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构建“宜家型”家校社共育“生态链”,擦亮“教育·家”品牌

2025-01-03 11:23:38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李欢

  2024年9月24日上午,“杨洋家庭教育工作坊”正式揭牌成立,依托济南兴隆K15+教育联盟,“杨洋家庭教育工作坊”致力于研究3-18岁各年龄段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教育问题,推动形成贯通幼小初高的全学段家庭教育指导体系,促进区域家庭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而这也成为济南市中教育人探索全环境育人的一次有益尝试。

市中区构建“宜家型”家校社共育“生态链”,擦亮“教育·家”品牌

  作为全省首批、济南市唯一的“全环境育人”实验区,济南市市中区扎实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探索,以“宜家十三策”为推进措施,全力构建“家庭主体、学校主导、社会参与、政府统筹、科研助力”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聚焦家校关系、育人空间、德育目标等关键要素,经纬交织,条块结合,创建具有市中特点的“宜家型”家校社共育“生态链”,擦亮市中“教育·家”品牌,为全省各区县提供了一套可复制、可借鉴、可示范的经验成果。

市中区构建“宜家型”家校社共育“生态链”,擦亮“教育·家”品牌

  “宜家十三策”凝聚育人“区域合力”

  全环境立德树人不是教育系统“一家的事儿”

  2022年2月7日,山东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发布《关于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和规范校名单的公示》,济南市市中区作为济南市唯一入选区县成为全省首批20个“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市中区第一时间成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航“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建设。

  在市中区的建设方案中,办好市中教育,让全环境育人真正走向深入,远不是教育系统一家的事儿。

  市中教育积极对接相关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协调推进全环境育人建设。市中区23个部门、17个街道办事处共同参与“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建设,形成了“家校社共育实践探索”的区域合力。

  “各个部门的广泛参与,让我们在培养‘身心两健、气质独特、心系家国、放眼世界’的‘2035栋梁一代’上,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底气。”市中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宫春表示。

  入围全省首批20个之一,既是对市中教育的肯定,更饱含市中教育人对卓越品质教育孜孜不倦的追求。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面对新时代教育之问,市中教育人明确给出答案——变关注“冷冰冰的分”为关注“活生生的人”,培养“身心两健、气质独特、心系家国、放眼世界”的“2035栋梁一代”。

  自2018年起,市中区便立足区域实际,先后组建8个主题项目研究团队,通过课题引领、区域教研等方式,开展项目研究和实践探索。截至目前,全区105所学校全部加入到各项目研究之中。

  在凝聚起各方育人力量的基础上,市中教育以“宜家十三策”为推进措施,面向社会先后发布了社区资源地图和乐享童年游戏100例、和谐陪伴亲子100例、德育目标微课100例,劳动清单100项等“十个100”全环境立德树人典型案例,促进区域形成全领域、全时空、全方位“三全”育人新格局。

  宫春介绍,“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建设并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已经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建设让学校对“立德树人”有了更加系统与深刻的思考。搭建全环境立德树人“学校主场”学校真正成为孩子的“成长肥沃地”

  建校伊始,济南市市中区泉泽小学便确立了“无界限生态教育”的立校理念和“环境无极限,课程无界限,人际无界限,沟通无界限”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孩子们打造舒适、和谐的学习场域,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虽地处城郊,但学生们的成长却是立体多样的。”这是济南市小庄小学的孩子们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学校以陶行知先生对创办晓庄师范的五个要求:‘科学的头脑,健壮的双手,农夫的身体,艺术的情趣,改造社会的精神’为目标,扎实推进‘好家风’‘好乡风’‘好校风’建设,为学生全方位成长聚合了多方面的力量。”济南市小庄小学校长赵燕告诉记者。

  与市中教育的校长、老师交流,他们谈得最多的是如何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运动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近年来济南市学生素养调研中,市中学子不论是整体综合素养,还是学业指标,都走在了前列。

  “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

  心愿。”一句朴素的话语,背后是市中区坚

  持做“眼中有人”教育的执着。

  作为全环境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市中区各学校坚持以德立生,以鲜明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强化全员育人责任,开辟课程、文化、活动、管理、实践等全链条育人路径,利用广播站、文化墙、电子屏等媒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多功能区环境育人作用。牵手全环境立德树人“家庭帮手”父母真正成为孩子的“贴心好老师”

