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莱芜地方志空白的墓志

2024-11-10 17:23:32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邓庆昌

责任编辑:高原

填补莱芜地方志空白的墓志

  北齐赠青州乐安太守常文贵墓志铭

填补莱芜地方志空白的墓志

  宋杜镐妻钟氏墓志

填补莱芜地方志空白的墓志

  兖州都督府录事参军兼莱芜监副知博陵崔府君墓志铭

  墓志是中国古代丧葬制度持续发展的产物,滥觞于秦汉之际,发展于魏晋,完善于北魏,兴盛于唐,延续至明清。从目前出土墓志看,墓志主人多为达官显贵,这些墓志在介绍死者生平的同时,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记录了许多史册无记载的历史信息,因此,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化价值,已成为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最近浏览出土墓志,发现有十余则涉及莱芜的,可补莱芜史志记载空白,按历史时期整理如下:

  南北朝

  黄骅市旧城镇旧城村出土的《北齐赠青州乐安太守常文贵墓志铭》载:“君姓常,讳文贵,字蔚荣,沧州浮阳郡高城县崇仁乡修义里人也。君夙能卓绝,自怀碨磊之风;长居不群,非无亢朗之节。但春秋未高,瞻颜可贵。大齐天保七年,旨遣杜尚书板除兖州嬴县令。虽光貌西垂,东神莫转。至皇建九年,复赠青州乐安郡太守。”

  据墓志记载,墓主姓常名文贵,字蔚荣,沧州浮阳郡高城县崇仁乡修义里人。约公元556年被封为兖州嬴县县令,在任期间光明磊落,美名誉满四境,至公元568年,升青州乐安郡太守。这是继东汉韩韶之后,第二个有记载的嬴县县令。县志无载。

  唐代

  河南出土的《兖州都督府录事参军兼莱芜监副知博陵崔府君墓志铭》载:“后有知者荐之,自京随醝使印书,副莱芜知务,未至职,不幸□□于兖州官舍。”由墓志铭及志文可知,墓主崔锻,曾任兖州都督府录事参军兼莱芜监副知。

  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后周时,朝廷开始在莱芜设莱芜监,管一十八冶,县、监不相统。据此,通常认为莱芜监的设置始于五代时期,而且县、监分设,成为独立的冶铁管理机构。但从该墓志铭中“兖州都督府录事参军兼莱芜监副知博陵崔府君”的这一记载来看,莱芜监的设置至少自唐代就已经开始了,而且从墓志铭记载的主人公崔锻经历来看,莱芜监的规格要高于一般的县。因为崔锻是从乾元县令提升为莱芜监副知,而且是兖州都督府录事参军兼任,录事参军的职务相当于州的副职,这说明,莱芜监副职高于普通的县令。

  北宋

  1.南京出土《宋杜镐妻钟氏墓志》载:“夫人姓钟氏,其先家颍川。……岁二十,执挚于杜氏。……天圣五年春正月五日感疾终于兖州莱芜监之官舍,春秋七十有五。夫人累封本郡君。二男:长曰渥,大理寺丞;次曰津,莱芜监判官。二女:长适尚书外郎乐黄庭,次适工部侍郎致仕朱巽。……初,夫人之终也,二子先殁,诸孙幼,寓殡于莱芜佛舍者余十年。既二孙登朝,始露章乞告,迁祔于先龙图之茔,礼也。”

  据志文记载,杜镐次子杜津,在天圣五年(1027年)之前曾任兖州莱芜监判官。杜镐,北宋名臣,宋史有载。莱芜监的任职官吏情况,志书记载空白,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也极其缺乏,“杜津在莱芜监任判官”,是莱芜监的一个重要历史信息。据载,宋代在同下州之监设知监,以主其事务,通判相当于副知监,小的监一般不设通判。从杜津任判官来看,莱芜监应是规格较高的监,这也说明了宋代莱芜在全国冶铁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2.北宋张耒所撰《张右史文集》收录《商屯田墓志》载:“公讳瑶,字□□,淄川人,曾祖重进,祖文俊,皆不仕,父余政,赠大理寺丞,君登景祐元年进士第,为莱芜、单父县尉,临沂县令,知下邳县,签书平定军判官事,以尚书屯田员外郎知襄邑县,卒年五十。”据墓志记载,宋仁宗景祐(1034年—1038年)年间,淄川人商瑶曾任莱芜县尉。县志无载。

