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 作
近年来,为遏制微生物耐药,我国出台一系列文件、采取专项整治等举措,取得明显成效。抗生素使用率大幅下降,但在个别医疗机构,抗生素滥用现象仍然存在。记者了解到,抗生素滥用同医师诊疗水平、抗菌药物管理和公众用药意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关联。 (11月23日光明网)
抗生素滥用既威胁到眼前的医疗安全,更具有诸多长远危害。过去口服或肌注单一抗生素就能达到效果,现在加大剂量并联合用药也未必管用。抗生素滥用导致剂量不断递增、更新步伐越来越快,但疗效反而递减。抗生素研发速度赶不上耐药性产生和微生物变异的速度,其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多次警告要防范“X疾病”,国内专家也普遍呼吁要早期防范出现超级致病微生物等后果,均说明治理抗生素滥用已显得日益紧迫。
对抗生素滥用“说不”,首先要找准原因。把抗生素当作万能药,普通感冒也要选用抗生素,认为超量使用抗生素和激素“一针就好”的黑诊所医术高明等,是个人健康素养比较突出的短板。抗生素处于临床用药“三大素”之首,运用范围很广,整体销量很大,是赚取药品利润和倒卖药品的重要载体。
治理抗生素滥用,强化科普宣传始终不能放松。目前“全国药品安全宣传周”“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等宣传主题越来越多,要激励和动员医疗短视频等专业自媒体参与科普,向社会提供更富有趣味性和专业性的抗生素科普作品,提高公众规范使用抗生素的意识,澄清抗生素使用中的一些误区,纠正不合理的用药观念和用药习惯。家庭医生团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等基层医务工作者,更要将普及抗生素知识作为分内责任。
加大监管与打击力度,才能持续保持治理的震慑力。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超剂量和联合使用抗生素,被认为是迅速取得疗效的重要手段。对此,应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抗生素的使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更要通过行业规范和医疗质量监管,对追求眼前效果而忽视长远危害的医疗行为坚决说不。二级以上医院取消普通门诊输液,以及抗生素处方权限等规章制度要得到全面落实。利用抗生素实施过度诊疗和欺诈骗保、药店无处方销售抗生素、家庭过期药中的抗生素被随意扔弃等,更应该作为治理的重点。
对抗生素存在错误认知、把抗生素当作牟利工具等,是导致抗生素滥用的主要原因。对抗生素滥用“说不”,尤其要把准科普与监管两个关键词。只有在堵住关键漏洞的基础上,才能系统性构建治理抗生素滥用的完整体系,让抗生素滥用不再成为一道现实难题和未来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