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市民的精神“加油站”

2024-11-12 07:27:52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陈炜敏

责任编辑:高原

  近年来,我市将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打造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改革重点任务之一,采取新建、改建和共享等方式,创新提供公益性文化和文化消费服务的各类“小而美”的公共场所和空间。这些在街角随处可见的公共文化空间,为市民提供了综合性文化服务,也有效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质、文明程度。在泉城书房内看书、品茶、观景,在泉城文化驿站随着韵律翩翩起舞,在剧院看一场沉浸式演出……在济南,你可以有多种选择来度过闲暇而充满艺术气息的一天。

  什么是公共文化空间?公共文化空间如何和本地资源相结合?如何更好地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和专家。

济南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市民的精神“加油站”

公园以其“文艺范儿”成为受市民欢迎的公共文化空间。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已成为济南新的“文化名片”

  11月8日,一个煦风暖阳的初冬早上,家住高新绿城玉兰花园的王阿姨来到泉城书房高新区文化中心分馆。自从分馆在2022年底开放以来,她就成了这里的常客。选好心仪的图书,她熟门熟路地来到“知识殿堂”的老人专座,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这个区域是最受读者们喜欢的位置——我们叫它‘知识殿堂’。”泉城书房高新区文化中心分馆工作人员孙淑君介绍,深邃静谧的设计风格和半封闭式的空间,为读者搭建了一个独处和深度思考的精神栖息地。

  “我们书房是全市第43家泉城书房,馆内面积368平方米,馆藏图书17000余册。”孙淑君介绍。除了“知识殿堂”,自习阅读区也深受读者欢迎。“每天80个座位都是满的”。

济南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市民的精神“加油站”

泉城书房不仅可以借阅图书,还举办读书讲座、文化沙龙等活动。

  活动区也是书房的亮点所在。除了基本的借阅功能,书房还不定期举办名家作者现场分享会、成人读书会、传统节日音乐诗会、亲子英语角、全民健康知识讲座、艺术类分享等多元化、高品质的文化活动。

  近年来,面对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济南市加快推进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焕新”空间和业态,加快推进泉城书房和泉城文化驿站建设。

  卓熠培训学校负责人齐元义最近可谓“忙并快乐着”,自从学校2022年加入泉城文化驿站以来,学员越来越多,除在校内培训外,他们还辐射4个周边社区,定期安排老师进社区指导。

  “泉城文化驿站”是群众身边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2022年,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联手引导社区周边的艺术类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借助培训机构场地资源和专业师资优势,面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文化活动空间,让大家在家门口就可以学习舞蹈、声乐、乐器、书法、绘画等才艺。

济南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市民的精神“加油站”

泉城文化驿站让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学习舞蹈、乐器、绘画等才艺。

  “卓熠培训学校泉城文化驿站主要开设钢琴和声乐两个科目,其中流行钢琴是我们学校特色课程。今年我们又增加了书法、美术等课程。”齐元义清楚地记得,当最初面向社区开设钢琴课时,消息一发出,首批25人的名额就爆满了。“中老年人钢琴课程,我们从成人识谱、手指灵活性、曲目搭配选择、学琴年龄段接受程度等方面考虑,曲谱和伴奏也都是我们学校独家研发的。”

  “泉城文化驿站自运行以来深受周边社区居民喜爱,附近居民只要有时间就会来到驿站弹琴唱歌。驿站目前周一至周五课程几乎满员。”齐元义介绍,驿站的课程最初都是免费的,今年才开始收费,社区声乐课程是10元/节,钢琴30元/节。

  这种引入社会力量、创新文化空间建设的模式,也引起很多外地机构的注意,“我们计划把文化驿站的辐射范围陆续扩大至河南、江苏等地的合作机构。”

  目前,我市已建成泉城书房54家、泉城文化驿站70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已成为济南新的“文化名片”。

  新颖的建设理念、高效的服务创新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文化东路山东电影洗印厂对面,有一座砖红色的建筑。这就是历山美育谷,是我省首个以“美育”为主题的艺术产业综合体。这里原来是山东艺术学院南院,2022年,以焕然一新的姿态向社会开放。

  11月6日,记者来到美育谷。甫一进入建筑,就听到一阵美妙的歌声,原来“歌声悠扬·我心向党”全省残疾人歌唱大赛优秀作品展演暨颁奖仪式当晚将在一楼的音乐厅举行,获奖歌手正在进行排练。右侧的美术馆内,“走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山东消防改革转制六周年纪实摄影展”正在举行。

  美育谷的二楼、三楼,则有绘画工作室、紫砂壶艺术馆、绘本俱乐部等多家艺术机构。在三楼的“信尚书店·可九茶客厅”,一堂“声音美学大师课”正在进行。“我以为,最美的日子,当是晨起侍花,闲来煮茶,阳光下打盹,细雨中漫步,夜灯下读书……”轻松美文,朗诵老师浑厚的声音,茶香氤氲的空间,让人全身心放松下来。

