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珠,字还浦,号苍斋主人,1945年生于济南。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山东省文史馆馆员、山东泰山国画院院长、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水画高研班导师、民盟济南画院院长。
初冬,千佛山脚下,著名画家张宝珠在工作室接受了记者采访。畅聊齐鲁画派、艺术传承,以及与大师黑伯龙之间的故事和那些难忘的瞬间。
黑伯龙与张宝珠之间有着近30年的师生情,他们衣钵相承,为齐鲁画派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黑伯龙是张宝珠一生仰望的老师,张宝珠则是黑伯龙格外倚重和青睐的高徒。他们分别参与开启并续写了齐鲁画派的独特风格。
初遇·缘起 艺术上的知己
提起老师黑伯龙,张宝珠感慨万千:“他不仅传授给我创作的理念,还教会我如何做人,他是齐鲁画派的开创者之一,是我一生仰望的高山。”
在采访中,张宝珠回顾了与黑伯龙相识时的情景。那年,年轻的张宝珠与知名画家陈玉圃一起到黑老家请教,黑伯龙看了张宝珠的作品大为赞赏,觉得“孺子可教”。陈玉圃见状,示意张宝珠赶快拜黑伯龙为师。张宝珠也心领神会,当即言明自己早有此意。黑伯龙闻言很高兴,欣然收下了这个让他颇为满意的学生。从此,张宝珠每周两三次,必定带上自己的写生作品或创作稿去老师家交作业。那是一段幸福而难忘的时光。张宝珠在黑伯龙的亲自指点下,绘画水平突飞猛进。
“师古而不泥古。”至今,张宝珠依然遵循着老师黑伯龙的创作理念。他告诉记者,黑老对他要求很高,让他先临摹古画,特别是宋元时期夏圭和马远的画,老师给了他一些珍藏本让他认真临摹、揣摩,让他深入到传统中去,并对他说:“先耐下性子来,临摹十几二十年”。几十年的时间,张宝珠临摹名画无数,在古人的创作意境里寻找新意,从而“中得心源”,也终于自成体系,成为一代山水画名家,不负恩师情。
黑伯龙,齐鲁画派一代宗师,以其深厚的笔墨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遐迩。而张宝珠,一个对国画充满无限热爱的年轻人,怀揣着对艺术的无限憧憬,幸运地成为大师的学生。
自此,一段师徒情缘拉开大幕,共同为齐鲁画派的创立和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授业·解惑 一生的严师慈父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张宝珠眼里,老师黑伯龙有着山一般的胸怀和格局。黑老不仅传授给他技法上的精髓,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张宝珠如何用心去感受自然风物、感受山川大地,并能在笔墨间融入个人的情感与思考。每当张宝珠遇到创作上的难题或瓶颈时,黑伯龙总会静下来耐心倾听,然后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一一解惑,每一次都会让张宝珠醍醐灌顶,少走了很多弯路。他们还会一起去看展,欣赏不同时期名家的作品风格和特点。在黑伯龙的引领下,张宝珠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和创作风格。
对张宝珠而言,黑伯龙就是“严师慈父”,给了自己父亲一般的爱,还有老师的严厉。
记得有一次,朋友送来一条大鱼,张宝珠没舍得吃,兴冲冲地带去送给老师黑伯龙。见面后,黑老看了看他拎着鱼的一只手,又看向他另一只手,没见着作品,黑老很不高兴,马上就拉下脸来。张宝珠没敢解释,心里却默默告诫自己:以后每次都要带作品来,不让老师失望。很难想象,在那样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个学生把一条鱼带给老师的意义,但在老师眼中,作品更重要。
1989年,黑伯龙突发心脏病离世,张宝珠心痛不已,那天他亲自为老师脱下衣服,裹上白布,送别老师。不久后,为纪念黑老,他与老师的另一个学生刘曦林在北京举办了盛大的“黑伯龙遗作展”,以此来缅怀恩师。
黑伯龙离世后,留下大量未创作完成的作品,张宝珠秉承遗志,不断试着寻找老师创作时的心境,与画家陈玉圃一起为老师补画,最终创作完成这些作品,真正做到了艺术上的传承。
碰撞·交融 艺术上的传承和创新
受各种名利至上的社会现象影响,很多画家追名逐利,画面媚俗而缺少了艺术的美感,黑伯龙对此深恶痛绝,他说:“画家不能太功利,太功利了就无法创作出好的作品来。”告诫张宝珠时刻谨记,排除外界的干扰,潜心创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宝珠在黑伯龙的教导下,不仅在技艺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更重要的是,他的心灵也在艺术的熏陶下变得更加细腻与深邃。他开始懂得艺术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情感与思想的交流。
张宝珠的作品在写意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他通过深入观察自然、感悟生活,将自然物象形神兼备地呈现在画面上。同时,他注重笔墨的运用和对画面的建构,使得作品在气韵生动、意境深远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推动了齐鲁画派的传承和发展。
代表作品《泰山凤凰岭写生长卷》,以洗练的笔触描绘了凤凰岭竹影婆娑、柏洞森森、碧水曲环的美学景致。他善于体察咏物,不局限于事物的表象特征,而能从客观的自然风貌中概括性地营造出意象连绵、气韵遒举的景象。用一种形而上的内在之美,创作出“深谷幽兰”的意象来。
张宝珠被誉为“张松柏”,他笔下的松柏苍古挺拔、气势磅礴。在创作中,他通过对松柏的深入观察和感悟,将其形神兼备地呈现在画面上。松柏的枝干苍劲有力、叶片郁郁葱葱,仿佛能够感受到它们在大自然中的坚韧和生命力。这种对自然物象的深入刻画和写意表达,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祥云涌泰岱》《岱宗雪霁》等作品,充分展现了张宝珠在山水画领域的深厚造诣和独特风格。他运用大写意的手法,将泰山雄伟壮观、云雾缭绕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中的山水云气,有笔走龙蛇之感,气韵生动。这些都得益于老师黑伯龙在艺术上的引领和启迪。
传承·展望 艺术之路上的薪火相传
黑伯龙以其独特的山水画风格著称,成为山水写意画大师。他的作品犹如灵动的诗篇,笔下山水气势磅礴又不失空灵的韵味。其用墨大胆且巧妙,皴擦点染之间尽显深厚的功力,为齐鲁画派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宝珠作为黑伯龙最得意的学生之一,是深受其艺术滋养的杰出代表,他在继承黑伯龙大师绘画精髓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他秉持着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艺术执着的追求,在笔法上既保留了黑伯龙的豪放大气,又融入了自己细腻的情感。他笔下的山水无论是层峦叠嶂的高山还是潺潺流淌的溪水,都蕴藏着深厚的艺术之美。这种传承不仅是技法上的延续,更是对艺术精神的坚守。
张宝珠创作的第一幅长卷《岱宗望府图》由黑伯龙为其题写跋语,这幅作品也成为他留存下来的最珍贵的纪念。
采访结束时,张宝珠告诉记者,他与学生韩斌、吕盛旺三人的精品展正在筹备当中。展览将展出他近5年来创作的100余幅作品,充分体现和彰显“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主题,创作内容以“三孔”为主。
传承,不仅是老师黑伯龙的夙愿,也是学生张宝珠的心愿。
让我们祝愿齐鲁画派艺术之树常青。(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王家莉)
张宝珠作品《祥云涌泰岱》
黑伯龙作品《函关雪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