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微醺”在学术酒吧

2024-12-13 07:40:25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薛冬 实习生宋曼秋 李传浩

责任编辑:田艳敏

  没有学术课堂的正襟危坐,听众们端着酒杯来来往往

  在这里知识不再是单方面灌输,而是变成了多方面碰撞

当代年轻人“微醺”在学术酒吧

  藉书园的学术活动 受访者供图

  偌大的二层空间内,摆放着一张深棕色的木质长桌,一旁是错落有致的座位,正前方一位主讲人手持话筒,超大显示屏上的PPT课件显示,他正在分享的内容是《人工智能、AI与艺术的未来》。

  这个场景,或严肃或轻松。严肃的一面有大学课堂的氛围,轻松一刻又有朋友相聚的松弛。一旁张贴的海报“一篇SCI换一杯酒”还原了这个场景的真相,这是一间酒吧的学术活动。

  在互联网上,这被称为“学术酒吧”。主办者邀请行业精英或者大学教授,在酒吧里演讲自己的研究课题,再和大家一起进行讨论。作为知识付费的一种,这样的形式从今年6月份起从国内开始流行开来,成为年轻人社交、开拓思路,“学术领袖”拓宽领域的一种方式。

  从字面意思上看,“学术”与“酒吧”存在天然的冲突感。一个严肃深邃,一个松弛恣意,但却在“学术酒吧”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景下,两者相伴相融,碰撞出了有趣的火花:不受身份限制的听众,一杯酒钱就是一张门票;没有学术课堂的正襟危坐,听众们端着酒杯来来往往。知识不再是单方面的灌输,而是变成了多方面的碰撞。

  一个被赋予多重角色的空间,身处其中好似位于两个世界的交界处。来往的人们各取所需,崭新思想碰撞的刹那间,或许正迸发出崭新生活方式的火花。

当代年轻人“微醺”在学术酒吧

  正面积极的反馈

  门不太好找。藉书园选址并非繁华的闹市,而是毗邻居民区一处僻静之地。它是主理人刘国胜的心血之作,这里卖书、卖酒、卖咖啡,在近两个月时间里,它更多是以“济南学术酒吧”的名义为年轻人所熟知。

  刘国胜是“学术酒吧”的组织者,他通过社交平台看到了上海、深圳“学术酒吧”的火爆,当即就想,“这事应该我来干”。在他心里,藉书园本就是为了继承清代济南名士周永年“与天下万世共读书”的理念而创办,为此他做过多次读书分享会,学术酒吧的形式对刘国胜来说,是跟潮流接轨的分享形式。

  不过,这背后还有一些现实情况。作为书店,藉书园在卖书上遇到了瓶颈。“实在有点卖不动”。刘国胜坦言,为此他尝试在书店做“日咖夜酒”,有了“学术酒吧”这个项目以后,他的这个设想也形成了闭环:白天做以咖啡为主题的书店,晚上做“学术酒吧”。

  从实施效果看来,刘国胜的思路是正确的。此前,他也做过百余场公益的读书分享活动。但他发现,免费的活动容易造成报名者的履约困难。于是,他就想探索知识付费的形式,趁着“学术酒吧”的风口,便做了起来。

  考虑到年轻人的“作息时间”,学术活动通常安排在周末的晚上。一场活动收费69元,书店与教授AA分成。但刘国胜坦言,现实情况是“连酒钱都收不回”,但他愿意用一种相对较低的价格来培育这个市场。

  “效果很明显,氛围比读书会要好很多,提问交流的很多。”他说,讲座通常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讲述,第二部分就是自由的交流,不限定对象,不一定是跟导师,也可以是跟身边人。他觉得一杯酒下肚,微醺感会促使人有表达欲,陌生人之间也能迅速进入交流的状态,“严肃的学术加上自由的氛围。”他认为这很难得。

  除了藉书园外,位于济南洪家楼商圈的宝藏treasure酒吧也因“学术”氛围受到年轻人追捧。与由书店转型的藉书园不同,宝藏酒吧毗邻山东大学,年轻人更多,它在酒吧经营之余开辟出一角来做“学术酒吧”。发起者德国人Norman与他的志愿伙伴Joe曾经做过“英语角”,于是趁着这股东风,也把“学术酒吧”的活动嫁接在宝藏酒吧之上。

  Joe是一名青年教师,他对于此前高校中封闭的学术氛围颇为感慨,而打破壁垒、增强学科交流是他所追求和向往的,“学术酒吧”就是实现这的一个渠道,“跟其他学科的人交流,就知道这个世界在发生什么。”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他希望“学术酒吧”不仅带来的是知识上的交流,而是变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成为新的一种生活方式。