  “可九茶客厅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做一个有‘艺 思’的 空 间。于是,我们打破了传统书店的概念,融入了学堂、茶室、剧场、音乐、咖啡、展览等,同时还可以举办艺术沙龙、沉浸式戏剧、茶会、传统文化课等,希望为大家打造一个除了工作和家之外的‘第三空间’。”可九茶客厅工作人员娜娜介绍,刚刚开放时,大家都对这样复合式的文化空间有疑问,“你们这里是做什么的?”随着活动的开展,这里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茶客厅的活动也不断丰富,增加了美背、健身等内容。

  现在的济南,除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艺术馆等传统公共文化场所,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不断出现,新颖的建设理念、广泛的社会参与、高效的服务创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位于华龙路的579百工集,同样是一座老建筑活化利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这里曾是老厂房,现在华丽变身为集文化、艺术、潮流、复古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园区内,有木工文创企业匠杺社、文艺范儿十足的阡陌书店,还有潮流的艺术展览、时不时上新的音乐会等。

  比起以前的“走马观花”式参观,现在游客更加注重参与度与体验感。“公园+文化”呈现了一个个独具特色、风格各异的文化新空间,打造了人们身边的“诗与远方”。

  泉城公园park+书享艺术空间位于泉城公园小南门附近,是一个复合型的文化艺术空间。走入书享艺术空间,室内大面积使用原木元素,与公园的景色相得益彰。

  “空间依托泉城公园的自然生态与舜耕书屋的阅读功能,重新构建出一个集文化、休闲、社交、购物于一体的文化阵地,为市民游客营造舒适的松弛感与充满活力的互动空间。”运营方山东佰城仟物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莹介绍,从今年春节期间的龙年主题海报展览,到夏季的“莫奈之窗”、中秋节的月饼DIY,再到最近的“捡秋”活动,书享艺术空间打造了很多“出圈”的活动。

  “我们打造的‘park+’项目还有大明湖南丰戏楼、千佛山历山院等,每一处都是深入挖掘在地文化,并打造有特色的、注重体验感的活动。”王莹介绍,这样的空间和活动吸引了职业不同、年龄不一的人参加。“经常看到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来这里阅读或参加活动,也会看到七八十岁的老人点一杯咖啡,在院中消磨时光。”

  这些设在景区的公共文化空间,不但吸引了本地市民来放松心情、打卡拍照,外地游客也纷纷前来。这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为公众提供综合性文化服务的同时,也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美学追求和美学实践,提升了城市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展现文明城市良好形象

  进一步提升泉城济南文化品质

  山东建筑大学教授张炜多次参加过最美文化空间的评选工作,她表示,济南的泉城文化驿站、泉城书房等工作都做得不错,也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参加文化活动。“公共文化空间既要有大而全的综合性的文化机构,也要有小而美的各种生活场景。”张炜说,应该让各种惠民政策做到落地,让优质文化资源到达基层。

  张炜表示,公共文化空间既要满足阅读、学习、社交等需求,也要注意亲子、老龄化等便民服务的需求。“比方说要注重空间内无障碍设施的修建,增加母婴室、第三空间等”。

  为更好地满足市民需求,张炜建议可以整合多方面功能,如上海的“望江驿”等驿站,不但有图书馆、公共厕所、公共休息室的功能,还有自动售卖机、雨伞架、医疗急救服务等便民设施。同时,可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运营,“可以采取资源置换等方式,引进艺术培训、咖啡店、水吧等业态,以达到共建共赢、互惠互利。”张炜表示,公共文化空间不仅为广大市民提供文化服务,而且最好能满足全龄化服务需求,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愿景。

  “现在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期待已经从‘有没有、够不够’转向‘好不好、精不精’,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打造现已成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改革重点之一。为此,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打造泉城文化驿站为抓手,在全市范围探索开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工作。”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处处长董建国介绍。

  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创新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模式,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效:一是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深化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二是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文化惠民服务利民,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抓手;三是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发展,着力提升泉城济南的文化品质。

  董建国介绍,泉城文化驿站作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之所以“新”,主要体现在功能新、管理方式新、运营主体新,与传统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空间不同,与传统文化场馆产品供给形成差异化,形成了对原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补充和创新拓展,不仅满足群众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回应群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期待,而且有效解决了公共文化供给侧矛盾难点,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发展。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把满足人民群众积极健康的文化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高品质、多元化、接地气的艺术形式积极引导市民群众广泛参与文化驿站活动。正在进行运行的校外艺术类培训领域泉城文化驿站建设,利用培训学校有场地、有时间、有师资、有课程、分布广的条件,在空闲时间向老百姓开放,同时组织开展公益辅导和群文活动。

  同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阵地建设上打破传统公共文化场馆(站)服务体系的单线建设模式,以“嵌入式空间”串联多类型社会场馆和公共文化场馆资源。社会力量参与空间运营和管理,进一步激活公共文化服务,释放公共文化空间活力,探索更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现已成为弘扬主流价值的精神地标、推广艺术普及的美育基地、提升品质生活的社交平台、促进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家园,不仅大力提升了市民文化素质,更展现了文明城市良好形象,进一步提升泉城济南的文化品质。

作者: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陈炜敏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