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励“新”提“质”,驰骋新赛道新蓝海

2025-01-03 06:37:11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王端鹏 林江丽 张茜 张静 邢晓然

责任编辑:李欢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瞄准数字化、绿色化、生物医药三个重点方向,济南挥写发展新质生产力大文章——

  励“新”提“质”,驰骋新赛道新蓝海

  2025新征程开启,中国式现代化事业迎来新的加速。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每一城、每一域在加快高质量发展征途上必须做好的一道必答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安排部署今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新质生产力,开辟的是新赛道、新蓝海。不同地区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禀赋不同、产业水平不同、优势短板各异,必须实事求是,因时因势各展所长。

  瞄准数字化、绿色化、生物医药三个重点方向发力,济南聚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连续六年位居全省第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63家、总量位居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9%,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增量,经济发展“含新量”“含金量”持续提升。

  未来,这篇向“新”求“质”、以“新”促“质”、逐“新”增“质”的文章,将会不断书写新的篇章!

济南:励“新”提“质”,驰骋新赛道新蓝海

  新能源汽车,从“后来居上”到“冲在前列”

  当下,新能源汽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2024年1-11月,济南市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8%,新能源汽车产量接近50万辆。中国重汽重卡累计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实现全国“双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项目在济南的落地,让这座城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了“疾驰”,是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一笔。

  济南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及核心零部件项目位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总占地6000余亩,一期项目占地3623亩,总投资150亿元,2022年当年建厂、当年整车下线。比亚迪二期项目占地2343亩,建筑面积约140万平方米,包括新建标准厂房、综合站房、成品车停车场立体车库、综合楼等。

济南:励“新”提“质”,驰骋新赛道新蓝海

  2024年3月25日,比亚迪全新腾势N7作为下线车型在济南工厂亮相。比亚迪成为达成第7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汽车品牌,再次刷新纪录。目前山东范围内,比亚迪已吸附聚集近400家上下游企业。

  如今,济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正在形成——比亚迪、吉利两大新能源乘用车厂商,中国重汽、豪驰等专业领域新能源商用车制造商,长安等新能源客车制造商,布局芯片、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以及动力电池回收企业。

  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成员接踵而至——雷诺中国与济南起步区签订战略合作协定,标志着BEYONCA在济南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工业园项目落地济南起步区迈出了重要一步。

  从山东来看,《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优化以济南、青岛为核心的“两核引领、多点支撑”的产业布局,打造两大千亿级产业基地。

  2024年,山东力争全年生产新能源汽车60万辆。而1-11月,济南新能源汽车产量就已经接近50万辆,当仁不让扛起了山东新能源汽车的大旗!

  点“数”成金,数字新动能擎起蓬勃之势

  数字经济既是构成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内容,也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从炫酷的智能机器人到VR云游城市老建筑,从“一键通达”的政务服务到智慧运行的“城市大脑”……2024年11月,数字济南体验馆正式对外开放,在这里,市民可以全面体验数字技术带给自己的便捷生活。

  2022年9月,数字济南建设推进大会召开,确定了“一年夯实基础、两年重点突破、三年全面提升、四年示范引领”的部署要求,数字济南建设由此全面铺开。

  近年来,济南瞄准数字化方向,聚力推动“数据+算法+算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经济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024年,济南围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域,谋划储备了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数字经济产业项目30余个。

  目前,数字济南建设“1+4+N”工作体系不断完善,数字生态总指数、数字城市竞争力分别居全国第8位、第14位,在中国软件名城评估中居全国第7位。如今,济南算力规模达1900Pflops,居全省首位,智能算力规模升至全国第7位。

  截至目前,数字济南“两年重点突破”目标基本完成,进入全面提升的新阶段。2024年,济南先进计算集群获批山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增3个省级数字产业集群、2个省级数字经济园区、74个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平台,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2025年1月1日起,《济南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条例》对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培育数字产业集群作出规定,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

  随着数字经济“创新活力”的不断激发,济南正不断涌现出走向未来的“新”力量。

  以“智”求新,不断实现“质”与“智”的双向奔赴

  如果说新质生产力是登山赛中的“制高点”,而人工智能就是助力登高的“加速器”。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阵地。

  在济南,人工智能离我们并不遥远——

  首辆无人驾驶公交车上路亮相,进行地图采集,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无人驾驶时代“超速”驶来;

  登录“天工开物”大模型,将一张人物照片放进平台,输入提示词、设置参数,30秒后你将得到一幅杨家埠年画;

  全球首个商用于矿山领域的“盘古”大模型,构建了“1+4+N”架构的矿山智能化方案,支撑AI大规模“下井”,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济南,用一次次的实践证明,掌握好人工智能这颗“金种子”,新质生产力就能拥有“破土而生”的强劲动力。

  《济南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将人工智能列为重点支持方向。人工智能乘风而上,以“AI泉城”赋能行动为抓手的济南,正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高地和智能产业集聚高地,一个新的产业赛道正全面起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以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双区”同建为抓手,强化政策扶持、加快技术创新、深化应用赋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创新应用取得明显成效。

