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流
近日,包括山东省、贵州德江县、甘肃夏河县、海南昌江县等地,均发布了对“校园餐”违法行为举报奖励的公告,鼓励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对“校园餐”进行监督。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对“校园餐”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的公告》显示,为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鼓励社会公众主动参与监督,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校园餐”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将各地的举报邮箱、电话予以公告。
(12月16日《人民日报》)
“校园餐”本应是滋养祖国花朵成长的“营养摇篮”。然而现实中却问题频发,从食材的以次充好、变质过期,到加工过程的卫生不达标,再到配送环节的随意敷衍,这些乱象就像隐藏在校园里的“毒瘤”,侵蚀着学生们的健康权益。孩子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劣质的校园餐,如何能为他们提供充足的能量去学习知识、追逐梦想?每一次不合格食材进入校园食堂,都是对孩子们未来的一次“透支”。为此,多地发布对“校园餐”违法行为举报奖励的公告,彰显了治理的决心,更是给校园食品安全上了一道“保险”。
首先,各地推出的举报奖励措施,是对这些乱象的有力回击。它像是在黑暗中点亮的一盏明灯,照亮了那些原本可能被忽视的食品安全死角。鼓励师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参与监督,是一次广泛的社会动员,要将“校园餐”置于无数双眼睛的紧盯之中。家长们每天牵挂着孩子在学校的饮食点滴,老师时刻关注着学生的生活状况,他们身处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前沿阵地”,拥有最敏锐的“触角”;而广大社会公众,怀着对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关切,也能成为监督的“千里眼”“顺风耳”。当这些力量被充分调动起来,“校园餐”违法违规行为将无处遁形。
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这一举措意义深远,体现出政府部门对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的转变。以往,在问题曝光后再进行调查惩处,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但往往伤害已经造成。而现在,通过奖励举报,将监管的关口前移,形成一种无处不在的监督压力,让那些心存侥幸的不良商家在动手脚之前就得掂量掂量。这不仅有助于净化“校园餐”市场环境,还能重塑社会对校园食品安全的信心。
当然,举报奖励机制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要真正守护好“校园餐”的安全防线,还需各方协同发力。学校要强化内部管理,严格筛选供应商,完善食堂操作规范;监管部门要加大日常巡查力度,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对举报线索迅速反应、精准打击;而对于公众来说,在行使监督权力的同时,也要保持理性,避免不实举报造成资源浪费和不良影响。
食品安全无小事,“校园餐”更是涉及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一直是食品安全治理的重中之重。各地推出“校园餐”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机制,是守护孩子们“舌尖安全”的坚实一步。让我们共同期待,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真正把“校园餐”办成放心餐、良心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