  3.北宋李昭玘所撰《乐静集》收录《吕正臣墓志铭》载:“君讳规,字正臣,世为兖州莱芜人,……乃募工徒,斩木锻铁,制器利用,视他工尤精密,人人予一,己独予三,人岀取三,我独取一。凡东州之人,一农一工,农爨户御,其器皆吕氏作也。”

  志文介绍了莱芜人吕规靠冶铁兴家业的事迹,成为反映宋代莱芜冶铁业发展的重要史证资料。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梁适出知兖州,当时莱芜监役民开矿冶炼,赋役沉重,从事此业者多破产。梁适经过调查,决定改官营为民营,改劳役制为招募制,官府收税采取“二八抽分”。如此一来,减轻了矿冶工的负担,刺激了他们的积极性,冶户数量日增,铁的产量也突破年产120万斤。《吕正臣墓志铭》全面记载了他在由官营改为民营后,依靠冶铁制器发家的过程,募工匠劳徒,伐木锻铁,制成器物供人利用,所锻造的器物,比其他人铸造的尤为精密,而且物美价廉。经过几年发展,凡是山东东部,不论工户农家,凡家庭煮饭用的炊具、门户防御用的器械,都为吕氏所制作,吕氏从而成为当时莱芜著名的冶铁大户,印证了宋史关于梁适改制的记载。

  4.宋蔡襄撰《尚书屯田员外郎郭公墓志铭》载:“郭君,讳之美,字君锡,世居庐陵(今江西吉安市),……景祐元年,年十八,与其父同日登第,……皇祐五年(1053年),以功除大理寺丞签,书南雄州判官公事,以父丧不行,又丁母忧,服除,以大理丞知兖州莱芜监。嘉祐五年(1060年)迁丞殿中监。”由此可见,1053年之后,至1060年之前,江西吉安人郭之美,曾任莱芜监知监。县志无载。

  5.宋张方平撰《将仕郎扬州司法参军时府君墓志铭》载:“府君讳汝贤,字舜举,世着籍彭城之滕县……嘉祐四年五月三日卒,年七十有八。……八女,适尚书职方员外郎申屠正,光禄卿直秘阁李及之,尚书都官郎中晁仲绰,兖州莱芜主簿苗总,尚书兵部员外郎兼起居舍人吕晦,国子博士孔承休,尚书职方员外郎何世昌,太常博士闾丘孝直孙。”从时汝贤墓志所载信息可知,宋嘉祐四年(1059年),时任莱芜主簿为苗总,系将仕郎扬州司法参军时汝贤的女婿。县志无载。

  元代

  1.元刘敏中撰《厌次郭氏碣铭》载:“郭氏之先世为淄川人,后徙于棣州之厌次,讳德禄者,第金进士甲科,更显宦德,禄生继祖,今朝列大夫,济南莱芜等处铁冶提举田君用之,之外祖也。”可见,郭德禄之子、朝列大夫郭继祖,为济南莱芜等处铁冶提举田用之的外祖。由此也可知,田用之曾任元代济南莱芜等处铁冶提举司提举。据碣铭载,继祖葬于中统元年(1260年)十二月十八日,田用之任职时间应在此期间。县志无载。

