区正在有序筹备开诊,黄河大桥复线桥通车在即,黄河体育中心加快建设,6万座的专业足球场已经实现屋盖钢结构合龙。同时,启动建设805万平方米安置房,今年建成216万平方米,计划2025年全部完成建设。
我市谋划实施2000个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依托项目全生命周期推进服务系统,搭建谋划储备项目库、落地实施项目库、在建项目库、后评价项目库“四库联通”体系,实现了全市重点项目全覆盖。据悉,今年前三季度,2000个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049亿元,投资完成率90.5%,超时间进度15.5个百分点。
全市“四新”经济占比达到40.5%
统筹制定全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落实方案,确保目标任务相互结合、协同推进。目前各项规划、方案的实施均取得预期效果。我市连续组织实施三轮次“四减四增”行动,全市“四新”经济占比达到40.5%。关停6台3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完成石热入济长距离输送供热项目建设。实施小清河综合治理,全市新建排水管网1500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网420公里,新建5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增加污水处理能力20万吨/日,提标改造27座,涉及处理能力95.63万吨/日。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处置利用,深入开展“无废城市”建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产生强度分别下降15%和22%。
近年来,我市全方位落实“四水四定”原则,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五年来,我市严格落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省分解指标22.27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提前超额达到省定的“十四五”末比“十三五”末分别降低13%和8%的目标。不断提升供水管网输配效能,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7.06%;加快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到2024年年底,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自来水入户率将达到100%。加大农村水环境整治力度,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累计达到4138个,治理占比达78%,农村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