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自习室火热,是谁乐在其中?

2024-11-14 07:38:53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卢宇辰

责任编辑:田艳敏

  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出现一种新的公共学习空间——付费自习室,用户大多是专门准备“考公”“考编”“考研”的年轻人。作为教育资源的一种补充,付费自习室提供了相对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然而,“我花钱了”“不想被打扰”的心态,也让这片“自留地”变成了一部分人寻求自由、逃避压力的“新乐土”。

  用“维持学习状态”的仪式感去缓解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与不安,如此费时费力又费钱,真的会乐在其中吗?买的不是座位是环境和氛围

  “地方不大学习够用,每个座位都有小帘子,私密性很棒。”

  “大家都在埋头苦读,氛围太好了,学习效率不是一般的高。”

  “饮水机、打印机、微波炉,超快的Wi-Fi,不学习都对不起这些东西!”

  随便打开一个本地生活软件,人们对付费自习室的评价几乎都离不开“私密”“氛围”“效率”几个关键词。大众点评搜索“自习室”,包括“书吧”“学习小组”这类场所,在济南市区的相关商户超过了50家。这些付费自习室的日租价格普遍在10到20元之间,月租价格低的折合每天不到10元,位置大多在住宅小区,有的也开在了写字楼。

  在文化西路一家付费自习室,记者刚出电梯,便听到一阵低沉急促的背书声。

  准备考研的欣悦(化名)是这里的“特殊学员”,习惯出声背书的她,怕影响别人,独自“承包”了自习室门外的墙角。一张半米宽的折叠桌、一把露营椅、一个水杯,都是她的“学习搭子”。“这里什么都好,就是地方有点小,没有封闭空间背书,只能出来背。”欣悦告诉记者,自己是今年6月份来这里备考的,学校离自习室就两条街,平时教室、图书馆都能用,但还是喜欢自习室的学习氛围。

  欣悦“偏爱”的理由藏在自习室里。大约50平方米的学习空间隔出四排30余个座位,靠墙两排是私密性更好的“VIP帘子桌”,更受欢迎的还是中间两排带隔断的“大通铺”,基本满座。欣悦介绍说,坐“通铺”除了价格便宜外,没有帘子遮挡,学没学习“一览无余”。“有时走神东张西望,看到旁边人都在努力,自己都不好意思不学。”欣悦悄悄说。

  隔断内不足一米宽的书桌上,台灯、插座、储藏柜、绿植一应俱全。一角的茶水间里,除了热水和各种茶,还有微波炉和打印机,最重要的,这里能满足学员的“基本需求”。“门口拿了外卖,泡个面在这吃,不会打扰到邻桌,也不会弄脏书本。要是隔音再好一点,我都不用出去背书了。”欣悦笑着说。让她“欲罢不能”的,还有随处可见的“洗脑slogan”。

  “一起上岸”“坚持很酷”“禁止假努力”“你可以做到”……各种手写标语贴满画框,有人激励自己,有人给“战友”打气。甚至在打印机和开关上,也摆上了高举“加油”的小玩偶,主打一个“无孔不入”。“标语随时能换,进门大家都会看一眼,被‘精神投喂’也能‘元气满满’。”欣悦说。

  调查中记者看到,环境和氛围是受访者“选择付费自习室”的两大原因,占比均超过了50%。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付费自习室行业发展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付费自习室用户规模达755万人,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千万人。

付费自习室火热,是谁乐在其中?
付费自习室火热,是谁乐在其中?

  “效率翻倍”还是“开心加倍”?

  “我自控力比较差,几乎每天都来自习室,看别人学能督促自己。”

  初见市民小刘时,他正坐在书桌前打手游,得知记者的采访意图,小刘并没有回避。“我在家手机根本放不下,在自习室学累了才玩一会儿。”小刘笑着说。正备考公务员的他表示现在就业压力很大,大家都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只能“挤破头学”。“自习室有种上学的感觉,在集体中不会那么自由散漫,大家都奔着一个方向努力,效率自然高很多。”小刘告诉记者,“朝九晚六”是他的学习时间,也是以前的工作时间,“同频”是为了保持“工作状态”,更好地迎接新工作。

  在自习室,记者注意到,学员们的“家当”各有不同,有的书摞得比人都高,有的只有一台平板电脑;有人走“极简风”学啥放啥,有人则把书桌当成自己的“家”,零食、手办、收纳盒应有尽有。刚睡醒的小郭在自习室租了3个月准备考研,聊到自己的“精装书桌”,她有些羞涩。“家里桌子比这干净多了,摆点啥我妈都说,嫌我不好好学习。”小郭无奈只好把自己的“宝贝”偷偷拿到自习室。“每天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才开心,不开心怎么学习?”小郭说。像她这样的“长租客”,书桌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生活印记”,毕竟搬来搬去耗时耗力,满足一部分情绪价值,也算给枯燥的学习生活添点乐趣。