  2.元刘敏中所撰《蔚州杨氏先茔碑铭》(今立于河北张家口蔚县南杨庄乡麦子疃村、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书丹)载,杨赟,蔚州人。祖父杨万,曾随太师出征任副元帅,佩银符。其父杨伯荣,不曾为官。杨赟12岁开始从事马驿,16岁由祖母代之而还家务农。至元四年(1267年)受命率3000人于蔚州城南之交牙山采木,因办事认真得力,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召见,授蔚州采木同提举。至元十六年(1279年)佩金符,升采木提举,由奉训大夫(从五品)改为奉直大夫、泰安州莱芜等处铁冶提举(正五品)。据此墓志可知,河北张家口蔚县杨赟,于至元四年以后,曾任莱芜等处铁冶提举司提举。县志无载。

  3.《元人文集珍本丛刊·吴文正文集》收录《元故少中大夫吉州路总管刘侯墓志铭》载:“侯,讳执中,字仲和,世为汴人。……考讳安,武举及第,累迁至怀远大将军、邓州节度副使。金亡北渡,家大名。妣吕氏,汴名 族。……世祖皇帝定朝仪,同太保刘公进礼乐图称旨,召见于仁智殿。初授奉议大夫,充左侍仪使、太庙署令;再授朝列大夫,尹滨州,副淮西宣慰,入为侍仪司引进使;又授少中大夫,总管江阴、吉州。官三转,职七迁,年五十五而终。……侯之没,元贞二年九月十二日也。侯之子元麟,由吏部侍郎授嘉议大夫、大名路总管騋、莱芜县尹……”由此可见,元贞二年(1296年),少中大夫、吉州路总管刘执中之子刘元麟,由吏部侍郎授嘉议大夫、大名路总管騋、莱芜县尹。县志无载。

  4.《虞集》收录《吏部员外郎郑君墓碣铭》载:“郑君,讳大中,……甫召为吏部员外郎,官奉政大夫,且向用出调广东,官于江西,归至京师,以疾卒泰定二年七月二十一日也,享年五十五。……按君之先世,契丹贵族石抹氏,后改从汉言曰萧氏者是也,有仕金为谋克,谋克者,金人之言谓帅百夫,则冠以谋克为官名云。贞佑南迁,以其兵戍洛,正大庚寅,国朝兵至,战死,其配杨氏亦以兵死,而其子显,七岁矣,为千户郑公所得,郑君异其资不凡,以归与妻霍夫人鞠育之,千户竟无子而殁,遂以为子,因姓郑氏,而事母霍夫人终身,有恩礼,是为君之考……而君又有兄大章,中顺大夫、济南莱芜铁冶提举,与君齐名。”泰定二年(1324年),济南莱芜铁冶提举为吏部员外郎郑大中之兄郑大章,契丹血统。史料显示,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朝廷始设莱芜铁冶都提举司,官位五品,下辖宝成、通利、锟铻三监。大德七年(1303年),部拟:“济南、莱芜等处铁冶都提举司及广平、彰德等处铁冶都提举司秩四品。”可见,郑大章此时应为四品之职。县志无载。

  5.据赵孟頫所撰《大元故莒密盐使司判官王公墓志铭》载,大元故莒密盐使司判官王深,“孙男八人,曰谞,将仕佐郎、莱芜铁冶副提举;曰谔,集贤院宣使;曰诜,商山铁冶库使;曰谊、曰谌、曰诚、曰诠、曰谕。孙女五人。”据此可知,王深之孙王谞任将仕佐郎、莱芜铁冶副提举,王诜任商山铁冶库吏,这是记录元代济南莱芜冶铁管理机构的重要信息。据李谦《莱芜铁冶都提举司纪绩碑》云:“莱芜铁冶尚矣。至元甲戌(1274年),翰林学士徐琰,以陕西行中书省部中来充提举,始立官冶。”官冶机构为莱芜铁冶都提举司,秩视五品。大德二年(1298年),废除济山商山提举司,将其所属的元固、富国二监并入莱芜,更名为济南莱芜等处铁冶都提举司。据志文记载,墓碑所立时间为至元三十年(1293年),此时,莱芜冶铁管理机构为莱芜铁冶都提举司,提举为翰林学士徐琰,王谞为将仕佐郎、莱芜铁冶副提举,应为徐琰的副手。这一信息,进一步完善了莱芜铁冶都提举司任职官吏的记载。而此时商山铁冶尚未与莱芜铁冶都提举司合并,墓主之孙王诜,所任职的商山铁冶库吏,此时仍为济南铁冶提举司所属。