  “参加者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希望‘学术酒吧’的活动能给予大家生活上的正面反馈。”Joe说,他希望每个为生活奔波的人,在结束了一天工作后,都能找到一个让自己舒服的消遣方式。而找个地方,喝点酒,思考点东西,或许更能成为生活的意义,而这也是酒吧真正的发展方向。思想上的共鸣

  在真正的实践经验中,刘国胜发现,不同的讨论议题,对大众的吸引程度也不同。他之前做了一期与济南相关的文学类选题,发现效果远不如采访日当天的AI议题,他发现,选题也要切合当下热点,最好还要有可利用的价值。

  刘国胜也认为,对于“学术酒吧”来说,给予情绪价值的并不仅是酒吧本身,讲座的话题和主讲人同样不可或缺。这意味着,酒吧要有能力一直吸引到合适的主讲人,才能维持相应的客流量。

  而对于议题选择,Joe也有自己的考量,“一味地追求热点肯定也不是我们所期望的东西,我们还是想,就是让大家都能够分享公共的知识,当然兼顾感兴趣。”他说,授课人以高校教师为主,有时也会邀请一些青年学者,用深入浅出的方法把自己的知识分享给大众。而客户则大部分以学生为主,还有一些人是为了扩大社交圈,或者是说对某一种议题感兴趣,他认为“年龄跨度是很大的”。

  而刘国胜则给出了一个清晰的客户年龄画像,18岁到35岁,虽然年轻,但对知识渴求度高,在这样的跨界交流中,是给大家提供了共同的话题,能够在一个聚集的空间里进行讨论。酒吧本身就带有极强的社交属性,更学术的话题,无形中提高了交流的门槛,方便更多的人找到思想上的共鸣。

  或许在“学术酒吧”,用酒吧放松的氛围,对冲了一部分学术讲座的严肃,恰好切中了当下年轻人“卷又卷不过,躺还躺不平”的心态。但无论是如何,摄取到知识,扩大了社交范围,都是有正向作用的。虽然从观感上来说,藉书园与宝藏酒吧构建的“学术酒吧”的氛围并不相同,但都对一件事达成共识,并始终在努力尝试——构建一个开放自由多元的公共空间。

  宝藏酒吧的“学术”氛围发起者Norman是山东大学外国哲学研究室的讲师,他告诉新黄河记者,在国外,“学术酒吧”的形式可以追溯到许多年以前,但在中国,这股刚刚兴起的风潮,更大众一些,但他也充满期待。他认为,不同于严谨、精准的学术活动,“学术酒吧”这种非正式的场合内,更容易产生新的思想。“知识是应该大家共享、能够交流的,这个才是知识。就是不像我们想的那样,一个人教知识,然后一群人去学。”在他的理解里,只有共享的东西、能互动的东西才叫知识。两个世界的交界

  在藉书园采访时,正值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顾群业作分享。分享结束后,他告诉记者,吸引他前来的要素之一就是觉得这种形式很好玩、很新颖。

  在顾群业看来,这种分享的形式在于“平等”,而由此引发的最重要的元素是“交流”。“我并不是在灌输思想,而是在分享,我有专业领域的知识分享给你,你们也以平等的形式分享给我。”在他看来,既能学习,又能放松,“一个活动把两件事都干了”。

  而作为“学术酒吧”的参与者,有网友在社交平台这样评价:如果是在书店或者咖啡厅,会觉得自己依然在“被动学习”,可是在酒吧,更松弛的氛围里,增加了“想不听就可以不听”的自由。讲座变成了一个陌生人分享一个有趣的话题,学习从被动变为了主动。

  或许这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说,在工作不断挤压的间隙找到一种存在感是很有必要的。而作为社交空间,它给了参与者之间紧密又松散的社交连接,集体充电后各自散去,重新回到各自的世界。

  然而作为新生事物,“学术酒吧”在野蛮生长之余,也备受质疑。对此,刘国胜也有了理性认识。他认为,新生事物总是用先锋和时尚的气息来吸引更多人,在慢慢成长中完备,而他能做的,就是在发展变化中做出正向的引导,不至于让其流于表象。

  刘国胜觉得,在经营者层面或许更应该冷静看待。“我们的确应该抓住这个风口,但更应该积极地看待它的转化,避免让它形成一阵风。”他说,在未来,学术酒吧或许会进化成一种更高级更自由的形式,但对于经营者来说,不要忘记初心,那是最重要的。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薛冬 实习生宋曼秋 李传浩

责任编辑:田艳敏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