  “将父亲的角色划分为五个方面,即家庭经济的支持者、孩子教育的导师、陪伴伙伴、家庭管理者以及情感支持者……”

  6月16日父亲节当天,2024年市中区“教育·家”大讲堂第六讲在山东书城准时开讲。

  当天,市中区首席班主任、泉海小学教师徐佳凝干货满满的分享,引发了不少家长和孩子的共鸣。而像这样的讲座,“教育·家”大讲堂成立4年来,已经累计开展3000余场,惠及家长80万人次。

  走进市中区,你会发现,各级学校“教育·家”大讲堂定期开放,家委会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共育课程,每一位家长都积极参加课程学习与实践,成为家庭科学教养的学习者、践行者和受益者。

  市中教育还整合“教育·家”大讲堂的课程资源,推出“宜家教育”好课程,形成了涵盖家庭建设、家庭美德、家庭关系、身心健康、学习指导、普法宣传等六大领域的家长课程群。针对家庭关系中亲子关系紧张的问题,积极创新指导路径,为家长和学生搭建实践体验的平台,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的亲子体验活动中,将家教理论和方法加以运用,从而改善家庭关系。

  近年来,市中区以项目化研究的方式为着力点,以“五育并举”为依托,构建了一套具有市中区特色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每所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学校”,并设立105所社区家长学校,实现家庭教育实践场所100%全覆盖;依托山东省志愿服务云平台成立“泉益家”家庭教育服务队,家庭教育志愿宣讲服务时长超1.5万小时;市中家长空间APP,参与家长人数超10万人次。

  在委托第三方开展的市中区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满意度调查中,整体满意度超98%,越来越多家长成为学校育人路上的“同盟军”。构筑全环境立德树人“联动阵地”社会真正成为孩子的“成才大课堂”

  2023年11月30日,济南市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现场会暨市中区“合育人”品牌推介会举行,会上,“济南市市中区全环境立德树人社区资源地图”正式发布。

  600个资源点位,涵盖各行各业、各类场馆,为市中学生和家长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身边“好资源”,市中学子家门口的“成长空间”再次扩容。

  “这既是课程创新、机制创新,又是市中区坚持区域教育协同共治的一次思维创新、行动创新。我们聚合力、求创新、出精品,携手育人,打造出了文教科融合的新品牌。”市中区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鲁明表示。

  市中教育还在区域教育层面开发了“相约博物馆”课程,并搭建起劳动、艺术、法治、心理、传统文化和研学等6大类社会实践基地,不断拓展学生成长空间。

  各学校更是使用“十八般武艺”为学生拓展“成长空间”。去图书馆当管理员,采访优秀人物当小记者,指导小学生学习过把“老师瘾”……每个寒暑假,济南实验初中的“角色体验课程”都会准时上线,学生在体验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理解父母、理解他人的同时,培养了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在自然、开放、沉浸的成长环境中,市中学子们正在不断丰富着自己的成长经历。

  基于全环境育人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传人、民间艺人等优质社会资源引入校园。济南市剪纸非遗传承人都婉莉,济南市烙画非遗传承人孙希才,山东歌舞剧院二胡演奏家蒋静,济南市沙画艺术委员会会长王继宽……一位位优秀匠人走进校园,成为学生成长的“好导师”。

  在这一过程中,市中教育坚持办好“没有围墙的学校”,建立全市首家社区内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心,推出“0531少年制造”全省首个少年公共艺术展;打造中小学社会实践暨传统文化体验基地25处,引导学生走进家门口的“文化宝藏”地;形成多种类、多领域、多样化的社会育人场景;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联动区直部门与各街道社区开展“为小”文明实践活动1万余场,参与群众超30万人次。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孙云晓评价“市中区的探索是中国‘十四五’期间,家校社协同育人理想的模样”。

  “目前,市中教育已形成了全社会共同育人合力和全环境育人效力,未来一定能够擦亮‘教育·家’品牌,在‘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建设中探索出示范一方、影响全国的经验样本,让更多学子从中受益。”宫春表示。(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史春勇 通讯员 董国华)

责任编辑:李欢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