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事事须挂牵。什么事是群众最着急解决的、最难解决的、最期盼解决的,莱芜区牛泉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走进群众中间,主动发现和寻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疏堵点,解难点,治痛点,把“闹心小事”办成暖心实事,让群众幸福感触手可及。
“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实现集中供暖,成为非主城区的先行者
随着寒意渐浓,室外气温已低至零下。莱芜区牛泉镇御泉家园小区居民吴春红的家中却暖意融融,客厅摆放的绿植生机盎然,温度计显示室内温度23.5摄氏度。“今年的集中供暖温度稳定,家里很暖和。供暖前,师傅还给检修了管道。这个冬天不再寒冷。”吴春红说。
供暖问题一直是让镇党委政府感到头疼的问题。因为辖区内的供热企业配套设施老旧,热量不均、温度不稳定成为很多小区居民的供暖困扰。“有一年,正值三九天气天寒地冻之时,供热企业供热设备出现故障,暖气中断,我们百姓真是苦不堪言。”南宫村一位亓姓村民告诉记者,尽管事后退还了一部分费用,但那个冬天真是难捱。
“一定要彻底解决热源的一系列问题,让全镇群众过上暖冬。”镇领导下了决心。今年,牛泉镇把“供暖工程”作为民生“头号工程”来抓,经过前期调研、论证和专题研究,最终确定“1+2”供热模式,即以辖区内的光大环保能源(莱芜)有限公司为主热源企业,其他2家工业企业作为热源补充企业,各方互联互通联合进行供暖。
“蒸汽从汽轮发电机房出去,把水加热,再由供热管网输送到用户家中。目前设备运行良好,温度达到供暖需求。”在公司供暖现场,总经理助理林士锋介绍道。
为保证供暖工作顺利进行,牛泉镇提前谋划、积极协调,顺利完成设备改造和主管网铺设,新增用户使用面积2万平方米,有力保障了1000余户小区住户冬季供暖,完成居民集中供热一张网建设,是截至目前非主城区实现集中供暖的唯一街镇。
“水压稳定、水质好,24小时都有水”
——69个村全部吃上城区自来水,实现了城乡百姓共饮“一碗水”
12月18日,侯家沟村村民亓秀玲拧开家里的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俺村家家户户都安了自来水管,水压稳定、水质好,24小时都有水,特别方便。”说起用水体验,亓秀玲很是满意。
在另一户村民家中,记者看到一个大水缸,村民说这都是之前用来储水的。在供水时间段接水,供一天使用。自从全天通上自来水,大水缸成了“摆设”。
据了解,因为早期供水工程建设标准低、供水规模小,导致有些村子出现水源供水能力、配水管道等无法满足群众逐渐增加的用水需求。因为管道老化等诸多原因,用水高峰期压力不足、水流较小,不得不限时供水,给村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今年3月份,城乡供水改造提升工程城市供水管道向牛泉延伸,开工建设以来,牛泉镇全力推进工程建设,铺设主管道77公里,将全镇69个村子全部纳入供水管网。城乡供水合成“一张网”,实现“大水源”供水、“大管网”送水,让城乡百姓共饮“一碗水”。
“康复训练让我又能站稳了”
——聚焦“一老一小一弱”,织密民生兜底保障网
12月18日,家住鹁鸽楼村的村民王乾泽正在牛泉镇“如康家园”内通过下肢康复运动器进行步态训练。“从年初开始,我每天都来,这里饭菜可口、护理人员细心,通过康复锻炼,现在我自己能站稳了。”他高兴地说。
近年来,牛泉镇加大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力度,为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开展精准化、个性化、规范化照料服务。建起集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康复服务、技能培训、文体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机构“如康家园”。目前,“如康家园”在托残疾人50余名,每日两餐。安置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10名,人均月收入700元。为30余名残疾人制定康复计划并提供康复服务。
牛泉镇坚持民生工作无小事,抓实“一老一小一弱”帮扶。目前全镇共有幸福院40家,建立长者食堂一处,解决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问题,大大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幸福指数。
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纳尽纳,动态管理。今年,累计为低保、经济困难老人、临时救助等困难群众发放保障金1600余万元。
“牛泉镇党委将继续坚持盯紧民生实事小事,扑下身子‘迎考’、沉到一线‘解题’,聚民意、解民愁、暖民心,让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牛泉镇党委书记郭增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