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历城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聚焦再创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奋力谱写省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新篇章。”1月9日,济南市历城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历城区委副书记、区长续明会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这样说。
什么是“省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2024年历城区向人民交上的“答卷”中有迹可循:
2024年,历城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0亿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亿元;获评赛迪全国百强区、创新百强区、投资竞争力百强区,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工业强县、科技创新强县等重磅荣誉。该区全力以赴稳增长、提质效、强产业、防风险、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什么是“省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新篇章”?2025年历城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有答案: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正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
“坚定信心、勠力同心,勇当排头兵,努力把政策优势、机遇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胜势,就一定能开创历城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聚焦再创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奋力推动改革创新”;
“聚焦争创全市投资总量八连冠,组织实施’项目提升年’行动”;
“聚焦做强四大主导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会议现场,历城区政府工作报告掷地有声、声声入耳,记者在报告中锁定这些关键词,描摹历城区新一年励精图治、善作善成,在高质量发展征途上不断登攀的画像。
改革创新 做大实业
过去4年,历城区三获高质量发展先进县。今年,该区将久久为功、争先进位,力争再创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而要向更高处登攀,改革创新是关键。
创新向科技要动力。今年,历城区瞄准自身优势,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力,打造超算科创城、唐王农业科学城,深耕航天航空领域。该区将集聚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整合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光电产业研究院、济南晶谷研究院资源,加快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申建,高标准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济南留学人员创业园。依托省农科院、山农大、种业集团,高标准建设运营山东种业科创园,发挥鸿翔玉米、蔬菜育苗等科技小院优势,加快打造智慧农业、都市农业新标杆。推动齐鲁空天院2颗“历城造”卫星发射,加快星河动力新一代商业运载火箭项目落地,提前布局低空经济。全区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95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30家,新增专精特新、瞪羚企业20家以上。
改革向纵深推进。历城区将瞄准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资源高效流动。深化金融管理机制体制改革,健全完善“金融管家+科创”服务模式。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发挥“泉惠企”平台功能,加快政策事项标准化、标签化、数字化改造,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
项目提升 做强产业
多年来,历城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动摇,以高质量项目建设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今年,该区将组织实施“项目提升年”行动,争创全市投资总量八连冠。
全力攻坚项目建设,畅通重点项目保障服务“绿色通道”,加快推进428个重点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投资千亿元以上。全力推动招大引强,研究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用好已落地17只基金和区属平台股权投资,有效扩大招商成果。绘制重点产业“招商图谱”,上线“招商云地图”,力争新签约项目120个、落地投资300亿元以上。全力加快临港开发区建设,以“做大存量”为重点,依托济南轨道交通产业园、济南重工、中交智慧产业园,大力引进新材料、工程机械、机电系统等上下游企业,打造交通装备产业基地;聚焦先进激光、空天信息等前沿领域,推进邦德激光全面投产,加快建设齐鲁光谷。
以项目建设为基础,历城区全面做强四大主导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其中,数字经济赋能增效。围绕晶体材料、人工智能、信创网安3条产业链,该区将出台支持新一代晶体材料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研究制定算力赋能产业的若干措施,同时,依托中晶芯源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推动达新半导体等一批项目开工达产;依托泉城省实验室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研究,强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突破,强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突破,加快山东自主可控信息装备产业园投产达效;建设攻防对抗演练靶场、网络安全验证中心等载体,打造国家级网安基地。
贸易物流融合发展,抓好济南多式联运智慧物流园、山东高速“齐鲁号”二期和TIR中心建设,中欧班列开行突破1000列;发挥北方消费品分拨中心集货优势,海铁联运班列运量突破4万标箱。
生物医药集聚成势,坚持“医药、医疗、医养”融合发展,全年引入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第三方检验企业30家以上。同时,加大生物医药港招商力度,加快九如药业入驻投产,推进中科生物干细胞项目取得新突破;加快医疗健康城、弘业医药二期建设,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中试基地,打造国内领先的临床研究基地。
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大力培育招引金融机构,加大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力度,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6亿元以上;做活首发经济,鼓励更多国内外品牌打造首店、首秀、首展,新引进品牌首店20家,打造一批更具影响力的消费商圈。
城乡提质 做实民生
今年,历城区将突出建管并重,整合各方资源,以更优的空间布局、更美的生活环境、更高的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功能品质。
以工匠精神推动城市建设。加快洪楼广场片区轨道站点TOD建设,高标准建设全福河景观带,加快君澜五星级酒店、京东超级体验店等“引爆”项目落地;完成东风片区环联夜市二期建设,启动三期西周小院、大辛河西侧提升改造;新建宋刘片区黄台山公园、文体中心等配套设施,启动改善性住房建设;推进省企总部城二期、济钢文创园建设,打造华山—白泉景观廊道,做优新东站门户形象。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持续推动“农文旅商”融合发展,推动港沟片区芦南村创建国家级“两山”基地、全国文明村;启动彩石片区青龙峪生态观光项目建设,推进玉河泉、东泉、捎近村连片发展;启动唐王片区农业嘉年华项目建设,加快实现北方数字植物工厂开园运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巩固扩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产权流转交易提质增量,打造国家级规范化试点。
城乡提质,为的是让居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实。
历城区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着力办好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
今年,该区将全力促进高质量就业,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让高校毕业生、新市民在历城落得下脚、扎得住根;统筹做好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其他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94万人以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高峰高原”双轮驱动,打造唐冶中学、历城五中、礼轩小学等一批名校名园,实现“幼小初高”一体发展;加快烟草地块、响泉街等学校建设,新开工中小学、幼儿园6个,新增学位5760个。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推进社会救助提质增效,做好低保、临时救助、特困供养等工作,积极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改造提升79家村卫生室,积极推进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