  济南现有人工智能企业400余家,数量居全省首位。去年上半年,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178.3亿元,同比增长28.6%;现有人工智能企业400余家,占全省数量近一半。目前,济南拥有大模型重点企业52家,占全省的50%,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大模型业务收入9.18亿元。

  新质生产力热潮涌动,人工智能活力澎湃。

  神思电子打造了“神思电子城市能源行业语言大模型”;

  丽阳神州打造了“丽阳神州家庭服务产业大模型”;

  山东能源集团子公司云鼎科技打造了“盘古”;

  浪潮云洲打造了“知业”……

  不仅如此,因地制宜向“新”而行的济南,热潮涌动,处处呈现出以人工智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万千气象。

  11个产品通过国家网信办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在研和已投入使用的大模型产品达到66个,其中4个产品通过国家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

  6家企事业单位入选工信部“智赋百景”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2个企业案例入选工信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102家企业、项目入选山东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企业及项目,入选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在技术供给方面,应用解决方案技术提供企业占全市人工智能企业数量的近70%;

  在交通、医疗、文旅等社会民生关键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速渗透,大模型信控方案、无人驾驶、智慧诊疗等,都不同程度实现点状场景的示范应用。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突破传统的激情澎湃,更是稳住前行的细水长流,而在这条新的赛道上,济南以“智”求新、以“智”破局,加速迈向“人工智能之城”,不断实现“质”与“智”的双向奔赴。

  竞逐“空中版图”,从“低空经济”起飞到“空天信息”布局

  从古老的奔月传说到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从现代的“神舟探天”壮举到“嫦娥揽月”的浪漫实践,从“天问探火”的勇敢探索与“北斗指路”的精准导航……天空不仅承载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无限想象与向往,更孕育着极大的产业潜力与发展机遇。

  万物互联时代,在定位导航、移动通信、自动化物流、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空天信息技术正迅速渗透到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走进位于历城区的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济南园区,“涵道式”浮空风力发电系统让人眼前一亮。该设备可以像热气球一样升到几千米的高空,利用高空风力发电。

  在全球竞逐空天信息产业这个万亿级蓝海的比拼中,济南依托自身优势,抢占新赛道、抢抓新机遇、培育新动能,持续深化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重点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推动全市空天信息产业从无到有、加速发展。

  积极推动和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2024年济南获批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6项。成功发射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济高科创号”。济南空天信息山东省实验室获批筹建。

  低空经济具有强大产业辐射力,有望催生万亿级产业规模。

  近年来,济南按照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的整体思路,整合各方面资源,积极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在航空器及配套制造、通航运营、特色应用、航空维修服务等方面有了初步发展,低空经济具备一定发展基础。

  积极打造适合低空经济发展的飞行服务保障体系。联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合作研发低空监视服务网系统,已具备推广应用的技术基础,能够为低空飞行提供服务支持。空天信息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山东技师学院等学校开设低空经济相关专业,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钢城区引进落地山东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园,章丘区落地信合成航空复合材料生产基地、曌恩智能科技无人机与自动机场项目,持续补强完善济南市低空经济产业链条。

  针对产业发展需求,2024年制定出台了《济南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引育产业链相关企业200家以上,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建成300处各类起降设施;开通100条以上低空航线,商业飞行取得突破性进展等。

  逐梦蓝海,竞逐“天空之城”。随着制度的规范化、技术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济南的低空经济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无限可能。

  前瞻布局,竞逐未来产业新赛道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重大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如何更好把握新机遇,在未来发展中占据优势,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重点。

  基于前沿、重大科技创新而形成的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可以说,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近年来,济南市紧跟国家政策导向,聚焦当前所短、发展所需、未来所向,快马加鞭推动未来产业落子布局。2023年,在山东认定的15个省级未来产业集群中,济南空天信息、量子信息、未来网络3个产业集群名列其中。

  济南前行步伐不断加快,提速塑造主导产业新优势,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去年年底,《济南市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产业发展“路线图”。其中明确,未来3至5年,未来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聚焦重点发展方向,突破20项左右引领性关键技术,打造50个以上标志性产品,开发50个以上典型应用场景,集聚20家左右领先领军企业,建设3至5个创新活跃、特色突出的未来产业园区,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

  在发展方向上,济南将加快发展激光制造、人工智能、先进材料、新能源装备、空天信息、生物技术等6个具备良好基础和优势的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智能机器人、量子信息、新型显示、未来网络、元宇宙、高端医疗装备等6个尚在商业化初期,但远期潜力巨大的未来产业,并结合实际,对相关领域和方向作动态调整。

  前瞻布局和发展未来产业,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济南加快实施未来技术突破、未来产业主体培育、未来产业应用推广、未来产业生态建设“四大工程”,为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济南立足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潜力,加快推动未来产业布局起势,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道新时代的全新命题,也是新征程上一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考题。发展新质生产力,济南有备而来,也必定大有作为!

作者:王端鹏 林江丽 张茜 张静 邢晓然

责任编辑:李欢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