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常易,奋斗不息。
2024年,是济南市总工会深耕细作、创新发展的一年,也是团结奋斗、务实担当的一年,更是笃定前行、硕果盈枝的一年。
这一年,在市委和省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市总工会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以“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为己任,以开展“服务深化年”活动为抓手,全力落实“183”工作体系(坚持一条原则、实施八个深化、推进三项改革),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奏响助力强省会建设华彩乐章,奋力书写新时代工会工作有为答卷。
这一年,济南市总工会获得全国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推进工会驿站“双15工程”重要贡献单位、全国数据技术与应用职业技能竞赛、全国电子商务直播销售员职业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全国职工主题阅读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全国“书香三八”读书活动优秀组织奖、全省职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知识竞赛团体奖金奖、全省财务会计工作竞赛一等奖、全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知识竞赛一等奖、法治济南建设示范单位等国家级、省级、市级荣誉48个。
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徐留平对济南市总工会“数字大篷车”“工事共办议事厅”“工享时光”三项工作给予批示推广;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巨晓林、高凤林分别对济南市总工会服务职工“四个体系”工作、工匠学院建设工作作出批示予以肯定。
加强思想引领
凝聚职工团结奋进正能量
一年来,济南市总工会坚持把牢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
弘扬“三个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积极组织“筑梦泉城”劳模工匠宣讲团等各级工会宣讲骨干开展接地气、入人心的宣传宣讲活动1800余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举办“劳模工匠进校园”“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在主流媒体开设《工会之光》《劳动最光荣》《工会在身边》等专题栏目。出版发行《从平凡到卓越》济南劳模工匠故事丛书,组织开展济南劳模工匠故事丛书演讲比赛,举办“超越平凡 铸就卓越”济南劳模工匠故事丛书阅读分享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奏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持续深化“中国梦·劳动美——凝心铸魂跟党走 团结奋斗新征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成功举办第八届“阅读经典好书争当时代工匠”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性主题阅读交流活动山东(济南)专场、“向新而行 劳动筑梦”主题展览、“致敬劳动者”——济南职工爱乐合唱团专场音乐会等,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汇聚大流量。济南市总工会获评全国职工合唱展演活动一等奖第一名。
活动展风采,携手共前行。广泛开展具有针对性、创新性、多样化的职工文体活动,先后举办济南市职工摄影、书法、乒乓球、五人制足球、八段锦、电子竞技比赛和智力运动会等,成功举办全市职工文艺汇演及“泉”力奔赴美好济南市职工迎新文艺晚会、“网聚职工正能量 争做中国好网民”新媒体原创作品大赛暨“劳动我最美”短视频互动活动,凝聚起广大职工群众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服务中心大局
汇聚省会发展澎湃新动能
一年来,市总工会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深入实施建功立业行动,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大力践行“三个精神”,积极投身强省会建设。
深化“产改”激活力。聚焦全市“项目深化年”工作部署,面向全市征集劳动和技能竞赛项目713项,遴选100项建立市级示范性劳动和技能竞赛项目库。积极履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牵头抓总职责,征集编印图书《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济南实践》,进一步激励各方参与到改革中来。
以赛促学强技能。成功举办2024年济南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承办1项全国级大赛和3项省级大赛。在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中,我市5名职工入围各赛道全国前十名,数量和名次均位居全省首位。2024年10月,中国职工技术协会数据要素专业委员会在济南成立,为济南市打造数字先锋城市注入新的活力。组织开展泉城职工全员创新竞赛,产生全员创新企业10个、创新工作室10个,职工创新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30项。
促“工”变“匠”助发展。实施“济南工匠”建设工程,新培育“济南工匠”30名、“济南手造工匠”10名、“济南大工匠”5名,我市刁统武、陈宇航2名工匠入选大国工匠培育工程2024年培育对象。聚焦“新高地、新格局、新路径”,挂牌成立16家工匠学院,打造职工学习培训平台、技能提升平台、技术推广平台。深入实施一线职工“求学圆梦行动”,补助3500名一线职工参加学历继续教育,发放省市总工会专项学费补助金450万元,夯实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添动能”。全市各级工会锚定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会标杆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工助振兴”行动。组织“城乡工会手拉手”暨新农村建设观摩活动,组织17家企业与区县总工会结对帮扶。开展工友创业园扶持项目三年行动,每个项目给予10万元扶持资金。举办全市工友创业大赛,为广大职工创新创业提供展示舞台。开展“惠工富农超市”线上宣传活动18场、线下助农大集37场,对接115个乡村“第一书记”上架150个农副产品。
