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 作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老人机”功能简单,不能上网购物、玩游戏,只能打电话、收短信,使用起来也相对安全。近期,江苏常州检察机关披露一起案件:当地不少老人机没有开通任何手机增值业务,却被自动订购增值服务,每月秘密扣取资费。警方接到报案后调查发现,这些老人机均被不法分子通过一款代码远程控制了。初步统计显示,全国竟有98万部手机遭遇莫名扣费情况,金额高达500多万元。 (12月5日央视新闻)
江苏常州检察机关披露的这一起案件令人瞠目结舌。这些不法分子利用一款代码远程控制老人机,手段可谓狡猾且隐蔽。他们专门挑选老人机下手,正是看准了老年群体对手机功能了解有限、防范意识较弱的特点。老人们可能只是用手机简单地接打电话,却在不知不觉中被扣除高额资费,而发现时往往已遭受了数月的损失。这无疑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对于许多主要依靠养老金生活的老人来说,平白无故遭受经济损失,让人心痛不已。
从这起案件背后,我们不得不深思网络安全监管问题。为何不法分子能够如此轻易地通过代码控制大量手机?运营商在其中是否存在监管疏忽?增值业务的开通本应经过用户的明确授权和二次确认,然而在此次事件中,这些基本的安全保障措施似乎形同虚设。这不仅暴露出部分运营商在业务流程管控上的漏洞,也反映出对第三方合作商监管不力的现状。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与不良第三方合作商勾结,利用运营商系统的薄弱环节,肆意妄为地侵犯用户权益。
再者,这一事件也敲响了老年群体网络安全意识普及的警钟。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老年人逐渐成为网络诈骗、恶意扣费等不法行为的主要侵害对象。社会各界应加大力度,帮助老年人提升网络安全意识。比如社区可以组织专门的培训活动,教会老人如何识别手机异常扣费,如何避免陷入网络陷阱;子女们也应该多关心家中老人的手机使用情况,为他们安装必要的安全防护软件,设置合理的消费提醒。
对于这起案件,相关部门不仅要追究不法分子的法律责任,对于涉及其中的运营商、第三方合作商等相关主体,若存在违规操作或监管不力的情况,也应依法依规给予严厉处罚。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妄图通过非法手段谋取私利的人望而却步。
此次老人机资费莫名被扣事件,再次敲响了网络安全的警钟。不妨以此为契机,全面排查网络安全隐患,加强行业监管,提升老年群体的网络安全意识,让类似的“黑手”无处遁形,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数字生活环境,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