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血型“熊猫哥”为救人从不敢关机,随时待命献热血

2024-11-10 08:13:31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韩明霞

责任编辑:高原

  王军利是一位罕见血型的无偿献血者。因为血液特殊,他接的每一个电话,可能都会关系到救助一条宝贵的生命,怕耽误大事,他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近年来,他累计献血量已超过6000毫升,早已远远超过一个成年人的血液总量,他的滚烫热血,生动地诠释着山东人的大爱情怀。

  他不仅是一位无偿献血者,还是一名多年坚守一线的供电人,曾连续11年除夕夜坚守在供电一线,牺牲小家,守护万家灯火。作为国网济南市长清区供电公司孝里供电所所长,2023年他派驻孝里街道北黄崖村担任第一书记,坚守在民生保障的第一线,办实事、解民忧,被村民亲切地称作“电书记”“当家的”。

罕见血型“熊猫哥”为救人从不敢关机,随时待命献热血

  近年来,王军利的累计献血量已超过6000毫升。

  24小时不关机

  随时待命的“熊猫哥”

  王军利的手机是24小时不关机的,除了惦记大家用电上出现突发情况,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拥有十分罕见的RH阴性O型血,俗称“熊猫血”,因为血液特殊,他怕错过每一个紧急电话,“偶尔疏忽漏接电话,我看到也会立即回拨过去,生怕有紧急需要我的地方。”王军利说。

  第一次献血后,王军利得知了自己是“熊猫血”。为了不耽误救人,他再没敢关过一次手机,连洗澡的时候都会把手机摆在就近能听到的位置,生怕耽误了救命的大事。他还加入了“献血志愿者联盟”,每年坚持献血,目前累计献血量已超过6000毫升,早已远远超过一个成年人的血液总量。截至目前,王军利的热血,已经帮助过十几位紧急情况的病患转危为安。

  “最近两年,大家的献血意识增强了,我很少接到紧急用血的电话了,但坚持献血的习惯我还一直保持着。”具体帮了多少人,王军利说记不清了,但他心里清楚每次献的血,都是救命血,他曾真真切切体会到过“救急”的含义。

  2006年,有一位脑外伤病人急需用血,他接到电话以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献了两个单位的血小板。另一次,一位出车祸受伤的小女孩急需用血,因突发情况血液紧张,王军利还联系了同样为罕见血型的哥哥一同前往,小女孩输血后转危为安。还有一次情况更特殊,血站工作人员直接赶到了王军利工作单位采血。

  他的血型因为稀有而珍贵,他的爱心因为博大而闪光。王军利的献血事迹被供电公司拍摄成一部微电影,剧名叫做《让爱做主的熊猫哥》,在公司的展播会上获得了金奖,他的感人故事也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人。厚道山东人,有口皆碑,厚道,是刻在山东人骨子里的基因。

  11年除夕夜坚守一线的供电所所长

  不论雨雪冰冻还是风吹日晒,总有电网人巡线的脚步……“特级保电时段,我必须得到岗到位。”每逢节假日,身为所长的王军利一大早便会告别家人,以身作则,成为抢修工作的第一梯队人员。作为国家电网山东电力(济南)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的一员,他坚守在民生保障的第一线,办实事、解民忧。

罕见血型“熊猫哥”为救人从不敢关机,随时待命献热血

  王军利与同事们为村里安装电灯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为让更多人享受到团聚的喜悦,王军利的除夕夜总是坚守在工作岗位。对于家人来说,他的缺席似乎早已成为习惯,“细数得11个年头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也使我工作更加有动力。”王军利说。

  让王军利印象深刻的一次维修,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有条线路跳闸了,我们巡线到晚上11点,仍然没有处理好,因为原线路都是裸铝线,我们加班加点开会研究,半夜12点制定方案,连夜赶工将近8公里的整条线路更换,直到次日下午5点成功迁移新线路,彻底解决了村子里雨天停电的隐患”。

  极端阴雨天气对供电人来说,更是一种考验。“下雨天我们的工作会更忙碌,雨天巡线,是供电人都习以为常的。”王军利告诉记者,偏远山区的线路产生故障的概率相对较高,维护工作也会更复杂些。

  “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只要接到报修信息,我们会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王军利向记者讲述了一次雨后徒步前往一线维修的经历,那一次他徒步了4公里,背着20公斤的设备,走在泥泞的山坡道路上,“没想过会辛苦,只想着让村民早点用上电,不能耽误他们日常的生活。”部分偏远的山村,受山体或者突发情况的影响,会出现突发断电现象,对王军利来讲,居住较偏远的一些居民往往是让他在极端天气中最惦记和担心的,为居民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是王军利一直在坚持的。

  以村为家的“当家人”

  2023年,王军利派驻到长清区孝里街道北黄崖村担任第一书记,不了解村落、与村民不熟悉、村子发展缺少规划……回忆起刚任职时的状况,王军利感慨万千:“但来到这里咱就得把自己当村里人,把村民当家人,把这个大家庭维护好。”

  入村后,王军利挨家挨户走访调研,了解村民们的需求,无论是调解邻里矛盾、维修基础设施,还是带头领办合作社、为村民果园拓宽销售渠道等,只要村民们需要,王军利都能做到有求必应。

  村民们遇到王军利都亲切地喊他为“电书记”,不仅因为他是供电所所长,还因为自去年派驻孝里村第一书记以后,为村里引入20余万元资金,安装了120盏太阳能路灯,解决了村里的照明难题。基础设施建好了,王军利又把村庄发展提上了日程,发展村集体产业,成为大家的共识。

  2023年,王军利向区农业农村局积极争取到了30万元项目资金,并联合5个村庄发展集体产业,投入150万元共同成立了蛋鸡养殖场,“一年营收20余万元,不仅增加了村收入,而且将鸡粪二次用于农作物,形成产业链,也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王军利办成的桩桩件件实事,都让大家拍手叫好。生活的变化和改善让大家对这位“电书记”有了更多的认可,“我去慰问村里的老人们,他们都笑着喊我‘当家的’,每次听到大家这样喊我,心里都抑制不住地激动。”王军利始终坚信,只有以村为家,把村民当家人,才能不辜负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农村要发展肯定离不开土地,后续我还计划建立田园综合体,把村里的旅游业也发展起来”。王军利绞尽脑汁为村民的果园拓宽销售渠道,目前已与种业集团、生物科技公司建联,多措并举推进高品质农业发展。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韩明霞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