  有靠人靠物“提神”的,也有靠学费“打气”的。读研三的小张最近一个月在自习室备考事业编,因为当初不确定“效果如何”,小张并没有选择月租的方式,相比之下日租费用高了不少,让还没有收入的小张心疼不已。“同学都工作了,自己还花着父母的钱学习,不努力实在说不过去。”小张表示,付费自习室一大好处就是明码标价,在这里每浪费一小时就有一小时的钱,也算是督促自己的“笨办法”。“室友怕自己学不进去专门找了贵的自习室,把每小时的费用写在便签上‘自我监督’,现在发消息都是晚上才回。”小张说。

  在记者的调查中,有76.92%的受访者把价格放在选择自习室的首位,能体谅父母挣钱的不易,也是一种成长。他们说,拿到高学历、好offer,才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大的回报。

  在付出中明确人生小目标

  花钱上自习,有多少人在“表演性学习”?有人这样质疑。

  记者走访几家自习室后发现,安静祥和的氛围下,大家的学习状态各不相同。除了忘我背书、奋笔疾书的苦学派,也有午觉睡到下午、追剧追到天黑的以逸代劳党。说他们不爱学习?都花钱来了;说他们爱学习,确实不见效率。“以前书房有个小姑娘,周末来自习室追剧,一追一整天,有时憋不住她还会笑出声。”欣悦说,当时包括自己在内,大家是既诧异又反感。“后来才知道,人家是真学霸,平时在家学,周末来自习室就是为了放松,说是家里管得严,最后轻松‘上岸’。”

  欣悦认为,能花钱来自习室的人,至少内心是不抗拒学习的。小张则表示,“放松不见得就是‘表演’,对于劳逸结合的‘逸’,每个人需求不同,方式也不同,不能以偏概全。”

  “还是目标不够明确,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最容易分心。”小刘说,当初离职时他本想接着找份工作,最后都不尽如人意,才萌生了参加“国考”的想法。“那段时间摇摆不定,拿起备考资料就想刷招聘软件,投几份简历就想背知识点,最后两头都没顾上,就靠打游戏排解郁闷。”小刘当初的纠结也是许多非应届毕业生的真实写照。后来决定备考,小刘卸载了手机上所有招聘软件,猎头电话来一个屏蔽一个,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不再内耗。“不管别人说我是不是‘表演’,我就按我自己节奏学,到时候拿成绩说话!”小刘自信满满地说。

  忙着排毕业大戏的艺术生小毅,最近作了“重大人生决策”——放弃考研,安心完成学业。自打半年前在家人的开导下准备考研,她先后去过两家付费自习室,效果都不尽如人意,于是选择多花一倍价钱跟室友租房备考,没有了奔波和折腾,小毅依旧学不进去,最后“演都不想演了”,决定跟家里摊牌,回校参演毕业大戏,给四年大学生活画上圆满句号。如今,饰演女一号的她即将迎来最后一次排练。“这是我四年来最兴奋最激动的日子了。”小毅说。

  夜幕降临,学员们陆续下楼吃饭,小赵牵着女朋友的手走出自习室。小赵告诉记者,当初是女朋友要考研,那会儿自己没有太合适的工作机会,于是决定“陪考”。现在,小赵已经是女朋友眼里的学霸了。“她成绩比我好,我得加倍学才能跟她考入一所大学,有了好文凭将来说不定还能进一个单位呢。”小赵开心地说。

  迷茫过后,自习室里的他们找到了人生目标,“是不是‘表演’”,对他们来说已不再重要。

付费自习室火热,是谁乐在其中?

  受访者 张同学

  学校自习室比较嘈杂,宿舍又容易分心,我看中付费自习室的学习氛围。大家都在学,谁也不好意思玩,学习效率确实高不少,毕竟是花了钱的,也能起到督促自己的作用。我很喜欢自习室紧凑的空间设计,有种“埋头苦学”的沉浸感,感觉周围一切都不会打扰到我,是其他地方给不到的体验。

付费自习室火热,是谁乐在其中?

  受访者 姜同学

  在家学不进去,常去附近小区的付费自习室,封闭安静,还有独立空间。不管什么时候去,大部分人都“埋头苦学”。就算这样的环境也很难做到每时每刻学习,休息时手机聊天打游戏很常见,合理分配时间就好。像我会设置倒计时,走神了一拿手机就能看到,到时间再休息。

付费自习室火热,是谁乐在其中?

  受访者 刘先生

  我自控力不强,准备考公务员,天天去付费自习室,一待一整天。集体学习的环境能让我专注,算是让别人督促自己。我觉得“表演性学习”的人并不都是排斥学习,可能是对自己的选择不够坚定,找一个学习氛围宽慰自己“我学习了”“我能考上”,实际是在骗自己。

付费自习室火热,是谁乐在其中?

