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琦
针对个人信息被“过度采、强制要、诱导取、违规用”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公众、企业及政府部门已经行动起来。12月4日,上海市网信办在“亮剑浦江·2024”消费领域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总结交流会议上发布成效评估报告并透露,今年全市范围3704家公共停车场全面落实停车缴费“纯净码”,24家重点咖啡企业开展自查整改。尤其具有高度敏感性的“刷脸”问题,全市600余家商超门店、6300余家酒店、1200余个游泳馆、健身场所、2900余个公共厕所已完成“强制性”“滥用化”刷脸的自查整改。(12月4日澎湃新闻)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的个人信息越来越容易被收集和使用。然而,这种技术的普及也带来了隐私泄露的风险。因此,上海市全面开展个人信息保护行动,对“刷脸支付”等过度索取个人信息行为说“不”,这一举措值得称赞。
人脸识别技术的便捷性无可否认,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们的面部信息,这一极为敏感的个人数据,是否得到了妥善保护?商家和企业是否有权无限制地收集和使用这些信息?显然,答案是否定的。面部信息作为生物识别数据的一种,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一旦泄露或被滥用,后果不堪设想。
上海市网信办的行动向我们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保护个人信息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一个企业和公民应当重视的问题。通过拆除不必要的刷脸设备,整治“刷脸”乱象,我们看到了政府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决心。同时,政府还提供了合规工具包,帮助企业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这体现了政府在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上的细致入微和周到考虑。
当然,个人信息保护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政府需要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确保个人信息得到切实保护。企业需要增强法律意识,规范自身行为,不仅要在法律框架内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更要承担起保护用户数据的责任。公众也应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谨慎授权,合理使用数字化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此轮消费领域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专项执法行动不仅是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有力推动,也为全国树立了榜样。在数字化浪潮中,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关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上海市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既充分利用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又坚决捍卫每个人的信息安全和隐私权。
展望未来,期待更多地方能够借鉴上海的做法,将个人信息保护落到实处。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携手合作,共同推动数字技术的健康发展,让“非必要不刷脸”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准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享受数字化红利的同时,确保个人信息安全无虞,共同迎接一个更加美好、安全的数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