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要“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大力发展数字教育”等。
在山东,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6万所,在校生超过2200万人,教职工近170万人;50%以上全国重点实验室、60%以上国家级领军人才、70%以上国家科学技术奖集聚在高校;全省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总数达到36个;近三年新增高校专业点1152个……最新数据显示,作为教育大省,近年来,山东深入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教育在改革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基础教育稳居全国第一方阵,职业教育走在全国前列,高等教育积厚成势,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从“有”到“优”、由“优”向“强”,山东具备哪些教育资源优势?实行了哪些有力举措实现教育工作由大到强的全面跃升?又将从哪些方面进一步推动教育强省建设?
01
11月28日,全省教育大会召开,指出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塑造“十个新优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教育首先要走在前列。
教育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工程,方向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建设教育强省,锻造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近年来,山东扛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广大师生听党话、跟党走更加自觉坚定;创新全环境立德树人机制,获批全国唯一整省推进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唯一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省级改革示范区、首批部省市共建校园足球高水平综合改革试点区。2018年以来,全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提高9.84个百分点,近视率降低4.25个百分点。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在茁壮成长。
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山东健全省市县三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教育工委体系;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获批国家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评价体系日趋完善,高考综合改革平稳落地,“9+2”省级教育立法数量全国领先,教育对外开放深入拓展,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培养可堪大用的时代新人,山东坚定不移、信心满满,接下来,山东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建强马院“第一院”,上好思政“第一课”,引导广大师生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以建设全国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为牵引,不断深化全环境立德树人,健全“五育并举”机制,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确保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02
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扩优提质”,就是要把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提得更高,把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做得更大,让整个教育的发展成果和人才培养的能力更多、更公平地惠及适龄儿童和青少年,真正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根本性转变。
当前,山东基础教育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建设成果丰硕,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特色、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持续深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在济南,近3年累计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780多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00所、增加学位23万余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5%,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达到100%。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夯实基础教育是提升教育实力的重要环节。山东理应继续在“育人”“扩优”“提质”上做文章、下功夫。
围绕做好“育人”文章——山东将创新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工程,着力构建家校社网一体、启智润心并重、多部门共建的协同育人新格局,这是“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山东实践,2024年初,教育部将山东列为全国唯一整省推进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山东将着力优化立德树人学校环境,完善各学段立德树人目标体系,建立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文化氛围等全环节育人落实机制。山东将构建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的教联体,打通家、校、社育人资源,共同营造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环境。
围绕做好“扩优”文章——山东将统筹考虑学龄人口变动趋势,科学优化资源布局,构建与常住人口变动相适应的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例如,学前教育阶段重点保障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稳步提升“公办率”;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加大初中学位供给、有效应对入学波峰;特殊教育资源进一步向学前和高中阶段延伸。同时,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争取2027年60%以上县(市、区)达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对于普通高中而言,要重点坚持特色多样发展,加快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办好县域普通高中,稳步扩大综合高中试点,给予学生多元选择机会。
围绕做好“提质”文章——山东将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规范管理行动,巩固“双减”成果,提升基础教育治理水平;强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强课提质行动,推进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大力开展“高效课堂”建设;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强化育人导向、缓解群众教育焦虑,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有序推进中考改革,加快扩大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推广划片招生办法。
03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对接。
作为省会城市,济南拥有50余所驻济高校,在校生在全省高校中占比超过1/4。济南每年召开驻济高校座谈会,征求高校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以及对地方发展的意见建议,推出留济就业创业“政策包”,驻济高校毕业生留济率稳定在33%左右。
“十四五”以来,山东新设和升格10所高等院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7%、高于全国平均6.8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山东新增博士点80%以上为“十强产业”急需学科专业;新增硕士点80%以上为支撑行业产业发展的专业学位点;近三年新增本科专业点80%以上是社会急需紧缺专业——这“3个80%”有效优化了学科专业结构。
目前,全省高校共设置博士硕士学位点1300余个、涉及138个一级学科或专业类别,共设置本科专业点3800余个、涉及91个专业类,形成了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此外,聚焦国家战略,山东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农业、医养健康、现代海洋等4个高等教育共同体,成立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建设9家省级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9个省级未来技术学院、61个专业特色学院和77个现代产业学院,如此,有力支持了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发展。
持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配度,还需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上下大力气,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例如,提高学科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度。引导高校做好学科专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学科专业。
比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面向山东“十强”优势产业集群,强化理工农医类学科专业布局,有效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扩大相关人才培养规模占比。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面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涉外法治等急需紧缺领域,超常布局相关学科专业,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
再比如,强化创新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素质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加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推进理工结合、工工贯通、医工融合、农工交叉,科产教协同育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04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教育类型。
山东是部省共建的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试点,是国家产教融合试点省份。
当前,山东职业教育走在全国前列,“双高计划”高职院校数量分居全国第1、第2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总数连续9年居全国第1位,2次入选国务院激励的职教改革成效明显省份。
拥有如此成绩,是山东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结果。
山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政策、“金融+财政+土地+信用”产教融合支持政策,多元主体举办职业教育,产教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的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全省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10余年来保持在95%以上,2023年各主要产业新增从业人员72.1%来自职业院校,为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一项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系统工程。
推进这一“工程”,需要在政、行、企、校四个主体上协同发力。
从政府层面来说,要强化统筹。研究制定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支撑产业发展布局体系。加强政策引领、积极搭建平台、主动牵线搭桥、强化支持保障。做深做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市域产教联合体,落实落细金融、财政、税收、土地、信用等一系列激励措施,集聚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要素,全力推动产教双向奔赴、深度融合。
从行业层面来说,要切实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比如,定期发布产业发展报告、人才需求预测和共性技术清单,有组织、成建制、经常性地组织开展行业领域内的产教供需对话、联合育人、技术服务和研发攻关等,持续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
从企业层面来说,要夯实企业重要办学主体地位。深入推进校企协同行动计划,引导企业把产教融合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把人力资源建设延伸到培养环节,以人才、资金、设备、技术、标准等参与合作办学,校企同题共答、同频共振。
从学校层面来说,要全面融入区域和产业。锻造一批“当地离不开、业界都认可、企业靠得住”的一流学校,把课堂搬进车间,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培养德技并修、适应新质生产力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民心所向、群众所盼,必须进一步把握教育规律,顺应人民群众期盼,办好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
从制度性障碍“破冰”,到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破解”,再到重要领域创新突破“破土”,山东教育正书写着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精彩答卷。(济南报业时政融媒工作室记者 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