  受访者 赵同学

  为了考研在付费自习室学了一个月,发现有些人并不想走考研这条路,只是一时迷茫,不清楚自己要干什么,想逃避现实,解脱了一时,却也白白浪费了时间和机会。每个人的学习习惯不同,在哪学不重要,还是看自己目标是不是明确,我对付费自习室要求不高,安静就好。

  微观点

  给自己清晰的定位和目标

  潮新闻

  何为表演,何为真实?其实并没有清晰的界线。有些“表演性学习”可能是主观所为,比如将自习室当成了自由天地,晃悠晃悠一天就过去了,拿来糊弄家里人,再好不过。学习只是借口,玩才是主题,把自习室当成了打发时间、掩护自己、逃避家人管控的工具。有些“表演性学习”也可能是迫于无奈,比如在周围同学朋友纷纷加入备考大军的压力下,随波逐流,他们对目标缺乏清晰的定位,对人生也缺乏清醒的认识,所以行动也显得不够果断坚决,躲进付费自习室,并没有带来学习效率的提升。

  有一部分群体把付费自习室当成了排解舒缓压力的“树洞”,自习室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逃避现实的环境。然而事实上,这样的表演性学习不仅不能缓解内心的焦虑,反而会增加焦虑。学习是要出成果的,等到结果出来时又该如何面对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如何面对时间金钱的投入与收获的严重不对等?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也容易导致这些年轻人跟社会脱节。

  挑明现实也许有点残酷,却相当有必要。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导致身处自习室,都应该积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给自己清晰的定位和目标,迷茫时不妨多出去走走,与人交流,开阔视野,而不是将自己囿于自习室小小的书桌前。

  找到该奔赴的方向

  红星新闻

  需要看到的是,并非所有在自习室休憩的人都是“表演性学习”,有些人可能只是劳逸结合;也不是所有“表演性学习”者都是“没福偷享”,很多人兴许是还没找到自己该奔赴的方向。批评这样的“表演性学习”者很容易,但更重要的是,怎么引导他们走出迂回逃避的状态,过上更有意义的生活。

  某种程度上,自习室已成了同时安放他们进取心与“放过自己”念头的缓冲地带,“假装在努力”也是能缓解“虚度光阴焦虑感”的另一种解压机制。对于部分备考者“表演式学习”背后的心理动因,我们要做的显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痛批,而是在洞察理解的基础上去积极引导——如果“表演性学习”是他们吞下的一副“止焦虑解药”,那社会不妨尽可能为其提供心理抚慰与精神帮扶。

  无论问题是出在家庭关系方面,还是出在个人心理上,都宜将解题思路伸向源头性症结,而不是止于指责。既然一些在自习室“表演性学习”之人,都是以无意义表演来抵御无意义负荷,那就想方设法将他们引向更有意义的地方,体验除了“表演性学习”之外更多元更开阔的生活方式——它可以不被“考字诀”框定,能够让人过得更充实。

  “表演性学习”者缺的,不是批评带来的压力叠加,而是抚慰与唤醒。

  神回复

  网友@L星:不能“考上了就是努力”“没考上就是表演”。

  网友@咔布主义:能表演就不错了,有的人演都不演,直接放弃。

  网友@大愿子de女:多些理解和支持,毕竟都在努力。

  新视界

  求知之路不需要表面光鲜

  跑去学习的地方“逼”自己一把,强行提高效率,态度没毛病。但加上了“表演性”前缀,跟划水、摸鱼、磨洋工沾上边,底色立马从积极变得消极。真学习的人,为了不被说是“表演”,不得不严控休息时间和放松方式,让自己疲惫不堪;假学习的人,为了不被当成“异类”大飙“演技”,浪费更多时间不说,自己都会信“我能考上”,最后还是耽误了自己。既然两败俱伤,不如不去“定性”。

  学习上的“真与假”“虚与实”,只有本人体会得到,旁人看到的更多是表象。因为他花钱来学习,就被架上道德放大镜去审视,本身就有失公平。改变“假装在努力,实则在逃避”这种“一刀切”态度,把“看破不说破”变成一种正向的引导和鼓励,才是社会该有的肚量。毕竟,真正能沉下心学进去的人,不会在乎在哪学;想学又不够坚定的人,更需要身边人的理解和包容。

  给想学的人一个开始的机会,给需要“慢下来”的人一处栖身之所,或许这才是付费自习室存在的意义。

  学习是伴随一生的探索积累,不是一时的得意炫耀。生活无需表演,最后的观众只有自己,我们该杜绝的,是“表演性学习”变成一股风气,成为人们信手拈来的自我展示,潜意识里忽略学习的内在价值。否则,长此以往不仅影响个人发展,还会对周围人产生不良影响,形成一种错误的学习导向。

  同时,社会和家庭也要反思对年轻一代的期待,倡导一种更加健康、理性的学习观念,鼓励人们追求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而非表面的光鲜和一时的满足。

作者: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卢宇辰

责任编辑:田艳敏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