聚焦权益维护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生态
一年来,市总工会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根本,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倡导企业关爱职工、尊重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引导职工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法治护航,撑起“保障伞”。强化“一样本两指引”推广应用,指导802家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新建“工事共办”议事厅245家,累计达513家。高标准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济南篇,纳入全国示范点培育工作。深化“工会+”职工法律维权协作联动机制,推动工会劳动争议调处、法律援助工作,在全市200家企业开展劳动用工法治体检。
多措并举,畅通“就业路”。提升工会就业服务效能,组织就业技能培训905人;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628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912个;在全省率先开展“部长带岗”线上招聘会,参与职工4700余人。
“安”字当头,织牢“防护网”。健全完善机制,做好12351职工热线,全市劳动领域政治安全保持稳定。持续深化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开展“三查三防”安全生产竞赛,组织开展“夏送清凉”活动,切实保障夏季高温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健全服务体系
提升广大职工群众幸福感
一年来,市总工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架起职工“连心桥”,做实帮扶“暖心事”。深入开展帮扶送温暖活动,全市各级工会共发放帮扶送温暖资金2261.43万元,帮扶慰问困难职工、新业态劳动者、农民工等3.2万余人。帮助1552名农民工平安返乡,为5500余人提供流动体验、义诊服务,组织79名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参加阳光工会夏令营活动。组织1.39万名职工参加一线职工疗休养活动。
深化“普惠+特殊”服务,当好暖心“娘家人”。深化提升济南市工会“数字大篷车”服务进基层活动,开通助力乡村振兴、关爱健康、职工生活幸福企业3列专车,开展活动70场,“一张名片”面向职工,服务更加精准有效。推进“齐鲁工惠”APP泉城工会开展543场普惠活动,参与活动职工会员29.46万人,活动浏览量达245.08万人次。“齐鲁工惠”APP泉城工会获评2024年全国互联网+工会普惠服务“最具影响力”平台。
打造“三泉服务”品牌,解决职工“急难愁盼”。开展“泉心工惠”职工心理健康服务103场。发放“泉心互助”职工大病互助保障救助金1015.6万元,救助职工2952人次,首次开展“泉心互助 健康同行”公益活动,帮助职工树立预防疾病科学理念。组织“泉城有约”婚恋服务活动,服务单身职工21367人次,服务广大青年职工会聚良缘、扎根济南。
建强服务阵地,为职工幸福生活“加码”。大力推进“品质文化宫”建设,积极发挥济南市工人文化宫联盟作用,打造“工享时光”“泉城工读”等“工”字号职工文化品牌,全市9家市县两级工人文化宫组织活动2403场次,场所服务224.5万人次。推动工会驿站扩面提质,新建示范驿站104家、改造提升驿站386家,组织服务活动203场,服务职工群众1.07万余人。推荐获评全国工会职工书屋3家,命名济南市工会五星级职工书屋10家、济南市职工书屋20家。新建“工会妈妈小屋”60家,推动举办360个职工子女托管班,规模全省第一。
坚持改革创新
增强工会组织自身凝聚力
一年来,市总工会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夯实基层基础,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工会组织生机活力。
党建统领,汇聚工会工作强大动能。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压紧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打造以“党徽亮身份·最亲娘家人”党建工作品牌为“干”,各党支部品牌为“枝”的市总工会党建品牌矩阵,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转化为推动工会系统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强基固本,激活基层工会组织活力。持续扩大工会组织有效覆盖,健全完善“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新建工会415家、新发展会员6.72万人。实施项目化管理推进建会强会,分类培植扶持100个基层组织建设项目。4家基层工会获评全国模范职工之家,4家单位获评全国模范职工小家。
顺势而为,大力推进数字化改革。加快构建数智化时代工会工作新形态,建立完善包含158.47万名职工会员实名信息1.33万家工会组织信息的数据库。建设“统一门户”“数据中台”等项目。
深化改革,提升工作效能和水平。市总工会8项创新工作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34项创新工作入选山东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打造“工会代表在身边”工作品牌,常态化开展工会代表结对共建活动。加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选派市总工会年轻干部下基层送课,线上线下累计培训5000人次。不断加强工会经费管理、财务监督水平,发挥工会经审监督职能和服务保障作用。
海阔潮平风正劲,奋楫扬帆再出发。新时代新征程上,济南市总工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和省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奋勇前进、勇争第一,以服务经济发展、服务职工群众、服务基层组织为重点,在思想引领上凝人心、在服务发展上聚合力、在维权服务上出实招、在改革创新上求突破,团结带领全市广大职工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济南实践、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