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机构和平台通过在知名网络平台投放引流广告或内容,鼓吹求职者应“边搞副业边找工作”,并诱导他们参加所谓“免费试听,易学习、上手快、好赚钱”“零基础学月入过万”的技能培训。记者调查发现,此类“副业培训”名目繁多,有不少名不副实,真实目的是以“广告引流—学员进群—忽悠变现—高价售课”牟利。(12月25日《武汉晚报》)
眼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本职工作之外,喜欢从事一项甚至多项副业。多数人从事副业是为了多一份收入,增加自己的收入水平,也有人则更多的是出于兴趣爱好。更有一些年轻人,因为副业做得好,则干脆辞掉了本职工作,把原来的副业变成了现在的主业。
新经济、新业态、新机遇,对于年轻人从事副业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但与此同时,一些机构和平台,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打着“副业培训”的幌子招揽学员,实际上从事的却是“割韭菜”的事情。此类“副业培训”名目繁多,从视频剪辑到短视频搬运,从心理倾听师到高考志愿填报师,可以说应有尽有,给人以“总有适合你的那一款”的感觉。同时对方往往以易学习,上手快,轻轻松松月入过万来吸引网友,让很多人心动不已。
但是当有网友轻信了对方的一面之词,就会发现其培训是假,卖课是真,最终部分学员花费高价购买的课程,内容质量低劣,根本没有多少实用价值,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更有甚者,一些学员在参加培训过程中,提供了个人信息,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而遭遇网络诈骗。
年轻人想在本职工作之外从事一项副业是好事,还有一些年轻人,则是暂时求职不顺利,希望把从事副业作为一个过渡,或者是一个创业的机会,这都无可厚非,但是一定要警惕不要掉进网络上五花八门的“副业培训陷阱”,否则就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偿失。
从年轻人的角度来看,要拒绝“高薪兼职”诱惑,重点关注对方承诺的收益是否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此外,还要学会仔细甄别培训机构资质资格,对“培训技能不积极,忽悠兼职特积极”的机构要特别小心。尤其是对方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卖课上,这时候可以判定所谓的培训八成是套路,要学会及时止损。
治理“副业培训陷阱”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如何斩断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知名网络平台进行引流的链条,厘清引流平台的法律责任,压实平台责任承担机制。平台经营者不能放弃对此类培训广告中夸大和虚假成分的审核义务。另外,根据互联网广告的相关规定,平台经营者作为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有义务对利用其信息服务展示、发布的广告内容进行监测、巡查,对于明显存在诈骗风险的“副业培训陷阱”广告,平台经营者也应当就用户的部分损失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