  明代

  1.明王直撰《王处士墓表》载:“泰和多故家,南富王氏其一也,……处士讳天迪,字功迪,少读书有大志,……洪武甲子闰十二月二十二日以疾卒,距其生元大德癸卯之岁,享年八十一。……孙男五:守一、守训、守贞、守敬、守恒,曾孙男十有一:纯、经、维、统、绘、绪、绂、绚、纁、缉、绯。经,开封府学教授;维,芜湖知县;绂,莱芜知县。”据墓志记载,洪武十七年(1384年),处士王天迪之曾孙王绂任莱芜知县。县志无载。清康熙《新修莱芜县志·秩官志》载:“杨仲安,洪武五年任;鄢得,洪武十八年任。”王绂,洪武十七年尚在任上,可见,鄢得应是其继任者。

  2.王之垣撰《肖楼张公墓志铭》载:“公讳燧,字尔木,别号肖楼,世为苑墙人。高祖士举隐居不仕。……公生于嘉靖二十九年六月二十六日,距卒得年仅四十有九。配孙氏,莱芜县训导永寿女。”按“公生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距卒得年仅四十有九”推知,公卒于1599年(万历二十七年),万历年间,孙永寿应为莱芜县训导。县志无载。

  3.据河南新蔡耿氏族谱所录《耿国清墓志》载:耿(讳)清,皇明由黄门寺迁居新蔡城东洪河南岸耿大庄,岁进士,原任山东莱芜县训导,后升清平县丞,致仕还乡,享年一百零三岁。可见,耿清,明初任莱芜训导而非县丞。而《莱芜县志》载:“耿清,弘治元年任县丞。”又载:“弘治元年,泰安州知州胡碹以庙学浅迫,改学路于庙之东,重盖大成殿,妆肖圣贤像,鼎新两庑堂斋,师生号舍深广中其式。委县丞耿清始其工,知县高茂、主簿何圭终其成。”可勘误。

  4.常熟博物馆馆藏正德三年《明故教谕梅屋徐先生(泽)墓志》碑载,常熟人徐泽,成化十年中举后,“两试南宫仅于十四年中乙榜,先后任山西平谷、山东莱芜、江西宜春等县儒学教谕。”从履历分析,徐泽应在成化十年(1474年)后,任莱芜教谕,县志无载。

  5.据《中国钱币》(2018年第1期)刊发的《明昭勇将军歹俊墓志略识》,墓志载:“公讳俊,字崇杰,其先山东济南莱芜人。大父讳都,元顺宗朝仕至万户。父讳斌,……官五转,升本卫指挥使。……公绍之。……正统改元,钦调掌南京龙江右卫事。”从墓志记载看,墓主昭勇将军歹俊,字崇杰,为山东济南莱芜人。歹俊家族自元代就居于莱芜,战功显赫,祖父歹都,在元顺帝时就已官至万户;其父歹斌从济阳卫左所小旗,追随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历升总旗、百户、副千户、千户、指挥佥事,五转而升至济阳卫指挥使,为正三品的中高级武官;歹斌死后,歹俊承袭父济阳卫指挥使之职,由于工作出色,“正统改元,钦调掌南京龙江右卫事”,都应是载入莱芜史册的重要历史人物。现莱芜已无“歹”姓人居住,《县志》也无此方面的记载。

  以上这些墓志,都是填补莱芜地方志空白的珍贵文献资料,值得学习研究。

作者:邓庆昌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